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明悲歌 阶级局限与必亡的命运(3)
书名: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作者名:李晓鹏本章字数:2710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0
五省督师:李成栋反正与湖南的再丧失
隆武皇帝死后,他的弟弟唐王朱聿豚在广州登基称帝,年号“绍武”。与此同时,桂王朱由榔在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的拥立下在广东肇庆宣布监国,随后跑到了广西梧州登基称帝,年号“永历”。绍武政权和永历政权彼此不承认,还互杀使者。这个争议随着清军南下很快结束——1646年十二月十五,清军攻破广州城,绍武帝拒绝投降自杀,绍武政权只存在了一个多月就灭亡了。
隆武—绍武一脉覆亡,朱由榔以万历皇帝孙子的身份成为皇帝,便不再有任何争议。不过他的日子也很不好过。清军打下广州城后,又相继攻取东莞、肇庆等地,然后进兵广西,在1647年攻占了梧州。朱由榔又紧急逃往桂林。
到了1648年二月,几乎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转机突然出现了——统率十多万大军、从浙江一路打到广州的清军将领李成栋竟然宣布“反正”,归降南明。南明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广东和半个广西“收复”。
这个事件根源在清军内部的矛盾。在辽东时期和入关初期,清朝统治者对于手下的汉族将领是很舍得重用重赏的,辽东时期从山东带兵投靠清朝的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都直接封王,吴三桂献出山海关也封了王。但打到后来,特别是李自成被杀、弘光帝被俘以后,清廷觉得统一天下的大势已定,对汉族将领的功劳也就不再那么重视。李成栋带兵扫荡浙江,然后一路从福建南下,攻克广东全省,进军广西,先后擒获隆武帝朱聿键和绍武帝朱聿豚,可以说是功高盖世。按照之前的标准,封侯甚至封王都是可以的。就算不封王侯,起码应该给一个两广总督这样的高级官位。结果清廷竟然连广东巡抚的位置都没给他,两广总督和广东巡抚的职位由兵力和功劳都比李成栋小得多的满人将领佟养甲担任。李成栋只得到了一个广东提督的头衔。按照李成栋统率的兵力和他立下的战功,这简直就是一个羞辱性的职位。
1648年的正月廿七,清朝任命的江西总兵金声桓、副将王得仁率先宣布“反正归明”。原因跟李成栋一样,就是在带兵投降清朝以后,清廷给他们的封赏没有达到预期。金、王二人在清军攻取江西的过程中功劳最大,在“赣州之屠”中屠杀40万人。他们满心以为凭借屠杀同胞的功劳,能够换来总督和巡抚的位置,结果只被任命为总兵和副总兵。朝廷还另外派了一个巡抚来管着他们。二人遂发动兵变,杀掉巡抚,归降南明。
当时,清廷打压新投降的汉族将领,应该是普遍现象。金声桓、王得仁反清以后,江西、湖广、福建等地很多新降的汉军将领纷纷响应。李成栋看到这个局面,也在同年的二月份宣布反正。
李成栋的反正,极大地改变了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全国抗清形势为之一变。
除广东全省直接变成南明的地盘以外,最为有利的局面出现在了湖南。湖南东边紧靠江西、南边紧靠广东。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三个汉族藩王带着清军主力已控制了湖南的主要城市,眼看江西有变,直接威胁南京、浙江一带,这是清廷绝对不能接受的,于是紧急将“三王”主力调往江西镇压金声桓、王得仁的叛乱。这下清军留在湖南的兵力就很少了。而何腾蛟在湖南及其周边有忠贞营等近30万军队,完全有望一举收复湖南的主要城市。这样,在战略上就可以使广西、广东、湖南、江西连成一片,再以广东和湖南之兵救援江西,就有很大的希望围歼“三王”。
堵胤锡看清了这样的局势,立刻带手下兵马在湖南发动反攻。1648年四月收复常德。同月,清军将领陈友龙在靖州宣布“反正归明”——原因也是孔有德另外找了个人来当靖州的一把手,引起陈友龙不满。陈友龙占领靖州城以后,又连克州县,与占领常德的堵胤锡呼应,对省城长沙形成威胁。
但偏偏在这个时候,五省督师何腾蛟出来搅浑水了。他自己的嫡系部队已经被孔有德等人打得落花流水,逃出了湖南,跑到了广西桂林跟永历朝廷混在一起。眼见堵胤锡和陈友龙两路大捷,他也命部下带兵进攻广西全州。李成栋反正后,全州当时已成孤岛,清廷广西巡抚和总兵带兵退入湖南永州固守。何腾蛟的军队收复全州后,又北上去攻打永州,但战斗力太差,长期围困却无法攻克。
湖南是在何腾蛟手里丢掉的。现在收复湖南的大好时机出现,何腾蛟却发现自己的嫡系部队竟然连一个湖南城市都打不下来,不由得对堵胤锡和陈友龙心生嫉妒。特别是陈友龙,在降清以后曾经带兵去攻打过何腾蛟的老家,俘虏了他的家属。何腾蛟于是公仇私仇一起报,下令其嫡系、南安侯郝永忠从广西柳州出发,北上靖州地区袭击陈友龙部。
郝永忠声称自己北上攻打辰州,路过陈友龙防区的时候突然发动攻击。陈友龙毫无防备——谁也想不到这还需要防备——最后全军溃败,带着残兵败将逃往广西向永历朝廷告状。
在这种关键时刻,作为南明最高级别军事长官的何腾蛟竟然干出这种丧心病狂的混账事,实在令人震惊。陈友龙既然溃败,不仅乘胜进攻长沙的计划破灭,他攻下的那些州县也被清军重新占领。堵胤锡在常德的军队再次成为孤军。
不过,没过多久,好消息再次传来。原先被“三王”主力击败退入湖北、四川交界山区的忠贞营,也在堵胤锡的调遣下反攻进入湖南,号称“数十万”,具体多少不详。九月,忠贞营与堵胤锡在常德会师,然后连战连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攻克了长沙府所属的大部分州县,只有长沙和浏阳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长沙城成了孤岛。
从十一月十一日开始,忠贞营开始围攻长沙。此时长沙守军只有3000人,忠贞营和堵胤锡部数万人马日夜攻城,一边放箭一边“掘城凿洞”,志在必克。长沙总兵徐勇在城头督战时也中箭受了重伤,忠贞营攻克长沙已是指日可待。
但就在长沙城即将被攻破的时刻,何腾蛟紧急下令忠贞营和堵胤锡撤围,前往江西救援金声桓部。
这个莫名其妙的命令也是何腾蛟嫉妒心发作的结果。长沙是在他手里头丢的,他觉得一定要自己收回来,不能让堵胤锡和忠贞营抢了头功。
堵胤锡是何腾蛟的直接下属,还曾经是他的学生,没法跟何腾蛟硬抗,只得服从命令撤围。但何腾蛟的嫡系此时距离长沙还很远,根本就没机会打到长沙城下。
何腾蛟对此并不在意,以为长沙空虚,早晚必为自己所取。于是他坐镇湘潭,不慌不忙地指挥嫡系四下攻打一些几乎无人守卫的州县,慢慢“包围”长沙。但清廷并不是白痴,知道湖南空虚,在调走“三王”主力的同时,派遣郑亲王济尔哈朗统率清军主力从北方南下增援湖南。何腾蛟情报闭塞,对此一无所知。到了第二年正月,济尔哈朗大军进入湖南,何腾蛟的嫡系部队纷纷望风而逃,此前收复的州县几乎全部丧失。清军从俘虏中得知何腾蛟在湘潭,济尔哈朗亲自带领精锐长途奔袭,突然将湘潭包围。何腾蛟来不及逃走,只能带兵死守,但守卫了仅仅一天就被清军破城。
城破之后,清军按照守城必屠的规矩,在湘潭屠城8日。
何腾蛟被俘以后,倒是很有气节,拒绝投降,于正月廿七日被杀于湘潭流水桥下的一个小坡下。据说行刑之前他猛拍地上的石头,把手掌都拍烂了,大呼:“可惜!可惜!”也不知道他可惜个啥。
对何腾蛟之死,我们只能说一句“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