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珍贵(1)
书名:常璩传作者名:黄剑华本章字数:2520更新时间:2024-05-27 17:11:32
常璩《华阳国志》问世后,后来的治史者便给予了高度关注,充分意识到了这部书中资料的珍贵性。自古以来,文人学者著述的流行,都与文字内容的精妙有关。如同左思写的赋一样,因传抄者众,一时而洛阳纸贵。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内容新颖而又独到,资料丰富而又翔实,要了解汉晋时期巴蜀和西南地区的历史人文、山川地理、物产风俗,就非读不可。因此,《华阳国志》问世后,便备受青睐,成了地方志中的佼佼者,被称誉为体例完备的开山之作。
《魏书》卷六十七记载了一个故事,说崔鸿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搜集诸国旧史,准备撰写《十六国春秋》。他原计划是写一百卷,可是只写了九十五卷就搁下了。他为什么不能写完呢?最关键的原因,是他知道常璩的著述,其中有关于李雄父子据蜀建立成汉政权的记载。常璩做成汉史官的时候,就采用正史体裁为李氏家族及功臣作纪传,当时称为《汉书》或《汉之书》,入晋秘阁后改称《蜀李书》,后来常璩改写成《华阳国志》中的篇章。因为是实录,史料比较准确,在当时颇有名气。崔鸿想了很多办法去寻找常璩撰写的这部书,想将书中的史料作为重要参考和依据,却一直没有找到。崔鸿给魏主上奏折说:“至三年之末,草成九十五卷。唯常璩所撰李雄父子据蜀时书,寻访不获,所以未及缮成,辍笔私求,七载于今。此书本江南撰录,恐中国所无,非臣私力所能终得。其起兵僭号,事之始末,乃亦颇有,但不得此书,惧简略不成。久思陈奏,乞敕缘边求采。”崔鸿花了七年多的时间寻访常璩的著述,找不到就不敢动笔写后面几卷。后来终于找到了,崔鸿这才完成了他的《十六国春秋》,不久便去世了。崔鸿的儿子子元上奏,描述了他父亲的撰述状况:“多识前载,博极群书,史才富洽,号称籍甚。年止壮立,便斐然怀著述意。正始之末,任属记言,撰缉余暇,乃刊著赵、燕、秦、夏、凉、蜀等遗载,为之赞序,褒贬评论。先朝之日,草构悉了,唯有李雄《蜀书》,搜索未获,阙兹一国,迟留未成。去正光三年,购访始得,讨论适讫,而先臣弃世。凡十六国,名为《春秋》,一百二卷,近代之事最为备悉。”《北史》卷四十四对此事也做了相同记载。由此可知,崔鸿在正光三年(522年)终于寻购到了常璩此书,引用了其中的史料,才写出《蜀录》,这才完成了《十六国春秋》的全部章节。
常璩《华阳国志》中有很多珍贵的史料。
首先是对一些重大史实的记述,比如对古蜀时期历代蜀王的兴衰更替、秦并巴蜀的过程与传说故事、西汉时期蜀地人文的繁荣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西汉末公孙述在巴蜀地区的割据与败亡、东汉末刘焉与刘璋父子的据蜀经过、蜀汉时期刘备与诸葛亮的作为以及刘禅的降魏、西晋流民入蜀与李氏王朝的建立至败亡过程,以及巴蜀与南中地区少数民族发生的很多重大事情,都从地方志的角度做了如实记录,弥补了史书记载的不足。
其次是《华阳国志》中的人物传记也非常有特色,其中记录了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还记录了很多乡贤士女。这些人物也非常重要,通过这些人物的传记可以了解汉晋时期巴蜀文化教育、学术领域、社会伦理以及巴蜀与西南地区的民俗民风等情况。
再者是《华阳国志》中关于巴蜀与西南地区山川地理与郡县沿革的记述,以及各地官吏的施政作为等的记录,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资料,为后人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值得称赞的是,常璩《华阳国志》中还记述了一些少数民族的传说与信仰,有许多重要的民族史料。譬如《华阳国志》卷三有关于汶山郡地理环境、物产、民俗的记载,还提到了夷人崇尚的白石子。茂汶境内是羌人的聚居之地,传说在远古的时候,他们的祖先与强大的“戈基”人作战,因得到神的启示,用坚硬的白云石作为武器,才得以战胜敌人。羌人为报答神恩,奉白云石为最高的天神。这种白石崇拜的习俗,一直相传至今。蜀中汉人因见汶山羌人奉白石为神,故称其为“白石子”。
又譬如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述了关于南中地区永昌郡哀牢夷九隆神话与夜郎国竹王的传说,这些在其他史书中都是未见记载的,为我们了解哀牢与夜郎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常璩还记述了诸葛亮南征,将汉文化传播到了南中各地,对西南各部族的民俗民风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有关于青羌的记载,“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他们后来成为蜀汉军队中骁勇善战的一支劲旅。
还有关于南中大姓富豪的一些记述以及任用南中人才的记录。《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了板楯蛮击败侵扰汉中与蜀地的羌人的故事:“昔羌数入汉中,郡县破坏,不绝若线。后得板楯,来虏(弥)〔殄〕尽,号为神兵。羌人畏忌,传语种辈,勿复南行。后(建宁)〔建和〕二年,羌复入汉,牧守遑遑,复赖板楯破之。若微板楯,则蜀汉之民为左衽矣。”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资料,弥补了其他史书记载的不足,对了解和研究当时的西南民族与蜀汉历史提供了真实的信息。常璩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论述比较客观,有比较独到的见地,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常璩《华阳国志》中还记述了古代巴蜀在科技方面的成就,譬如盐井的开发、天然气的使用等。《华阳国志·巴志》说巴国物产,就特别记述了各地的盐井。譬如巴郡的临江县(今重庆忠县)便是一处重要的产盐地,汉代专门设“有盐官,在监、涂二溪,一郡所仰;其豪门亦家有盐井”。又譬如朐忍县(今重庆云阳)的盐井也非常有名,汉代也设有盐官。《水经注·江水》说当地“溪夹侧,盐井三口,相去各数十步,以木为桶,径五尺,修煮不绝”。又说有汤溪水“南流历之县,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矣”。阆中和南充也是著名的产盐区,其他文献对此也有记载,如《太平御览》卷一六七引《益州记》就说“南充县西有大昆井,即古之盐井也”。《文选》载左思《蜀都赋》说“家有盐泉之井”,刘逵注曰“巴西充国县有盐井数十”。由此可见,巴国的产盐之地分布很广,考古发现对此也有充分的揭示。长江三峡地区的盐井开发甚早,主要是利用地层中涌出的盐泉,用木井围之,煮以为盐。而南充的盐井则是通过挖掘深坑,抵达地下盐水层,然后才汲取煮盐。古代巴族擅长渔业、煮盐和舟运,因占有巴东盐泉,所产之盐不仅满足了巴国民众日常生活所需,而且成为畅销邻国与西南地区的重要商品。巴国正是利用这种丰富的盐业资源,通过同周边各民族的交换贸易而日趋兴旺富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