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一个人的愚人船:《三个傻瓜》(2)

一个人的愚人船:《三个傻瓜》(2)

书名: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作者名:夏昆本章字数:1984更新时间:2024-06-04 11:32:30

常识一:校园不是高压锅

在同学乔伊的葬礼上,兰彻直言不讳地对主任说:乔伊不是死于自杀,而是谋杀,凶手就是在大学四年里施加给他无尽压力的主任。

“一个学生无法承受压力,难道要我负责吗?”主任的回答也许代表了大多数教育者在面对这一指责时的反应。不可否认,社会的竞争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也算是教育的任务之一。但是如果学习生活没有了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求,纯粹变成了压力的驱动结果,用兰彻的话来说,就是:“有鞭子在,马戏团的狮子也能乖乖听话,但是人们只会说训练得好,而不会说教育得好。”也就是说,核心问题是压力的合理、合法与适度问题。

而很多老师给学生施加压力,不管从动机还是方法以及后果来说,都是值得商榷的。主任不满乔伊作品晚交,叫乔伊给父亲打电话,当着学生的面,无情地通知他的父亲儿子无法按时毕业,这成为乔伊自杀的直接诱因;莱俱和朋友们酒醉闹事,主任又要莱俱在电脑上提交自己的退学通知,莱俱苦苦哀求,主任又以放过莱俱为条件诱使他出卖朋友,导致莱俱愤而跳楼……

这些“效力”巨大的“教育”方式看着多么眼熟!我不止一次看过一些老师的案例和叙事,讲述他们在教育学生时采用的各种“高招”,竟然跟对付敌人的招数毫无二致:各个击破、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敲山震虎、一石二鸟……还有人专门出了所谓的“兵法”,教老师们如何给学生施加更大的心理压力,迫使其崩溃,逼学生就范。在这些文字里,学生已经不是学生,而成了实验箱里任人戏弄、宰割的小白鼠,教师也不再是教师,而是一群自以为是、狂妄无礼的僭主,他们施加压力的原因不是为了学生,不是为了教育,而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威,只是为了让学生在权威面前彻底匍匐,教育在此彻底异化为奴役。教育如同爱情,如果丧失了能够直抵双方内心最深处的诚意,而要靠欺诈、恐吓来迫使对方就范的话,就已经背离了根本的原点,就不配称为教育。

难道就没有更为合情合理的方法与学生沟通?难道教育者的权威就那么重要,一定要选择杀伤力最大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服从,甚至不惜以伤害学生的心理与生命为代价?

乔伊在压力下崩溃了,失去了生命,莱俱在压力下也崩溃了,几乎丧命,但是更多人的崩溃是在内心中,在灵魂中。兰彻没有崩溃,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的口头禅“一切顺利”,电影中诠释这句话的歌舞场面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可是在末尾,切入的却是乔伊自杀的镜头,这高超的剪辑堪称神来之笔!它让观众看出导演用心良苦的提醒:自我安慰,有时候是无法抵挡现实的残酷的。兰彻有自己的愚人船,但是更多人的愚人船,已经在风暴中颠覆了,乔伊就是失败版本的兰彻。

常识二:热爱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兰彻的两个死党——法罕和莱俱——从进入皇家工程学院那天起就一直处在被开除的边缘,因为他们每次考试都垫底。而当他们惊讶地发现兰彻这个叛逆小子居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时,心里的感受是复杂的:当朋友考试不及格时,你感觉很糟;当朋友拿到第一时,你感觉更糟。兰彻坦诚地告诉他们,他热爱机械,上工程学院是他最大的梦想,这就是他成绩优异的秘诀。而一直想当野生动物摄影师的法罕始终心猿意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所以成绩总是很糟;莱俱则是由于贫寒的家境,给自己加上了太多额外的压力,这些压力变成了恐惧,于是使他无法专注学习。

影片所讲的故事虽然发生在高等院校,这个常识对基础教育来说也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中国古人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个老师都告诫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常识:不可能每个人一定对每件事都有兴趣,因此,学生对某些科目,甚至对学校学习根本不感兴趣,至少从理论上是说得通的。可惜,我们的体制不允许这样的常识。很多专家、名师都在孜孜不倦地教育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但是他们却不承认一点:有些兴趣是根本无法培养的。

传统教育习惯于将学生看成整齐划一、毫无二致的原材料,本质上跟工厂里的铁块、铝锭没有区别。教育者相信通过同样的教育手段,能够使这些原材料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用来造汽车或者是铝合金门窗。当他们的目的在一些“原材料”上失败时,他们又会滑稽地自相矛盾,由以前否认学生存在个性而到将责任全部推到学生个性的弱点上:你的失败就是由于你的不认真,不努力。最温和的,也就是抱怨学生没有形成对学习的兴趣。

可是,是不是兴趣只有与教育(或者当下的学校教育)相符合的时候才具有意义?兰彻对好友说:“想象一下,要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父亲要他去打拳,阿里的父亲逼着他学唱歌,那该有多可怕?”这些常识都被教师们狡猾地屏蔽了,至少在中国的校园里,“偏科”是学生的“重罪”。在某些老师的眼里,这无异于“弱智”,因为在整齐划一的考试里,“6-1=0”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些教师在“全面发展”的大旗下,一天天制造的却是学生的全面平庸。

有没有对学习没有兴趣却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呢?有,例如影片中的他们的同学,外号“消音器”的查图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