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南明悲歌 阶级局限与必亡的命运(1)
书名: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作者名:李晓鹏本章字数:3832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0
闯王之死:“联虏平寇”战略下的两败俱伤
在明清换代的整个过程中,农民起义军或者来自民间的反抗具有强烈的正义性。人民的反抗应该成为那个时代的历史叙事主线,并得到充分的肯定。著名历史学家顾诚的《南明史》开创了以农民战争为主线的历史研究模式,是有关明清换代的经典著作。
南明政权是明末反动统治阶级苟延残喘的地方割据政权。这个政权极度仇视农民起义军,在一开始就定下了“联虏平寇”的基本战略——联合清军消灭起义军。只是由于清军拒绝联合,反而主动进攻南明政权,南明政权才不得不采取消极防御的政策与清军开战。但南明政权自始至终都拒绝联合农民起义军共同抗清,只要稍有喘息,就向起义军发起攻击,或者想办法挑拨起义队伍内部的矛盾制造分裂。南明政权内部,高层忙于争权夺利,各路军阀势力各自为政,而且大部分势力缺乏抵抗到底的决心,骑墙投机心态盛行,一旦形势有变就随时准备投降清军。
精英阶层无法实现团结一致,是抗清斗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崇祯上吊自杀、李自成在北京登基称帝以后,明王朝即宣告灭亡,大顺政权暂时成为明朝的“法统”接替者。由于清军入关,大顺政权放弃北京撤退回到陕西,中国便形成了包括大清、大顺、大西、南明等多个政权割据一方、逐鹿天下的局面。此时南明不是正统、大清不是正统、大顺也不是正统,谁打赢了谁就是正统,暴力成为最终也是最直接的手段。
大顺军撤退以后,华北地区曾经投降大顺的地方军阀和豪强立刻反攻,杀掉大顺军将士,然后向清军投降——这些反动、无耻、腐朽的明末统治阶级在关键时刻毫不含糊,在民族大义和阶级利益之间坚决选择了后者。清军招降各路军阀豪强后势力大增。
在清军与大顺军争夺陕西、河南等地的时候,江南地区的南明政权乐于袖手旁观。大部分南明高官不是蠢就是坏,希望双方两败俱伤。他们不知道,清军其实把他们当成了头号消灭对象。清军没有预料到起义军的战斗力和斗争意志都大大超过南明政府军。由于南明皇帝有朱明血统,因此清军把南明政权作为统一中国的最主要障碍,将起义军仅仅列在第二位。
等陕西、河南基本平定以后,清廷摄政王多尔衮将清军分兵两路:一路是以满蒙军事力量为主的清军核心主力,由多铎统率南下,准备一举消灭南明政权;另一路由英王阿济格、吴三桂带领,从大同出发,南下前往延安,从北面攻打李自成的根据地陕西——这是当年李渊、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反隋,南下攻占长安的路线。
多尔衮的这个决定在战略上犯了错误:他把两支主力在空间上长距离分开,跟当年的萨尔浒之战一样,很有可能在局部丧失兵力优势,遭到重创。尤其是把最强的战斗力分到南路,而实际上当时农民军的战斗力已经远远高于南明政府军了。
但大顺军方面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他们也犯了一个很严重的战略错误。在多铎大军刚刚开始南下,还没有深入南方腹地与南明军交战的时候,大顺军立刻组织在河南怀庆等地展开反攻,连续攻克济源、孟县等地。清军怀庆总兵金玉和带兵出战,全军覆没,金玉和及其副将、参将均被大顺军击毙。大顺军乘胜进攻怀庆府的府城沁阳,清军卫辉总兵祖可法带兵增援,也被围困于城中。消息传到北京,摄政王多尔衮大惊失色——这是清军自袁崇焕杀掉毛文龙后遭遇的最严重的失败。
怀庆战役在局部取得了胜利,但在战略上却是极大的错误和败笔。我们不清楚它是李自成安排的,还是当地大顺军自己发起的。总之,怀庆战役改变了多尔衮对整个战局的战略判断,他意识到,农民起义军才是威胁清军统一中国的最可怕的敌人。他立刻命令多铎的大军停止南下,转而向西去攻打潼关。这样,李自成在陕西就面临着两路大军夹击的不利局面。
李自成原本计划在延安附近与阿济格的清军展开战略决战。阿济格兵力只有8万,而且有很大部分是刚投降的大同守军,他们远道来袭,如果双方在延安附近决战,大顺军集中10多万精锐,以逸待劳,获胜的把握很大。重挫阿济格的军队之后,由于多铎带领的清军主力会深入江南地区,被南明军队拖住,那么大顺军乘机反攻,清军北方空虚,就会面临非常危险的境地。
李自成退出北京以后,几乎没有在山西、河北地区组织抵抗,而是快速撤退进入陕西,地盘虽然丢得多,主力损失其实不大,在战略上似乎有诱敌深入的意思。从这个角度来看,怀庆战役很有可能不是他部署的,而是留在河北的大顺军自己发动的。这也暴露了大顺军在组织上的严重问题——由于从陕西进攻北京和从北京撤退的速度都太快了,指挥系统出现严重脱节,导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悲惨结局。
等清军主力不再南下,而是向潼关开拔以后,大顺军面临的形势就很严峻了。潼关守军只有不到1万人,无法抵抗。李自成犹豫再三,决定放弃在延安决战的设想,带领主力南下守卫潼关,试图先在潼关击退多铎的军队,再回过头去打阿济格和吴三桂。
此时,最大的胜负手其实已落到南明政府手中。多铎带兵前往潼关,清军主力部队几乎全部都指向了陕西方向。此时清军在河南、河北、山东兵力十分空虚,少量的守军也几乎都是新降的原明朝军队。南明政府手握数十万兵马,若此时发兵北上,地方大部分守军会骑墙观望,甚至闻风而降。多铎大军首尾难顾,如果掉头去打南明起义军,大顺军就可以乘胜追击;如果不掉头,北京空虚,局面更危险。
但是很显然,南明高层绝不会有救援起义军的觉悟。有几个地方官员倒是上书南京请求发兵北伐,但遭到了严厉的斥责。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的思路更是清奇,竟然建议派兵前往陕西,会同清军一起剿灭大顺军。不过这些争论都没有实际意义,因为南明各路军阀拥兵自重,中央政府根本就调不动,不管是“联虏平寇”还是“北伐中原”,都只能在奏章上过过嘴瘾。军阀们都想保住自己的地盘,让别人去送死,因此南明军最终选择了按兵不动。
清军与大顺军在潼关展开激战。经过大约20天的战斗,双方仍然不分胜负。李自成多次主动出击,希望快速击退敌军,然后回师再去打阿济格,都以失败告终,只能依靠潼关固守。
从多铎带兵前往潼关,已经过了一个月。在此期间,南明方面坐山观虎斗,落得清闲。一个月后,阿济格和吴三桂带领的另一路清军已经越过延安南下,即将进入关中平原,逼近西安。大顺军主力在潼关,西安空虚。大顺政权的许多物资,以及军官们的家属都在西安。如果西安失守,坚守潼关就没有意义。1645年正月,李自成只能将主力撤出潼关,返回西安。
李自成撤退后,潼关守将马世耀立刻向清军投降。
清军接受投降后设下埋伏,将7000降军全部杀掉。事后,他们声称这是因为发现马世耀派出奸细联络李自成主力回援,里应外合夹击清军,因此马世耀是诈降,清军被迫杀降。
这种说法很可能只是借口。如果诈降是李自成的谋略,那么必然会提前说好里应外合的方式,无须投降以后再来联络。如果不是李自成提前做好的安排,潼关守军投降以前不通知李自成,而是在投降以后再派人去追李自成,请他带兵返回夹击清军,李自成绝不可能相信,等于多此一举,给清军送上杀降的理由。当时的情况是,大顺军主力还在,清军占领潼关后需要继续追击,没有时间慢慢消化这刚投降的7000人马,也不可能把他们留在潼关,这应该才是清军决定杀降的主要原因。
李自成回到西安后并未久留,只带走了家属和物资,南下经蓝田、商洛往襄阳撤退——这是当年刘邦带兵攻打咸阳的路线。
清军不战而占领西安。然后,由阿济格、吴三桂南下追击李自成,多铎部回头再去打南明。南明政权看热闹的好日子就此结束了。
多铎统兵南下,1645年四月廿五日攻克扬州,杀兵部尚书史可法,屠城10日——此时距离潼关战役只过了3个月。然后,弘光帝朱由崧出逃安徽芜湖,南明政府高官打开南京城门投降清军。多铎命降将刘良佐带清兵追击朱由崧,于五月廿二日将其活捉,后押送至北京杀害。
在多铎南征的同时,阿济格也带兵对李自成穷追猛打。大顺军连战连败,不断往南撤退。在1645年五月初四这一天——也就是“扬州十日”屠城的最后一天——李自成带数万人马行军到湖北通山县九宫山下,自己带了28个骑兵外出侦察,不料遭遇当地团练的袭击。这些团练是当地的地主豪强组织起来保卫本地不受流寇侵扰的队伍,他们以为这二十多人是普通流寇,仗着人多一拥而上,李自成在混战中不幸身亡。
李自成没有儿子,也没有指定过继承人。在清军的连续追击中,许多重臣名将要么战死,要么投降。李自成死后,大顺军内部没有再出现一个公认的皇位继承人,大顺政权也就宣告覆亡了。大顺军剩余部分散到许多地方,各自独立作战。
南明这边,朱由崧被捕以后,潞王朱常淓在杭州被拥立为监国——因为朱由崧没有立即被杀,皇位暂时还没有空缺,所以只能监国不能称帝。
潞王朱常淓,就是之前被东林党认为非常贤能、应该取代朱由崧继承崇祯皇位的那个人。现在,由于朱由崧被俘,东林党“立贤”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事实证明,朱常淓不愧为东林党看得上眼的人物,在软弱无耻方面跟东林党有一拼。他一上台就主张割让江南四郡给清军,以谋求议和,当然被清朝拒绝。然后他就决心降清。清军围攻杭州、将士们还在浴血奋战之时,他竟然亲自到城墙上以酒肉劳军——不过不是犒劳南明军,而是清军。还在为保卫监国而战的将领们目睹此情景,极为愤慨,随即放弃守城,转而南下拥立鲁王朱以海为新的监国。
农历六月十四,朱常淓开城投降,被押送到北京。他在北京又上疏清廷“恭谢天恩”,自称:我原来的驻地卫辉地区被李自成等草寇侵害,不得已南下到杭州避祸;幸而“王师南下,救民水火,即率众投诚”,对清廷给以“日费”和“房屋”感激不尽,表示全家每天都会穿着草鞋布衣烧香拜佛,祝颂清朝统治者“圣寿无疆”。
即便这样摇尾乞怜,清廷仍不打算放过他。把朱常淓关押了几个月之后,清廷宣布发现朱常淓“私匿印信、图谋不轨”而将其处斩——跟在潼关杀降的借口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