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五 内阁的崛起(二)

五 内阁的崛起(二)

书名:十字路口的明朝作者名:赵现海本章字数:1662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5

正统初期的朝局

英宗8岁即位,无法亲政,这对朱元璋确立的皇帝独裁朝政体制构成了严重冲击。当时群臣提出的首个方案是张太皇太后垂帘听政。这一提案也符合张太皇太后在仁宣时期的政治地位。张氏十分精干,甚至仁宗得继帝位,也与她的扶助有很大关系。朱棣一直对太子很不满意,多次想将他废黜,最终未改易储君,与张氏十分贤惠,甚得成祖夫妇喜爱有很大关系。“后始为太子妃,操妇道至谨,雅得成祖及仁孝皇后欢。太子数为汉、赵二王所间,体肥硕不能骑射。成祖恚,至减太子宫膳,濒易者屡矣,卒以后故得不废。”仁宗即位以后,张氏虽不干政,但在朝廷舆论中,威望甚高,“及立为后,中外政事莫不周知”。仁宗暴卒后,张氏居中筹措,保持了政权的稳定过渡,不仅严防汉王朱高煦夺位,为宣宗登基铺平了道路;而且在宣宗即位之初,张氏仍参与政务,“军国大议多禀听裁决”。待宣宗熟悉朝政后,张氏才退居后宫,不过仍洞察朝政。

但朱元璋在开国之初,便颁布了严禁后宫干政的祖训:“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后妃虽母仪天下,然不可俾预政事。”因此张太皇太后以“非祖宗家法”为由,明确拒绝了垂帘听政这一建议。但由于英宗年幼无法亲政,皇族之中势必要有人代理皇权,张太皇太后于是采取了间接干政方式,即通过将中枢决策从之前的皇帝与官僚集团共商国政的方式,转变为内阁票拟、宦官批红相结合的方式。而重大事务,由她和孙太后一起裁决,“凡国家重务,皆上白皇太后、皇后,然后施行”,从而在后宫掌控朝政大局。

内阁的上位

永乐至宣德时期的这种中枢政治体制,在英宗即位后发生了巨大改变。户部尚书夏原吉已于宣德五年去世,吏部尚书蹇义也在英宗即位十余日后病故,前代政治中枢中的人员仅存阁臣杨士奇、杨荣二人,张太皇太后于是又将监国集团中的杨溥援引入内阁,形成所谓的内阁“三杨”。

由于英宗年幼,无法主持朝堂议政。张太皇太后命令每日早朝,英宗仍然照常临朝,但文武官员只能上奏八件事,而且这八件事还要写好奏疏,与其他政务奏疏一同提前交给内阁,由内阁按照宣德时期票拟的惯例,预行决策。因此,正统时期,朝堂议政实际上被停废了,转而以奏疏批答形式替代。内阁由此排斥六部,垄断了预行决策的权力,从而在正统前期形成内阁三杨共同主政的政治格局。

鉴于自身的这一权力只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阁臣竭力想将自己在政治中枢中的垄断地位保持下来。为此,阁臣致力于和英宗形成私人关系,以维护未来内阁的地位。他们想到的办法,是创立教育英宗的经筵日讲制度。阁臣不仅自己主持经筵日讲,而且选拔内阁的大本营——翰林院的官员,负责日常的经筵日讲授课。通过这种办法,内阁不仅将对皇帝的教育权从宫廷的宦官那里夺了过来,而且阻断了六部与英宗形成私人关系的机会。

可见,正是在三杨时期,内阁的地位才真正确立。万历时期的官员沈德符评价道:“阁臣自三杨以后,体貌渐成真相。”明中后期内阁也一直延续三杨的政治做法,极力控制经筵日讲,切断六部与皇帝之间的密切接触,从而维护自身在政治中枢中的独大地位,并在时机具备之时,通过人事安排和权力斗争,控制六部长官,甚至干预六部政务,从而实现内阁对六部的权力渗透。明朝尤其是晚明,内阁与六部的权力争夺,根源便在于此。

但另一方面,虽然内阁权势逐渐提升,不过从始至终,内阁一直都只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其定位并非法定意义上的丞相,更不是统领百官的文官之首。在职权上,内阁“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只有议政权而无最终的决策权,更无执行权,因此内阁一直无法直接指挥以六部为首的文官集团。嘉靖至隆庆年间,内阁权势大幅增长,出现夏言、严嵩、高拱这样的权臣,九卿如同下属一样遵奉内阁,阁臣已经到了虽无宰相之名而赫然有宰相之实的地步。但即使如此,内阁权势仍未获得制度法认可。万历初年,张居正主政,推动内阁权势达到空前绝后的地位。张居正改革考核制度,由内阁对六科进行考核,而六科负责对六部进行考核,借此实现对六部的制度化管理。但这一制度自出台之日起,便遭到六部的强烈反对。张居正死后,六部也将此作为张居正的罪状之一加以攻击,该制度也被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