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一章 天下浩劫 文明视角下的明清换代(8)

第一章 天下浩劫 文明视角下的明清换代(8)

书名: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作者名:李晓鹏本章字数:1592更新时间:2024-06-14 15:34:39

剥茧抽丝:多维度视角下的明清换代史

在分析明清换代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实际上使用了三个主要视角:阶级视角、国家视角、文明视角。从这三个不同的视角看历史,能够看到不同的东西,得到一些不同的结论,只有将这些结论综合起来,对历史的理解才能更有深度。明清换代用单一视角已经很难解释清楚,所以才需要多种视角。到了近代,中华文明遭遇西方现代文明的入侵和冲击,涉及的层面就更多,就更需要我们在这几种视角之间不停转化。

第一,明清换代的阶级视角,主要是用于分析明政府与农民起义军的关系。农民起义军代表了被压迫阶级的反抗,其诉求带有强烈的阶级正义性。在民族和文明层面上,双方处于同一民族、同一水平。农民起义推翻明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一个新的王朝,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将有利于国家强大与文明进步。

第二,明清换代的国家视角,主要是用于分析清政权与中国领土主权的关系。满族是明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政权建立属于明朝内部的民族叛乱。通过战争夺取中央政权,其政权可以继承明王朝的“法统”,并对外代表中国。近代西方与清王朝的战争当然也就是对中国的入侵。中国内部通过政变、革命等各种形式建立起来的新政权,可以继承清王朝的“法统”,拥有其原有版图的主权。

把民族视角和阶级视角结合起来。清军先吞并了蒙古,然后再入主中原。满蒙军事集团在入关以后,大量接受了明王朝原有军事力量以及地方豪强、东林党等官僚精英的投降,共同镇压了农民起义,篡夺了农民起义军推翻明朝政权的革命成果。清政权的性质,是满蒙军事集团与中原豪强阶级的联合,其政治体制中有一部分民族歧视政策,以维护满蒙军事集团相对于中原豪强集团的政治特权,但更多的还是阶级压迫政策,满汉统治者联合起来对民众进行统治和剥削。

第三,从文明的视角来看,就是中华文明内部外围落后圈层对中心先进区域的军事征服,从而导致了史无前例的大屠杀和文明的准毁灭性倒退。

为什么大屠杀应该从文明的视角而不是民族的视角来看?

我们必须清楚,屠城的清军很多以满族为主,比如入关之前的“入塞杀”,在河北、山东等地的屠杀。但也有很多屠杀行为的决策者和执行人,实际上并不是满族人或蒙古族人,而是汉人。比如著名的“嘉定三屠”,屠城军队的统帅就是投降清军的前农民起义军将领李成栋,屠城的士兵当然就更以汉人为主。广州大屠杀,屠城军队的统帅也是降清的前明军将领——平南王尚可喜与靖南王耿继茂。

这些汉人将领和士兵,在代表明朝政府或农民起义军战斗的时候并不屠城,但在投降加入清军以后,却犯下如此骇人的罪行。野蛮的屠城行径,并不在于民族血统的区别——汉族将领和士兵对于本民族的无辜人民也依然下得了杀手。

清军入关时总兵力在10万左右,包括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投入了6万军队,这应该是满族士兵的上限。后来经过毛文龙的东江军长期打击,再加上其他多次战争经历了伤亡,入关时真正的满族士兵人数应该不超过5万人。

所以,本书在叙述屠杀事件的时候,使用的词语始终是“清军”,而非“满族”或“满洲兵”,清军的概念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以及降清的汉族军队。就绝对数量而言,清军中汉族士兵的数量最多,死于汉族士兵刀下的汉人百姓,也比死于满洲兵刀下的汉人百姓数量更多。

这场持续数十年、遍布全中国的有组织的大屠杀,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并不是来自民族仇恨,而是文明差异。

大屠杀的直接原因是清军存在野蛮的“守城必屠”的军令或军事惯例,以及清朝统治者对军队屠杀行为的故意放纵。汉族将领在明朝统治下,会千方百计掩盖军队滥杀无辜的行径,害怕遭受惩罚;而在清廷统治下,则在奏章中大力吹嘘自己不分良莠的无差别屠杀,将其作为一种表功的方式。清朝统治者对此也总是加以褒奖,鼓励他们这样做。

因此,尽管明清换代大屠杀的执行者大多数是汉族将领和汉族士兵,但大屠杀主要责任仍然是满洲贵族统治者。它体现出了文明的落后性,而不是民族血缘差异和一般性的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