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别让坏情绪赶走你的好运气
书名:猫先生的情绪自救作者名:董如峰本章字数:1323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56
近些年,社交媒体上频繁出现的“树洞”文化,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群体心理报告,数量不断增长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者……这些现象表明,大众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心理学在中国正蓬勃发展。这是一种好的倾向,作为一名心理学从业者,我倍感欣慰。然而欣慰之余,我又经常会被一些事情搞得很尴尬。
“懂心理学的人肯定很厉害,他们一定能猜出我的想法吧!”“我得了抑郁症,想寻求心理专家帮忙!”“能不能找个心理专家,帮我解决一下躁郁症的问题?”这样的语言或得于网络媒体,或得于身边人的转述,我每每听到之后都哭笑不得。
从 19 世纪后期开始,心理专家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心理学上的种种问题进行数学统计、跟踪调查、样本分析……已经慢慢为心理学构建了坚实的基石,让心理学大踏步地朝着可证伪的科学门槛迈进了。可是,大众对心理学的印象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甚至更早的阶段。
严格地讲,心理学对于各种心理疾病有严格的诊断标准,大家不要在网上看几张帖子就认为自己患有心理疾病。心理专家确实能够帮助大众解决心理问题,但这种“解决”是建立在科学方法的现实运用基础上的,绝对没有各种网络平台上描述的那样神乎其神。
那么心理专家能做什么呢?从实用意义的角度讲,就是帮助大家应对各种各样还没有上升到疾病程度的心理问题,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提出指导性意见,给予可供使用的心理工具,而这些问题中最直观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就莫过于情绪问题了。
大多数心理问题的初始都是情绪问题,而情绪又是每个人每一天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因此,心理专家若教会大家解决情绪问题,就能够解决大多数人的心理问题。
情绪有正面也有负面,对负面情绪的识别和管理将是本书的重要内容。
我们每个人都曾遭受过负面情绪带来的创伤。悲伤、压抑、愧疚、挫败、孤独……这些词汇我们并不陌生,然而,它们在心理学领域是被如何归类的呢?在它们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心理动机呢?
当产生负面情绪后,大多数人选择的都是独自饮泣、独自愈合,然而包扎伤口容易,修复情绪却很困难。没有被修复的情绪又去了哪里?它们与我们日常的非正常行为又有哪些关联呢?
有的时候,我们被路怒症困扰;有的时候,我们为自己不敢去社交而烦恼;有的时候,我们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吃吃吃的欲望……在这些行为背后,情绪到底起了怎样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又如何通过情绪自救的方法让自己避免这些行为?
明明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我们却总是对他们发脾气;明明想让彼此快乐,却最终使两个人都不快乐;明明父母非常爱子女,却总是让子女那么痛苦……亲密关系中的种种问题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在它们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情绪因素?
在本书中,我将心理学方法带入生活片段,让读者不仅获得上述问题的答案,还能知道如何判断问题,并获取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方法。
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所讲的内容,我将我们日常的情绪状态拟人化,用一个贯穿本书主线的人物“猫先生”模拟我们日常的各种情绪状态,从而尽可能轻松地帮助读者观察情绪、识别情绪、接纳情绪,进而达到管理情绪的目的。
情绪需要识别和引导,有的时候,你只要意识到了负面情绪的存在,就会让你的负面情绪得到释放。这听起来似乎很神奇,那么,从这里开始,大家跟着我一起拿起识别情绪的工具,去真切地体验这种神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