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内阁的崛起(一)
书名:十字路口的明朝作者名:赵现海本章字数:3385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5
永乐中枢的一分为三
朱元璋加强皇权专制,废除丞相,直接统领百官,通过朝堂议政做出决策。这一制度虽然能够保障皇帝对文官集团的绝对控制,但皇帝一人处理全国政务,实在劳累,后世如果遇到稍微怠政的皇帝,全国政务便会陷入瘫痪的处境。因此,这一中枢政治体制必须要有所变通,否则很难长期推行下去。
朱棣即位后,开始设置内阁,使其部分地承担丞相的职能。所谓“内阁”,就是文渊阁,位于紫禁城的东角门,最初是明朝在宫廷之内藏书的地方。朱棣入继大统,在新政权建立之初,需要发布大量诏书,于是从翰林院官员、中书舍人等近侍官员中,选择部分主动归附又有才华之人,进入文渊阁,负责起草诏书,这便是内阁制度的起源。可见,从一开始,内阁便不是一个正式机构,而是皇帝选拔的秘书团队工作的场所。永乐时期,内阁与六部一起协助朱棣,做出中枢决策。朱棣曾说:“六卿治政务,翰林职论思典词命,皆朝夕左右者也。”不仅如此,随着朱棣皇位逐渐稳固,内阁七人也逐渐分化,不再从属于一个政治群体。七人之中,解缙最具才气,起初也最受朱棣赏识,但由于介入到朱棣诸子的储位争夺之中,被人用酒灌醉,埋于雪中而死。其他六人,伴随着永乐政局的发展,各有不同的政治遭际,大体分属三个政治集团。
迁都北京之前,朱棣由于时常北征与巡幸北京的缘故,经常不在南京。而太子朱高炽,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负责在南京监国。皇太孙朱瞻基,也就是后来的明宣宗,在朱棣首次北征时,留守北京,充当朱棣与朱高炽之间的联络人。由于朱棣长期离开南京,部分官员跟随左右,处理朝政要务,其他多数官员便与太子、太孙一同监国、留守,负责处理朝廷庶政。这样,永乐时期,政治中枢便一分为三。一是北巡集团,包括朱棣及随从北征、巡幸北京的诸王及文武官员,文官主要是翰林编修杨荣、检讨金幼孜和侍读胡广。胡广于永乐十六年去世,该集团文臣仅余杨荣、金幼孜二人。杨荣主要负责参谋军务,而金幼孜则主要陪伴朱棣吟诗作赋,抒发塞外之情。二是监国集团,包括太子朱高炽,以及辅助监国的吏部尚书蹇义、兵部尚书兼詹事金忠、右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黄淮、左春坊大学士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等。永乐十一年后,监国集团中又增加东宫洗马杨溥。由于朱棣猜忌太子,监国集团诸大臣不断遭受政治打击,黄淮、杨溥于永乐十二年入狱,金忠于永乐十三年卒,该集团中仅剩蹇义和杨士奇二人。三是留守集团,即皇太孙朱瞻基和他的师傅、户部尚书夏原吉在永乐八年居于北京时所形成的政治集团。留守集团主要负责处理北京行政事务,联系南京与行在。
三大政治集团在长期政务处理和朝夕相处中,内部认同感逐渐形成。由于朱棣与太子关系不睦,三大集团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拒斥感。杨士奇、杨荣、金幼孜这些被后世称为“阁臣”的翰林官也相应地产生了分化。如跟随朱棣的杨荣、金幼孜得到了升迁,而杨士奇获罪,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三大政治集团中,监国集团内部的认同感是最强的。这源于太子与朱棣长期关系紧张,黄淮、杨溥、杨士奇先后获罪,前二者更是入狱十年。此间甚为凶险艰难,太子集团协力共济,始得获全。此种命运相连、祸福与共的政治处境使监国集团内部产生了十分深厚的情感,而对北巡集团抱有敌意。仁宗去世之前,曾经和蹇义、杨士奇二人有过一场推心置腹、令人动容的谈话。
明日早朝,罢,召蹇义、臣士奇至奉天门,谕曰:“监国二十年,为谗慝所构,心之艰危,吾三人共之。赖皇考仁明,得遂保全。”言已泫然。义、士奇亦流涕。臣士奇对曰:“今已脱险即夷,皆先帝之赐,陛下之诚之效,更不烦圣明多虑。”上曰:“即吾去世。后谁复知吾三人同心一诚。”遂出二敕二印,赐两人。臣士奇得“杨贞一”印,敕曰云云。皆拜受而退。盖逾月宫车宴驾矣。
留守集团在政治立场上相对中立一些。一方面,太孙为太子之子,将来能否登基取决于乃父地位是否稳固,他们认同监国集团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朱棣虽不喜太子,却非常喜欢太孙,太孙性格类于朱棣,祖孙关系十分融洽,朱棣也让夏原吉、杨荣等朝廷重臣辅导太孙,实际上借此培养太孙在朝廷中的势力。太孙由于曾追随朱棣北征的缘故,与北巡集团中其他成员也有着较多的接触。故而太孙对于北巡集团之立场,便不如监国集团那样敌视。永乐十八年,明朝迁都北京后,虽然三大中枢集团一度合并,但中枢政治中的这种势力分野,并未随之消失,而是延续了下来,并奠定了洪熙朝的中枢政治格局。
仁宣时代的权力洗牌
成祖朱棣在北征途中“晏驾”,太子朱高炽继位,庙号仁宗,年号洪熙。三大中枢集团分立的态势失去了依托,归并为一。表面来看,洪熙中枢政治格局延续了永乐旧貌,只是将三大中枢集团加以归并罢了。蹇义、杨士奇因有翼戴之功,理所当然地进入政治中枢。夏原吉属于留守集团,又曾经多次维护太子,也理应占据政治中枢的一个名额。杨荣、金幼孜作为先朝旧臣,虽属北巡集团,但并未与监国集团交恶,在朱棣去世之后,稳定了局势,为仁宗顺利即位提供了条件,因此二人地位也得以保留。至于黄淮、杨溥,因长期系狱,虽为监国旧臣,但已被排斥出既成的政治格局。
虽然三大中枢集团中的固定成员都进入了新朝中枢政治集团,并未出现某一势力清洗其他势力的局面,但五位官员在政治中枢中的地位已悄然发生变化。这源于仁宗对自己在永乐年间的遭遇记忆犹新,仍在脑海中保持着三大政治中枢集团的界限,故以人事关系为准则,重新组建中枢政治格局。
仁宗即位之后,最受重用的是蹇义、杨士奇二人。夏原吉官居户部尚书,是正二品,杨士奇作为翰林侍讲,仅正六品,位次在夏原吉之后。仁宗信任杨士奇,便想将他排在夏原吉前面。但按照洪武祖制规定,翰林官最高可升为正五品的殿阁大学士,仁宗无法通过提升官职的形式,使杨士奇地位超越夏原吉。面对祖制的限制,仁宗采取迂回的办法,转而倚重虚阶,重新排定五臣地位。明代官制中,品级最高的莫过于正一品的“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和从一品的“三孤”(少师、少傅、少保)。蹇义被授予少师之衔,地位仅次于三公;杨士奇从正六品,一跃而进少傅、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从一品,地位仅低于蹇义;夏原吉被授少保,地位低于杨士奇,三人从而位列三孤。而杨荣和金幼孜尽管在永乐时地位已在杨士奇之上,此时因为与仁宗关系疏远的缘故,让位于下,分别被授予太子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正二品,太子少保、户部右侍郎兼武英殿大学士,正二品,仅被纳入三少序列。可见,杨士奇不仅后来居上,成功超越同僚杨荣、金幼孜二人,而且进一步打破阁部品位格局,带动了内阁地位的提升,只不过这种提升源于仁宗与杨士奇的私人关系,而非内阁制度的内在驱动。
在蹇义、杨士奇职位的安排上,仁宗延续了旧的制度规则,仍然尊崇吏部作为百官之首的地位,命蹇义仍居杨士奇之上。在政治运作中,蹇义地位也高于杨士奇。蹇义的墓志铭写道:“仁宗皇帝初嗣位,一切政议,预者三、四人,而公居首。”
仁宗不仅借助品位制定,提升了蹇义、杨士奇二人的地位,在实际决策中,也最倚重此二人,但鉴于其他三人也是政治中枢成员,在朝堂议政中难以直接排斥,于是通过单独赋予二人银章密奏之权,构建另外的交流渠道,使部分事务由三人私下决断。由此可见,仁宗时期政治中枢的决策体制,并非依据部门,而是依据诸臣与仁宗关系的亲疏程度而建立。
仁宗去世的时候,太子(也就是后来的宣宗)还在南京居守。张太后于是任命与太子关系最好的夏原吉临时主持朝政。太子不了解这个情况,到了北京城外,看到前来迎接的朝臣中没有夏原吉,很不高兴,见到太后之后,太子才知道是有所安排。入宫之后,太子还专门和夏原吉谈话,指出自己最倚重的人便是他:“卿奉皇祖命辅朕有年,朕以卿非他人比,卿当以事皇祖者事朕。”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二人在居守北京时形成的政治友谊长期延续了下来。宣宗即位之后,最为倚重的也是夏原吉。不过,虽然宣宗最信任夏原吉,但在朝政处理的过程中,对富有政治智慧的杨士奇和富有谋略的杨荣,也十分欣赏,对于蹇义也很看重;与之相比,金幼孜由于能力不足,已被排除在政治中枢之外。宣宗在中枢决策中,发明了集体决策的形式,经常召见夏原吉、蹇义、杨士奇、杨荣四人,命四人先用墨笔将对奏疏的批答,写在小字条上,再把小字条贴在奏疏上面,称为“票拟”;自己看过奏疏之后,如果觉得票拟意见得当,就原样照抄,如果意见有所不同,就加以修改,用红笔在奏疏上写上最后处理意见,称为“批红”。可见,宣宗时期的中枢政治是一种跨部门的贤臣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