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二章 南明悲歌 阶级局限与必亡的命运(8)

第二章 南明悲歌 阶级局限与必亡的命运(8)

书名: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作者名:李晓鹏本章字数:3611更新时间:2024-06-14 15:34:45

孙李内讧:抗清运动最后希望的破灭

分裂早在李定国衡阳大捷之前就发生了。孔有德自杀以后,李定国声望大涨,原本就对李定国十分猜忌的孙可望感到李定国更加难以控制。

衡阳大捷之前,孙可望就命令其嫡系将领冯双礼、马进忠等人脱离李定国带兵西返,跟自己会合。这让李定国统率的兵力总数降低。也正因为如此,衡阳大捷只是利用谋略击溃清军,虽然在乱军之中击毙了满洲亲王,震动天下,但未能大部歼灭清军主力。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

李定国本人对孙可望在大西军中的领袖地位也一直不以为然。他在取得桂林大捷后,第一时间并不是向孙可望报捷,而是派遣使者向贵州安龙的皇帝朱由榔报告胜利。尽管他将孔有德的首级和部分战利品献给了孙可望,但这种越过孙可望向皇帝报功的行为,明显不利于农民军内部的团结。毕竟无论在名义上还是实际上,孙可望都是他的直接领导。越过直接领导向皇帝打报告,就意味着对直接领导不信任。尤其是在孙可望跟皇帝还有矛盾的时候,这就带有明显的政治表态意味了。

李定国的这个举动意思很明显,就是尊崇皇帝,只把孙可望当成了行政上级。也就是说,荣誉归于皇帝,战利品交给领导。如果孙可望和李定国本来就是南明政府军的将领,那还勉强说得过去,但大西军是来自农民起义军的队伍,接受南明皇帝封王不过是为了团结南明其他抗清势力而已。这种情况下,李定国的这个做法就更加不妥。

孙可望对李定国越过自己直接向皇帝报捷的行为感到大为光火。这应该是他在桂林大捷后召回了李定国部分手下兵马的原因之一。不过双方仍维持着表面的团结。衡阳大捷后,孙可望派遣使者封李定国为西宁王,以表彰他两蹶名王的功劳。

令人意外的是,李定国竟然拒绝了孙可望的封赏。他回绝的理由是:封王只能是皇帝的权力,而孙可望只是秦王,一个王给另外一个人封王显得不伦不类,历史上也没有先例。

这一举动明确否认了孙可望作为大西军最高领袖的地位,真的只把他当成南明政权的一个藩王来对待。孙可望决定惩处李定国,派遣使者以商量抗清战略的名义试图将李定国召回并处理。大战之际召回前敌主帅是大忌,不管用什么理由,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打算临阵换将的意思。以李定国的智慧,当然一眼就识破了其中的图谋,因而拒绝前往。这样,二人的矛盾就变得不可调和了。

孙可望带兵一路前行,同时命令李定国向自己靠拢。名义上说是打算与李定国合兵一处,进剿清军,但其实是想趁机抓捕李定国,夺取他的兵权。这个计划实在是骇人听闻,因为李定国此时已经成为全国抗清斗争的旗帜,直接带兵逮捕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就算这个计划能成功,也必将造成大西军内部分裂,对抗清大局产生毁灭性的影响。

但孙可望被权力欲望和自尊心冲昏了头脑,下定决心动手。关键时刻,刘文秀的旧部向李定国紧急报信——他们对于孙可望之前剥夺刘文秀兵权的做法本来就心怀不满。李定国得到消息,紧急带领部队南下广西,脱离与孙可望部的接触。

大西军的内斗让歼灭清军主力的希望破灭。1653年二月,清军得知了孙、李内讧的消息,经过休整的主力再度南下,攻击孙可望部。孙可望大败,匆忙逃出湖南。清军为了报大西军击毙满洲亲王之仇,在湖南南部大开杀戒,无数的城镇和村庄遭到血洗,数百万百姓死于屠杀,人口为之一空。

同时,广东的尚可喜也趁机派兵收复了广西梧州和桂林。这样,李定国两蹶名王取得的大好局面就完全灰飞烟灭了。

想要利用孙、李矛盾的不仅是清军,还有远在贵州安龙的南明小朝廷。得知大西军内讧的消息,大学士吴贞毓等人欣喜若狂,他们秘密说服皇帝,颁下密旨,派遣使臣前往广西请求李定国带兵前来救驾,带他们脱离孙可望的控制。这个幼稚的阴谋很快就败露了,孙可望下令将吴贞毓等十八名参与密谋的大臣处死,史称“十八先生之狱”。

李定国接到皇帝的诏书以后,并没有马上去往安龙,而是继续在广西、广东一带指挥抗清。不过由于他与孙可望的关系彻底决裂,得不到任何来自贵州和云南根据地的人力物力支持,大部分作战计划都以失败告终。他还试图与郑成功联系,东西夹击夺取广州。但郑成功始终将保护自己在沿海和海上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抗清放在第二位。他觉得大西军实力比他强大,手里又掌握着永历皇帝,合兵之后自己无法掌握主导权,独立性会受到威胁,因此对李定国的提议并不热心。其时郑成功还在与清军议和,想以名义上的投降换取清廷册封,让郑氏家族可以永远镇守福建沿海。郑成功只派兵在沿海游行了一番,声援李定国,并未实际与清军战斗。

到了1656年,李定国在两广无法立足,这才以解救皇帝的名义带兵西返,秘密进入安龙,将朱由榔带往昆明。云南此前一直由刘文秀和李定国共同控制。刘文秀被解除兵权以后,在云南仍然很受尊重。李定国带兵回到云南,刘文秀十分欢迎,二人再次联合主政云南。云南也就脱离了孙可望的控制。

永历朝廷到昆明后,将李定国封为晋王、刘文秀封为蜀王,与孙可望并列为一字王,让他们在名义上不再是孙可望的下级。

李定国离开两广,清军这才集中力量进攻孙可望。孙可望是搞根据地建设和军事训练的好手,手下军队的战斗力很强,又有比较稳固的后方根据地支撑,原本可以与清军主力一战。但他并不具备李定国的军事才能,只知道打正面的阵地战。清廷集合清军主力、广东尚可喜、四川吴三桂的军队,在实力上已形成绝对优势,如果打阵地战,大西军绝无获胜的希望。大西军将士虽然英勇奋战,给清军制造了很大的杀伤,但最终还是节节败退。

孙可望无法与清军抗衡,只能调头南下,向李定国发动攻击,试图夺取云南。孙可望此时的兵力仍然远胜李定国。但大多数将领和士兵拒绝自相残杀,加上他们早就对孙可望的军事指挥才能感到十分失望,怀念李定国两蹶名王的功绩,因此很多人倒向李定国,还有一些将领选择悄然带兵离开。这样,孙可望在与李定国的交战中一触即溃,基本上全军覆没。李定国派人劝他到昆明向皇帝认错,还是可以继续当他的秦王。但孙可望拒绝了。他选择了北上向清军投降。

孙可望的这个决定证明他只是一个野心家、一个投机分子,让这样的人掌握农民军的领导权是明末农民战争最大的悲哀。考虑到张献忠之前在四川滥杀的行径,他的继承人存在这样的缺陷也实属正常。也许我们可以说,虽然后来崛起的大西军看起来有可能逆转抗清局势,但实际上从李自成败亡的那一刻开始,最终的失败就已经注定,因为农民军内部已经没有能担当大任的领袖人物了。

清廷对孙可望投降感到非常高兴,立刻把他封为“义王”。孙可望将云贵地区的地理和兵力情报和盘托出,并且强烈要求亲自带兵再度南下与李定国决战,报仇雪恨。这也可以看出,孙可望心胸狭隘,很容易让情绪战胜理智,他在个人恩怨和国家大义之间选择了以个人恩怨为重,宁可当叛徒也不愿意在昔日的小弟面前低头。清廷当然不会再给他兵马,而是把他送往北京软禁起来。1660年,正值壮年的孙可望神秘地死于北京的豪华府邸,有传言说他是被清廷毒死的,但今天已无从考证。

孙可望降清后的遭遇,让一直试图跟清军议和的郑成功看清了形势。郑成功明白,清廷绝不可能让自己在东南沿海安安稳稳地当土皇帝,如果降清,自己绝逃不出父亲郑芝龙和孙可望那样的结局。清廷方面,在孙可望投降以后,对郑成功的招降态度也迅速降温,因为没什么好条件可以谈了。郑成功被迫转而坚决抗清,而且试图跟远在云南的李定国联合。不过为时已晚,李定国纵有天大的军事才能,也无力率云南一省以对抗清廷,很快就被清军打成了游击队。郑成功组织的北伐也以惨败收场。永历皇帝逃入缅甸。

清廷向缅甸政府施加压力,缅甸方面将永历皇帝抓起来交给了负责镇守云南的吴三桂。1662年,朱由榔在昆明被吴三桂处死,南明政权覆亡。李定国得知皇帝遇害的消息,悲愤不已,不久后因病去世。

李定国主力被歼灭后,清军将主力转移到福建,展开对郑成功的攻势。郑成功无法在福建沿海立足,于1661年带兵攻打台湾,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作为自己的根据地。

1660年,清军主力向郑成功在沿海最后的据点——厦门岛发动总攻。这一次投入作战的清军,仅满族士兵就有1万多人,非满族士兵约3万人,战船400余艘。

但清军不善海战的弱点暴露了出来,仓促组建的舰队在海战中被郑成功消灭,登岛部队也几乎被全歼。这一仗仅史料记录中就有超过80名清军将领阵亡,普通士兵更无法计算。

厦门之战让清廷被迫放弃快速消灭郑成功的思路,转而采取坚壁清野战略。1661年,清康熙元年,辅政大臣鳌拜下令,自山东省至广东省沿海的所有居民内迁50里,并将这些地方的房屋全部焚毁,不准沿海居民出海,禁止一切非官方的海上贸易,让郑氏集团无法从大陆获得任何经济来源。

为了方便管理,清军又纵火烧山,尽可能地将森林树木焚烧干净,以禁绝任何走私行为。然后,又沿途设立碉堡,派兵驻守,有敢越过50里边界的人立刻诛杀,无须经过任何审判甚至警告。阮旻锡在《海上见闻录》中说“京中命户部尚书苏纳海至闽,迁海边居民之内地……至是,上自辽东,下至广东,皆迁徙,筑短墙,立界碑,拨兵戍守,出界者死,百姓失业流离死亡者以亿万计”。福建莆田县黄石镇的一个千总叫张安,“每出界巡哨只带刀,逢人必杀……截界十余年,杀人以千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