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好斗的人类

书名:火药、枪炮与革命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2220更新时间:2024-05-29 14:50:07

历史探讨的一个基本话题,就是人类的起源。说到人类的起源,免不了从动物说起。人作为一种动物,一个明显的优势是身体足够大。相比之下,老鼠或兔子就太小了。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人类只有猫一般大小,那么就会面临数不清的天敌,说不定很快就会被狼给灭绝。

巨大的身体让人有足够的力气来保护自己,并能够凌驾于大多数危险的动物之上。对人类来说,陆地上只有极少数猎食性动物比人更大,比如老虎、狮子。也就是说,人类单凭身体,就已经是仅次于老虎、狮子的顶级猎食动物。

相比老虎和狮子,人类的力气就小得多,也没有獠牙利爪,速度上也差得远。老虎可以猎食野牛,人类从速度、力气、爪牙等各方面都不具备这种猎食能力。好在人类足够聪明,学会了用工具来弥补这些缺陷。

媒介学家麦克卢汉说,人类发明的所有工具都是人自身身体的延伸。轮子提高了人类移动的速度,刀矛利斧等武器胜过一切爪牙。弓箭的发明之所以神奇,是在于它同时提升了人类在速度和爪牙两个方面的能力,人类可以在很远的地方发起攻击——其速度之快,让猎物根本来不及躲避;爪牙之利,可以瞬间洞穿猎物身体。

人类另一个优势是寿命足够长。在哺乳动物中,人类几乎是最长寿的。长寿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积累足够的经验,并将经验变成历史。一般而言,年轻人积累经验,老年人书写历史,人类就这样通过分享和交流,迅速变成一种智慧动物,发明创造就成为人类特有的能力。通过发明创造,人类逐渐弥补了自身原有的缺陷。

一直以来,人类从力气上始终无法得到太大提升,直到发明了火药。火药的发明,使人类获得了来自外界的巨大能量,并可以将其任意的转化为自身的攻击力。

火药的能量之大,让人原有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无论是枪炮还是地雷,人类借用火药,获得了大得不可思议的力量。从此以后,人类超越老虎和狮子,成为毫无争议的地球之王。当原子弹出现后,人类的力量之大,简直可以将地球撕为碎片,更不用说其他动物了。

虽然动物世界的法则是弱肉强食,但人类无疑是最为好战的动物。

从整个人类历史来说,人类不同部族或国家之间的冲突此起彼伏,延续不断。而所谓的和平,其实只是上一次战争与下一次战争之间的暂歇期和酝酿期。

在一般人看来,这种战争视角确实是非常悲观而又令人沮丧的。

“人类的历史就是战争的历史。”写作《罗马帝国衰亡史》的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如是说。

战争无疑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最激烈而又最典型的事件。历史不乏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冲突,这些冲突并不一定表现为战争,但战争却是冲突最极端的表现方式。战争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集中爆发的、有组织有预谋的巨大暴力,能够迅速打破原有的秩序,在短时间内带来天翻地覆的剧变。

回顾整个人类史,从古到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争。有许多决定性的战争,在短短一天中所获得的战果,直接塑造了历史大势,比如牧野之战、萨米拉海战。这些战争不仅改变了一个国家和王朝的命运,而且推动了文明的发展进程。

据20世纪80年代前后一份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全部人类史上,即至今5560年中,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还有一种统计说,在1945年之前的3344年里,平均每两年就有一次重大战争。3000多年间,世界享受和平时光的时间仅为230年。

作为地球上最好斗的一种动物,人类因为财富、权力、信仰或者资源,甚至为了一个女人,或是一块石头,都会大动干戈、血流成河。

关于战争,通常的定义是“为了某种尊严而采取的行动”,也可以被定义为“和平的缺失”。从战争机理来说,战争来源于一些人的狂热和预谋。他们一方面说:统一战争是正义的;另一方面又说:反抗异族侵略也是正义的。

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战争是集体狂热的结果,也是专制政治的帮凶。

中国自古流行“弓马取天下”。其结果只证明了一件事,即战争是暴力的发源地。从后来的历史看,许多战争是没有理由的。

在很多西方人眼中,中国一直是田园牧歌式的。罗素就曾说:“中国人更有耐心、更为达观、更爱好和平、更看重艺术,他们只是在杀戮方面低能而已。”其实伏尔泰说得更透彻:中国一点也没少打仗。

不仅如此,细究起来,从神农到黄帝,战争也是中国历史的发轫——

昔者神农伐补遂,黄帝伐涿鹿而擒蚩尤,尧伐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汤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纣,齐桓任战而伯天下。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

在商朝的《卜辞》中,总共记载了61次战争,每一场战争都是“人夷其宗庙,而火焚其彝器,子孙为隶,下夷于民”。

据《逸周书·世俘》记载,以“仁德”著称的周武王,曾经讨伐了99国,灭50国,杀死177779人,俘虏300230人。自公子卬与魏战,到周之初亡,秦所屠杀或掳去的六国民众,多达1398000人。正所谓“战争杀戮,不知纪极,尽人之性命,得己之所欲,仁者不忍言”。

所有为了获得权力而发动战争的人,往往都以正义自诩,但孟子则谴责说:“春秋无义战!”

据许倬云先生统计,《左传》中春秋259年间,只有38年没有战争,其余年间各种战争超过1200次,平均一年4.63次;战国242年间,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有460余次,平均每年1.9次。

相比春秋,在战国时期,至少有89年没有战争。简单地看起来,战国时期好像战争的次数有所降低,但事实上,小战变大战,战争烈度被大大地提高了。

刘向在《战国策》的序言中说:“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贪饕无耻,竞进无厌,国异政教,各自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政争权,胜者为右,兵革不休。”

春秋时期的战争大多是霸权之争,战国时代则完全是功利主义战争,就是苏秦所说的“兵趋利”。砥砺甲兵,争利于天下,目的是为了“辟土地,充府库”,军事成为赤裸裸的战争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