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三吏”“三别”(1)

书名:四川历史名人丛书·传记系列:杜甫传作者名:孙微本章字数:1938更新时间:2024-05-31 16:44:59

乾元二年三月,杜甫要从洛阳返回华州了。恰在此时,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之战也爆发了。乾元二年正月,史思明在魏州城北筑坛,僭称“大圣周王”,建元应天。二月,他率领精兵南下邺城前来援救安庆绪。九节度使率领的唐军在安阳河北扎营,史思明则驻军于邺城之外五十里,远远地与唐军对峙。自唐军围困邺城以来,城内的安庆绪部缺乏粮食,而唐军也因久攻不下,疲惫不堪,士气不足,双方都在苦苦坚持。到了这年三月初六,唐军步骑六十万在安阳河北岸列阵,史思明亲率精兵五万与唐军展开决战。因叛军人数少,唐军刚开始以为他们只是一股游军,并不介意。史思明率军直前奋击,李光弼、王思礼等大将也奋勇抵抗,双方损失相当。正当两军相交胜负未分之际,突然一场沙尘暴袭来,只见大风急起,吹沙拔木,天昏地暗,对面不见人,两军均大骇,于是唐军向南溃退,叛军向北溃退。然而相对叛军而言,唐军的损失更为惨重,不仅兵员死伤很多,而且甲仗辎重差不多全部遗弃于路。郭子仪军原有战马万匹,战后只存三千,甲仗十万,几乎丢弃殆尽。他只好切断河阳桥,退保洛阳。东京士民惊骇,散奔山谷,留守的官吏也向南逃奔他州,其他几路节度使的兵马各自溃归本镇,士卒所到之处大肆抢掠。这次邺城之败,使唐军自两京收复以来形成的大好形势发生逆转,叛军的兵锋又开始威胁东都洛阳,形势又变得紧张起来。郭子仪在洛阳一线设防,在附近大肆抓丁。邺城兵败之后,观军容宣慰处置使鱼朝恩归罪于郭子仪,唐肃宗于是罢免了郭子仪,改用声望稍差于郭子仪的李光弼,又升仆固怀恩为节度副使。史思明乘胜率兵攻取了汴州、郑州,李光弼退出东都,驻守河阳,史思明又重新占领了洛阳,并派出骁将刘龙仙进攻河阳,刘龙仙为李光弼部将白孝德所杀,余部逃回洛阳,战争再次呈现出相持局面。邺城之战后,史思明杀了安庆绪与他的四个弟弟,以及高尚、孙孝哲、崔乾等部将。这年四月,史思明还兵范阳,改国号为大燕,建元顺天,自称“应天皇帝”。

杜甫此次西行返回华州的大致路线是,从洛阳至新安,过石壕,再奔陕西潼关,然后再回华州。这时郭子仪为补充兵员,正在到处抓丁,且不分青壮老幼,见人就抓。杜甫亲眼看到老翁、老妪、征夫、老兵、孩子被抓的悲惨景象,感到十分震惊,于是把沿途所见所闻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分别写下《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六首诗,这就是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

新安在洛阳以西六十里,杜甫傍晚到达新安时,看到县吏正在征召少年入伍,于是写下了《新安吏》,诗云: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昨天州府下达了公文,因为壮丁已经征尽,这次开始选拔少年入伍。诗人满怀忧虑地望着这群身材矮小的孩子被抓走,用笔记录了当时的送行场面:那些孩子和亲人们分别时,送行的家人都大声啼哭。白水在苍茫暮色中东流而去,暗示着这群孩子在亲人们无奈的泪光中也向东出发了。“青山犹哭声”,写送行人的哭声在青山间回响,可见声音之大,也可以看出人民内心之悲痛。目睹眼前的惨状,就连白水、青山这些无情之物也为之感到悲凉。“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这四句是诗人的愤切之辞,是说怎样痛哭也没有用,那是因为天地是残酷无情的。这里的“天地”,显然是在影射朝廷和君主。杜甫虽然同情人民,但也支持朝廷的平叛事业,因为若不平定叛乱,国家就得不到统一,人民便无法安宁。在理智与情感的双重煎熬下,诗人只好宽慰那些送行的人说:由于我军兵败相州,朝廷被迫征兵,新征来的士兵就在洛阳附近训练,到前线作战尚需一段时间。他们挖掘的战壕很浅,牧放战马的活儿也不算重。另外官军与叛军不同,官军名正言顺,士兵的待遇也十分明确,更何况仆射郭子仪爱兵如子,所以新安的这些孩子们大可安心去服役,送行的家人们也不必过于伤心。其实除了说些安慰的话给大家宽宽心,杜甫此时还能做什么呢?

杜甫出了新安城往西走了约一百三十里,到了陕县的石壕村,由于天色已晚,只好投宿于一户人家。半夜忽然响起敲门声,原来是差吏前来捉人,杜甫于是将所见所闻写成了《石壕吏》,诗云: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