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成汉兴衰(3)

成汉兴衰(3)

书名:常璩传作者名:黄剑华本章字数:2840更新时间:2024-05-27 17:11:25

常璩在李雄立都称帝之后,就做了大成国的史官,走上了仕途。李雄尊崇范长生,对范长生的儿子与弟子都是优礼相待的,所以常璩做官以后在家族中的地位有了明显的提升,从交州与湖湘等地辗转返回故里的常氏族人,也都来依靠他。但史官毕竟不是重要职位,平时就是整理图书典籍、翻阅史料而已,常璩一直待在这个闲职上,很难参与军政大事。长期坐冷板凳其实也是有好处的。首先是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可以阅读前人著述和撰写书稿,这使常璩得以在此期间写了很多东西。其次是避免介入复杂的皇室矛盾,可以明哲保身。在成汉王朝多次同室操戈,发生血腥残酷的内讧与政变的过程中,常璩都得以安然无恙,便是沾了坐冷板凳的光。到李寿攻占成都坐了皇位之后,常璩在著述方面已经小有名气了,在与北方后赵的交往中,李寿曾将常璩撰写的著述缮抄本作为礼品赠送给后赵,获得了中原学者的称赞和重视。李势继位后,常璩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地位有所提升,但也只是建言献策而已,而且时间也不长,短短几年成汉就亡国了。

在桓温征蜀、李势兵败出逃之际,身为散骑常侍的常璩和中书监王嘏都劝李势归降东晋,这是常璩亲笔记录在《华阳国志》卷九中的一件重要事情,也是常璩在最后关键时刻最重要的一次献策了。劝君归降,还是有风险的,李寿与李势父子都曾诛杀过劝谏的大臣,常璩此时敢于劝李势归降东晋,不仅显示了他的胆识与勇气,也说明了他对形势有着清醒而准确的判断。李势最终采纳了常璩和王嘏的劝降,归顺了东晋,这是大势所趋,也是比较好的结局了。

常璩亲身经历了成汉李氏王朝从兴起到败亡的全部过程,自然有很多深切的感受,他在总结这段历史时却非常冷静,他说:“李氏自起事至亡,六世,四十七年,正僭号四十(三)〔二〕年。”自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年)李特起事,至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前后四十七年。自晋惠帝光熙元年(306年)李雄称帝至李氏亡,共四十二年。常璩如此客观的记述,这是真正的史家之笔。

蜀中文化灿烂,人才众多。

常璩为乡贤们立传,对其赞扬有加,

真实地表达了他发自内心的敬佩与推崇。

地方名人不仅增添自豪,更有很好的传承效应,

常璩弘扬民本思想,重视贤能,反腐倡廉,值得称道。

常璩撰写《华阳国志》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为乡贤立传。常璩认为,巴蜀地区历史悠久,人才辈出,大禹、彭祖就是夏商时期和蜀地关系密切的杰出人物。汉兴以来,迄乎魏、晋,更是涌现了很多杰出人物,理所当然要记述他们的事迹,特别是“忠臣孝子,烈士贤女,高劭足以振玄风,贞淑可以方蘋蘩者,奕世载美。是以四方述作,来世志士莫不仰高轨以咨咏,宪洪猷而仪则,擅名八区,为世师表矣”。由此可知,常璩重视乡贤,是为了弘扬优良风气,自有其深远意义。

常璩写先贤士女,首先写了蜀郡的严君平。严遵,字君平,是汉代成都的一位高士,隐逸于繁华闹市之中,以卜筮为业、授书为乐,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奇人。《汉书》卷七十二说“蜀有严君平”,汉成帝时“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扬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又说“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又称赞“(严君平)未尝仕,然其风声足以激贪厉俗,近古之逸民也”。曹学佺《蜀中广记》说:“严遵字君平,绵竹人。性至孝,澹泊寡欲,明经博古,尤精于《易》,文章弘赡,以著述为事,不就征辟……隐于成都卜肆……日阅得百钱,足具朝暮餔,即垂帘,焚香静坐,注《老子》《周易》,以此为常。”

常璩《华阳国志》卷十对严君平的事迹也做了简洁的记述。称“严平恬泊,皓然沈冥”,将其放在《先贤士女总赞·蜀郡士女》的头条,说“严遵,字君平,成都人也。雅性澹泊,学业加妙,专精大《易》,耽于《老》《庄》。常卜筮于市,假蓍龟以教。与人子卜,教以孝;与人弟卜,教以悌;与人臣卜,教以忠。于是风移俗易,上下兹和。日阅〔数〕人,得百钱,则闭肆下帘,授《老》《庄》。著《指归》,为道书之宗”。常璩在《益梁宁三州先汉以来士女目录》中也将严君平放在头条,称赞道“高尚:逸民严遵,字君平。成都人也”。常璩的记述,与《汉书》的记载大致相同,但更清晰,评价也更高,充分表达了常璩对严君平的敬重与推崇。

据任乃强先生研究,严君平本来姓庄,扬雄《法言·问明篇》中称“蜀庄沉冥”就说得很清楚。因为“汉明帝名庄,班固著书于其世,避讳甚谨,凡书中庄字皆作严”,所以就将庄君平改称为严君平了。任乃强先生认为,“是《法言》所称,乃其本姓,《汉书》作严,为避讳改字之证。《华阳国志》与《益部耆旧》皆当从其本姓作庄。后人传抄乃改依《汉书》作严”。从流传至今的版本来看,唐代初期的钞本《华阳国志》已经将庄遵改为严君平了。正是由于《汉书》的影响,后来大家也就习以为常,“故今人皆言‘严君平’,莫能知其实姓矣”。严君平的称呼也就一直延续至今。

严君平是一位奇人,故而有许多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流传于世。如晋代张华《博物志》卷十记述,传说天河与大海相通,每年八月都有浮槎去来,有人好奇,带着干粮乘槎而去,漂入了天河。他来到一个地方,遥望一女子在宫中织锦,看见一丈夫牵牛在河畔饮水。“牵牛人乃惊问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说来意,并问此是何处,答曰:‘君还至蜀郡访严君平则知之。’竟不上岸,因还如期”。此人乘槎又从天河漂回了海边,后专程到蜀郡向通晓天文的严君平请教,才知道自己看见的是牛郎织女。《艺文类聚》卷八、卷九十四亦引用了《博物志》记载的这个故事。这个传说令人好奇,传播颇广,后来被附会成了博望侯张骞的故事。《蜀中广记》就有记述,说西汉时张骞出使大夏,历经艰辛,走到河的尽头,回成都时载回一块大石头,送给严君平看,严君平说这是天上织女的支机石啊。《蜀中名胜记》引《道教灵验记》说成都有“支机石,即海客携来,自天河所得,织女令问严君平者也”。成都有支机石街(今支矶石街)与君平街,传说就与严君平有关。这个传说故事很有趣,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皇甫谧《高士传》则记述了另一个故事,说严君平隐居不仕,常卖卜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卜讫,则闭下,以著书为事。扬雄少年时常和严君平往来,跟随严君平游学,经常向人称赞严君平,使得很多人都慕名想和严君平交往。“扬雄少从之游,屡称其德。李强为益州牧,喜曰:‘吾得君平为从事,足矣。’雄曰:‘君可备礼与相见,其人不可屈也。’”连权臣王凤都想与严君平交往,但被严君平拒绝了。因为严君平的名气太大了,想结交和巴结他的人很多,不仅有官吏,还有富商。当时有个叫罗冲的富人,要送严君平车马与钱财。严君平说:“我以卜为业,赚的钱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而你昼夜汲汲,未尝有足。是我有余而你不足,你凭什么赠我钱财!”一席话说得罗冲大惭。可见严君平的精神境界,确实与俗人不同,他安贫乐道,非常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