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越是能干的领导,在时间安排上越游刃有余

越是能干的领导,在时间安排上越游刃有余

书名:带人的艺术作者名:吉田幸弘本章字数:1678更新时间:2024-12-27 18:40:00

你一旦成为领导,必须出席的会议和必须完成的文件便会陡然增多。此外,领导必须及时处理下属的“报联商”。

在我刚当上领导的那段时间,我每天白天都在不断地处理下属的“报联商”,自己的本职工作下班后才能处理。因此,每天我都要加班到临近地铁末班车的时间才能回家。那段时间,我每天都疲惫不堪,整个人处于焦躁中。

事实上,身为领导,你绝对不能每天都加班到深夜。

下属看到领导在加班,会因为有所顾虑而不好意思下班。最重要的是,经常加班到深夜不利于领导的身心健康,会导致其判断力和工作表现不佳。

如今,日本企业推行工作方式改革,据说有些公司以一到下班时间就自动断电的方式来防止员工加班。这样一来,虽然跟以前相比,在公司加班的情况会大幅减少,但可能会导致很多人把未完成的工作带回家。

我通过培训和演讲等有幸结识了许多领导。我发现在休息时间,他们中有的人很放松,有的人则会一刻不停地打电话。

对比这两种领导,反而前者往往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出色。

领导必须有意识地减少工作。首先要减少自己的工作,接下来就要减少团队整体的工作。

有些人把自己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沉浸在“我是一个繁忙的商务人士=优秀的商务人士”这种优越感中。其实这是一种误区。

对于拥有这种想法的人,我特别想问他们两个问题:

(1)如果遇到突发情况,你怎么应对?

(2)如果一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突然要求合作一项紧急业务,你该怎么办呢?

他们不论面对上述哪种情况,如果在行程上没有给自己留有余地,恐怕都无法应对。

可能有的人会加班到深夜或者干脆住在公司来完成工作,如果加了班,还是来不及完成呢?

比起这种案牍劳形的工作模式,平时就注意减轻工作量,留下能够应对突发事件的余地不是更好吗?

在减轻工作量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工作每增加一项就相应地减少一项其他工作

工作每增加一项,我们就应该考虑能否减少一项其他工作。比如以下几种情况我们就可以这样操作。

・ 如果每周都必须开关于新项目的会议,那么在此期间,同一拨参会人员的其他项目会议就尽量不要开了;

・ 如果要求下属每周都要提交工作管理表,那么就废除提交其他类似的日报;

・ 如果自己要负责一位新的大客户,就将自己一直以来负责的其他客户转交给下属。

身为领导,你要做的就是经常留意自己或者团队的工作量,要适量,不要过度。

2.废除“徒劳无功”的业务

比如,前任领导制定的规则在他离职后就没有人监督执行了,这样一来前任领导规定要提交的报告可能将不再适用,甚至前任领导定下的例会也变成“大家只是抽时间碰个面而已”,那么这些多余且浪费时间的工作就可以依据情况永久取消了。

如果没有办法直接永久取消,我们可以先尝试停止某个例会一个月。这种尝试的心理门槛会低一些。如果发现永久取消这个例会并不合适,可以通过减少开会次数或缩短开会时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有的会议减少了,不会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很多人认为减少开会次数会对工作造成影响,这其实是一种误区。人会因为减少某些事情而产生抵触心理。比起减少工作量的好处,人们更容易将关注点放在放手后的失落感上。

不知道各位读者家中是否有买了一年以上却没穿过的衣服,或买了之后压根儿没翻开过,一直放在那里积灰的书呢?

如今我们可以在二手网站上转卖这些自己用不到的东西,但依然有很多人不愿意这样做。这些用不到的东西跟公司的有些例会一样,人们“高看”了它们的价值。

此外,对业绩提高没有任何帮助、过于繁重的工作也应该酌情减少。

3.创造“独处时间”

有些文件需要集中精力认真准备。在进行这种工作时,一旦有人打扰,我们就很难恢复原有的专注状态了。因此,这种具有创造性的工作绝对不是利用5分钟、10分钟空闲时间就能完成的。

有些人认为下班后能避免别人打扰自己,从而选择加班完成工作。我不提倡这种做法。因为到了晚上,人的专注力往往会变差,完成工作要耗费更长时间,工作质量也会降低。

当遇到需要集中精力完成的工作时,我建议大家找一个没人的会议室,或者找一家咖啡店,以此安排没人能打扰自己的“独处时间”来完成工作。

小贴士

为了保证自己和团队成员的身心健康,领导要时刻注意整个团队的工作量,要适量,不要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