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狼居胥
书名:马镫、骑士与文明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1518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55
经过近百年的消耗战,汉帝国犁庭扫穴,终于击败了匈奴。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依靠马的速度和力量,汉武帝的骑兵控制了天山地区,从而使帝国的版图在秦代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秦长城几乎沦为一种古老的摆设。
至汉平帝元始二年,西汉已拥有东西9302里、南北13368里的广袤领土,人口接近6000万之多,耕地达到8270536顷。在以后的1000多年中,中国几乎很少超过这个资源高度。换句话说,汉代初步奠定了中国后世2000年的大致疆域,并让“天下一统”的中央帝国观念在全体汉族人的内心深深扎根。
大汉帝国无论是从军事、政治,还是经济、文化方面,都对周边地区乃至中亚产生了巨大影响。丝绸之路的开通,让中国成为世界权力舞台的重要一极。而这一切,都基于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尤其是能征善战的骑兵部队。
汉帝国的崛起是军事竞争的结果,其强大所依靠的,是马的速度和力量。这个奇迹对一个农耕民族来说,殊为不易。
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马镫增强了骑兵的突击作战能力,其专业化倾向也更加明显。
与匈奴人的骑射不同,汉朝骑兵以冲击近战为主。冲击意味着面对面的肉搏,这是非常危险而可怕的,这不仅需要严格的训练,而且只有在强有力的集权军事体制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而匈奴的原始部落联盟比较松散,根本不可能与铁血汉军相抗衡。
汉朝实行盐铁专营,手工业非常发达,尤其是冶铁技术处于当时全世界最高水平。匈奴是游牧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武器方面远远不及汉朝,一个汉兵可敌三到五个匈奴兵。
借助汉代优越的冶铁技术,以厚重的环首刀取代双面开刃的汉剑,更利于砍杀,使汉骑兵如虎添翼,再加上强弩和铁戟的长短程配合,使汉军面对匈奴骑兵时,拥有可怕的冲击力和杀伤力。
进入骑兵时代,战术与武器的创新改变了战争走向。当中原步兵惯用的正面冲锋战术被移植到马上,残酷的肉搏战便抵消了匈奴人的骑射优势。
匈奴人遇到强敌时,打不过就逃跑。汉军采取绝对战争的极端方式,直接攻击游牧民,不管男女老幼还是牛羊牲畜,在汉军碾压下都无法幸免。这样一来,匈奴骑兵只得被动应战,从而丧失了战争的主导权。
实际上,匈奴军队进入汉地后,也是如此。从这个意义上,汉匈战争完全是一场无限战争。
李广之所以一生失意,或许与这种战争方式变革有关。
飞将军李广出身军人世家,长于骑射,喜欢兵对兵、将对将地与匈奴军队单打独斗,而这与汉军以斩杀人头论封赏的战斗要求格格不入。事实上,李广更像是一位标准的匈奴骑士。虽然他久经沙场,但在对匈奴的战斗中,却总是败多胜少。这或许是因为他总是与匈奴正规军硬碰硬,而其他年轻汉将更乐意攻击匈奴的大本营和牧场,每次都斩获颇多。
与李广相反,在汉匈大战中取得成功的竟是毫无军人背景的卫青、霍去病和李广利。用赵翼的话说,“三大将皆出自淫贱苟合,或为奴仆,或为倡优,徒以嬖宠进,后皆成大功为名将,此理之不可解者也”。汉武帝曾经建议霍去病学学《孙子兵法》,霍去病甚不以为然。他说,会打仗就行了,用不着学那些古老的东西。
……
在第五次反击匈奴的漠北之战中,卫青的西路军对阵单于亲自率领的8万匈奴骑兵。卫青派出5000骑兵,匈奴则以1万骑兵迎战。两军厮杀到黄昏,匈奴骑兵支持不住,终于溃败,单于趁夜黑逃走。天亮清点人数,汉军斩首万余。
霍去病的东路军大破匈奴左贤王军,“封狼居胥而还”。汉武帝后来在嘉奖霍去病的诏书中写道:“骠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獯鬻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章渠,以诛比车耆,转击左大将,斩获旗鼓,历涉离侯,济弓闾,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卤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三,取食于敌,逴行殊远而粮不绝,以五千八百户益封骠骑将军。”
匈奴此后无力再犯汉境。不幸的是,李广在此战后羞愤交加,自刎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