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三峡好人》(1)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三峡好人》(1)

书名: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作者名:夏昆本章字数:2434更新时间:2024-06-04 11:32:28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寻找被挖走的根

电影课的前两个板块已经结束了。今天将要开始的是第三个板块:艰难时世。今天要鉴赏的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时间比较长,因此我想稍微早点开始,因为在电影鉴赏课之前还有孩子们自己的分享鉴赏课。

走进教室,大多数孩子已经坐得好好的了,我看了看黑板边写的鉴赏安排表:“今天是欧瑶同学鉴赏吧?让我们掌声欢迎!”孩子们开始鼓掌,可是这时候我才发现,欧瑶并没坐在座位上。

“主角哪里去了?”我问。

“换衣服去了。”几个知道的孩子回答。

做个鉴赏换什么衣服?我心里奇怪。转念一想,也许是孩子衣服弄脏了,或者感觉晚上冷去寝室加衣服去了。本来现在也还没到上课时间,不妨等一下吧。我将U盘插入电脑,调出电影,之后最小化,打算等欧瑶鉴赏结束之后就开始今天的电影鉴赏。

正在我埋头弄电脑的时候,教室门砰的一声打开了,然后迅速关上,整个教室的孩子一致发出了惊呼。我抬起头,终于知道欧瑶去换什么衣服了——不是校服,不是秋衣,不是裙子,而是一套交领右衽、飘逸美丽的汉服!教室的灯光下,身着汉服的女孩越发显得文静娴雅,顾盼神飞。

我笑着走下讲台,把位置让给她。欧瑶打开早已准备好的课件,向我们展示她的鉴赏题目:汉服与华夏文化。多媒体课件的第一页就是几个问题:

你是否想过,“华夏”这个词意味着什么?

你是否知道,五十六个民族在一起的时候,汉族的传统服装是什么?

唐装是汉服吗?

讲台上,身着汉服的欧瑶娓娓道来:“华夏”这个词在《左传》中的解释:“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的特征:交领右衽,上衣下裳,长袖宽衣,系带暗扣,飘逸潇洒……她花了很多时间介绍汉服与韩服、和服的区别,令我也学到不少知识。

多媒体课件制作得十分精美,图文并茂,孩子们看得都入了神。鉴赏的最后,欧瑶表情严肃地说:“我们宣传汉服,并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找回我们华夏民族的根,找回我们的文化传承,使我们不至于在这纷繁的当代社会中忘记我们来的地方。”

在大家的掌声中,身着汉服的欧瑶款款走下讲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我走上去:“看到欧瑶今天介绍汉服,其实我有些心虚。”

孩子们有些好奇。

“就在一两年前,我还在网上跟一个主张穿汉服的老师吵了几个月的架。”

孩子们大笑,他们想象不出平时“道貌岸然”的老师在网上吵架是什么样子。

“不过我并不是反对汉服,而是反对在宣传汉服的时候有些人采用的蛮横的态度和方式。我个人以为,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我们应该对各种不同的文化都保持宽容和理解。主张汉服,完全没有必要就把不穿汉服的人骂成是数典忘祖,甚至认贼作父,而这种言论我已经听过很多次了。我认为,我们做事的时候,只有目的正义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有程序正义。

“不过,不管是汉服也好,读经也好,祭孔也好,很多做法我个人不见得完全赞成,但是我对所有做这些事情的人都表示出自己的敬意,因为他们在认真地做自己的事情,而且他们做的,如欧瑶所说,其实也是为中华民族寻根。而这个正好与我们今天的电影鉴赏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有些不谋而合。”

听到看电影,很多孩子又来了精神,眼睛直直地盯着台上的老师。

“回到刚才欧瑶同学的鉴赏,她告诉我们,复兴汉服其实也是在寻找中华民族的根,而今天要鉴赏的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则是用另一种方式带领我们去寻根,正如郭初阳老师所说,用展示拔根的方式来寻根,这是一个更加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更加艰难的过程。

“那么,让我们一起跟随着贾樟柯的摄像机,走近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走近我们华夏民族文化的根。”

影片情节

山西的一个普通煤矿工人韩三明,16年前买回了一个四川女人当媳妇。女人刚生下孩子,就被民警解救出来,带着孩子回去了。16年后,韩三明去三峡地区寻找他的女儿,而因三峡工程的缘故,妻子家所在的县城早已被淹没在水底,妻子的家人对他也不怎么友善。几次三番折腾之后,他终于见到了妻子,两人决定复合。但是韩三明必须还给船老大3万块钱,以“赎出”自己的妻子,无奈之下,他只好又回到山西,去黑煤窑打工挣钱。

女护士沈红从太原来到奉节,寻找她两年未归的丈夫郭斌。当初她支持丈夫离家外出创业,一晃就是两年。这两年中,丈夫与她联系极少,只是偶尔一个电话,证实他还存在就挂了。充满狐疑的沈红孤身踏上来奉节寻夫的路。等她历经周折终于找到丈夫时才知道,丈夫已经傍上了一个女富豪。沈红主动提出离婚,黯然离开奉节。

观影指南——影片的几个关键词

好人

《三峡好人》的英文版名字叫静物,我个人觉得这个名字有些不伦不类。因为它忽略了电影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好人。

三峡有好人吗?似乎没有。借用影片中“小马哥”的话说:“现在奉节还有什么好人啦!”影片中出现的两个好人,韩三明和沈红,一个来自山西,一个来自陕西,都不是奉节人。而影片中看到的奉节人,从码头上变魔术骗钱的草台班子,到明知地址不对为了挣钱却欺骗韩三明的摩的司机,再到背叛了沈红的丈夫,以及拆迁指挥部里的一帮打手,似乎都没有一个是好人。

但值得玩味的是,贾樟柯在表现这些“坏人”的时候,并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他们指手画脚,而是原生态地展现出处在大拆迁中的奉节的真实景象,以及在这真实下生活的真实的人,于是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坏人”甚至还有值得我们同情的成分。比如把发哥视为偶像,一举一动都模仿他的“小马哥”,虽然让人觉得可笑,但也让人觉得有些可爱,而他最后的惨死,更让人觉得可怜;负责拆迁的黄毛被住户打了,捂着受伤的头逃回来,言语中也不乏委屈;沈红的丈夫背叛了她,似乎也怀有一丝忏悔。

导演对他们未置褒贬,在看完电影之后,观众也很难对这些“坏人”产生恨。或者说,其实他们本不是坏人,他们就是三峡的好人。但是好人一个个被异化成这个样子,答案何在?也许,本片的英文名能给我们一个隐晦的启示:Still Life。虽然一般翻译为“静物”,我却愿意翻译为“活着”——为了活着,活着为了活得更好。在一个巨大变动的场景里面,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被异化了,这种异化让观众感受更多的不是轻蔑或者憎恨,而是怜悯,对每一个艰难求生的生命的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