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是怎样炼成的:《放牛班的春天》(3)
书名: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作者名:夏昆本章字数:1698更新时间:2024-06-04 11:32:34
音乐
早期音乐教育电影中,最著名的肯定是《音乐之声》了。片中美丽而个性的玛利亚简直就是艺术与爱的化身,她用音乐走近7个缺乏关怀与爱的孩子,又带领他们在音乐中走入大自然,走入美丽的世界,成就了银幕上最早的音乐与教育的传奇。
可以说,马修就是男版的玛利亚。他们同样面对的是一群失去关怀与爱的孩子,同样是用音乐对孩子进行教育,同样获得了孩子们的接纳、尊敬与爱。虽然主人公结局不相同,但是单就他们的教育来说,却都是成功的。
玛利亚与马修的成功,其实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教育中的重要原理:要达到善的目的,必须借助真与美的手段。
教育的目的无疑是要学生达到善,可是怎么达到,不同教育者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传统的方式是以善教善,这种方式很容易流于空洞、枯燥的道德说教,学生厌烦,教师乏味,效果基本为零。而这种说教一旦失效,会引起教育者强烈的挫败感,在善的方式失败后,他们会对这种方式产生怀疑以至于否定,于是有意无意收起善的一面,反而以恶的方式来从事教育。我相信影片中一个不是很起眼的角色,朗格勒瓦选择的就是这条路。
朗格勒瓦其实是个热爱孩子的老师,但是当他发现自己的善无法达到引导孩子们向善的目的,甚至有可能连基本的教学都无法维持的时候,他选择了冰冷古板的方式,不仅拒学生,甚至拒同事于千里之外。他希望以这种严肃与冷漠来镇压住学生,维护自己作为教师的尊严。这条路其实也是很多一线老师在失败之后唯一的选择。
而马修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他首先用真诚来打动孩子,在几次处理违纪学生的时候,他都选择了站在学生的立场,在维护学生利益和尊严的前提下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戒,这首先就获得了学生的信任。然后,他组建合唱团,用艺术之美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很多孩子犯错误,其实就是因为价值观扭曲。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进行单纯的说教是最愚蠢也是最无效的做法。而马修让孩子去认识美、了解美,进而创造美,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荣誉感和团结协作精神,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学生被扭曲的价值观,最终达到引导孩子向善的目的。
很多优秀的老师选择的也是用美来感化学生,实现教育目的。第五十六号教室奇迹的创造者,美国的雷夫老师就提到他要求班上的孩子都要学习乐器,走进音乐。《礼记·学记》里说:“不兴其艺,不能乐学。”不爱好音艺,何以爱好学习。不得不说,马修和雷夫所做的与《礼记》这段话是不谋而合的。真善美本是三位一体的,以真来促善,以美来导善,这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有一种版本将影片名翻译为《春风化雨》,我想就是从这个角度谈的。马修的教育不是道德说教,也不是权威人格的施压,更不是严酷的暴力镇压,而是润物细无声的美的感染,设身处地的真的引领。这样的教育,才有可能如《大学》中描写的那样:“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影片链接
《音乐之声》
音乐是由灵魂发出的一种美,拥有这种美的人必定是善的,也必定是真的。玛利亚就是这种真善美的融合体。玛利亚是萨尔茨堡修道院里的一个年轻修女,可是她的活泼与率性跟修女身份实在太不沾边了。好心的院长决定让她离开修道院,到冯·特拉普上校家里做家庭教师。
玛利亚到特拉普家,发现他是一个有7个孩子的鳏夫,长期的军营生活和失去妻子的悲伤使他对待孩子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而孩子们一直都缺少父亲的关爱。玛利亚用温柔和善良赢得了孩子们的好感,用音乐走近孩子们,成了他们的好朋友,也赢得了上校的尊重与爱。在孩子们的极力支持下,上校与玛利亚结为了夫妇。
希特勒上台后,德国吞并了奥地利。上校被要求马上到纳粹总部报到,一向厌恶纳粹的上校拒绝了。为了逃出纳粹魔爪,一家人借着参加音乐节合唱比赛的机会,在修道院嬷嬷们的帮助下,巧妙地躲开了纳粹的监视和追捕,奔向自由的远方。
影片的音乐一直是世界电影史上无可争辩的经典。从《哆来咪》到《孤独的牧羊人》再到《雪绒花》,每首歌都是脍炙人口的名曲,多年来传唱不衰。而更美好的是影片传递的情感,从对自然对音乐的热爱,到对孩子对自由的热爱,再到对家庭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很难想象这部电影怎么把这么多的经典与美好融为一体。这也使它成为迄今为止一直被模仿却无法被超越的伟大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