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的兴起
书名:马镫、骑士与文明作者名:杜君立本章字数:1626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55
远古时代,秦只是一个小部落,地处偏远的西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与游牧民族西戎接壤,秦人很善于驯马和驾车。从虞、舜、禹、汤直到周代——也就是所谓的“先秦”时期,这个“秦”部落多次以马力对中央王权提供支援。
在秦人祖先的谱系中,“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秦人世代相传,到了非子时代,他们仍以御马为生。
非子居住在犬丘,喜爱马和其他牲口,并善于饲养繁殖。犬丘的人把这事告诉了周孝王,孝王召见非子,让他在汧河和渭河一带牧马,马匹在这里大量繁殖。后来孝王说:从前伯翳为舜帝掌管牲畜,牲畜繁殖很多,所以获得土地的封赐,受赐姓嬴。现在他的后代也给我驯养繁殖马匹,我也分给他土地做附属国吧。
于是孝王把秦地赐给非子作为封邑,并让他接管嬴氏的祭祀,号称秦嬴。
因为周孝王的恩赐,非子获得了“秦”的封号。“秦”字取“春”和“秋”各半,意为收获禾谷。很多年后,秦帝国征服天下,威名远扬,“秦”随之成为中国的称呼。
按照周礼,负责牧场管理的官员称为“牧师”,估计非子就是一个牧师。古秦地即现代秦州一带,一直是周人的牧场。嬴非子的牧马之地,至今依然山清水秀,林丰草茂,不失为养马宝地。
周宣王时代,非子的曾孙秦仲被封为大夫。在对西戎的战事中,秦仲被杀。秦仲以后,几代秦人在农牧之外也从事半垄断性商贸,当然仍以牧马为主。
周厉王堪称西周王朝的灾星,“至于厉王,王心戾虐,万民弗忍,居王于彘。诸侯释位,以间王政。宣王有志,而后效官。至于幽王,天不吊周,王昏不若,用愆厥位。携王奸命,诸侯替之,而建王嗣,用迁郏鄏。”到了周幽王时代,西戎崛起,西周没落,只好东迁洛邑,并对秦人进行了安置,“赐之岐以西之地”。于是,秦仲之孙坐拥岐山以西的西周故地,成为一方诸侯,是为秦襄公。
因为地缘关系,当时秦人半农半牧,颇受戎狄文化影响,故为东方诸侯所轻视。秦君多次想参加诸侯会盟,都被拒之门外,“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狄遇之”。
古人讲天时地利人和。秦国的崛起,离不开几代君主的苦心经营,如秦文公设史官,治律法;秦德公建都雍城,大力促进商贸。“及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
虽然地处偏僻,文化落后于中原,但秦国却广纳天下人才,“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如由余、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李斯等都不是秦人,但却为秦所用。秦穆公用五张羊皮买百里奚的故事更成为千古美谈。
秦穆公重用由余,“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孔子赞扬说:
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身举五羖,爵之大夫,起累绁之中,与语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虽王可也,其霸小矣。
秦国依靠这种实用主义发展模式,用几代人的时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国富者强”。商鞅时期,秦国收取的各种赋税大约相当于民众年收入的80。商鞅“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秦孝公以商鞅变法,建立起一个专制而强大的军事强国。
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便不满足于“公”,而称起了“王”,是为秦惠王。到了昭襄王时代,秦国终于成为令天下闻之色变的虎狼霸主。
但是,国力的增强并没有改变中原诸侯的傲慢与偏见。魏国公子无忌对魏王说:“秦与戎狄同俗,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
即使秦国很强大,秦国人的生活也并不让其他六国人羡慕。秦国接收了许多投机钻营的游士,但对普通农民却没有任何吸引力。商鞅看到秦国地广人稀,而相邻的三晋地狭人多,即使这样,他们也不愿意移民入秦。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郡,上党郡守冯亭派人前往赵国求助,其中就有“其民皆不欲为秦,而愿为赵”这样的话。随后,秦赵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后,赵国岌岌可危,赵王便想尊秦王为帝,结果遭到游士鲁仲连的坚决反对。他说,秦国是没有礼义的野蛮国家,把人民当牲畜奴隶对待,如果让秦王为帝,天下都免不了落得如此下场。要这样,我鲁仲连宁愿跳海而死,而不愿成为暴政统治下的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