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南中诸郡(4)

南中诸郡(4)

书名:常璩传作者名:黄剑华本章字数:1949更新时间:2024-05-27 17:11:19

常璩认为,由于地理环境的特殊,蜀郡守与益州牧都是很重要的职位,为官清廉会给蜀地带来兴旺,并留下好名声;假若心术不正,野心膨胀,就会割据反叛,发生战乱。《华阳国志》中就专门记述了西汉末公孙述与东汉末刘焉、刘璋父子割据称雄以及覆亡的经过。常璩说:“公孙述、刘牧、二主之废兴存亡,《汉书》《国志》固以详矣。统之州部,物有条贯,必申斯篇者……虽道同世出,一事身见,游精博志,无嫌其繁矣。”这里常璩的意思是,虽然史书已有记载,但采集史料与考订史实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地方志的记述仍然是非常有必要的。

常璩《华阳国志》记述,西汉末王莽执政的时候,篡夺皇位,祸乱汉室。

“王莽篡盗称天子。改天下郡守为卒正,又改蜀郡为导江;迁故中散大夫、茂陵公孙述字子阳为导江卒正,治临邛”。王莽按照儒家著述大肆改动官名与地名,因《尚书·禹贡》有“岷山导江,东别为沱”之说,故而将蜀郡改称导江,卒正之名则出于《礼记·王制》。王莽自以为是,其实很荒唐,造成了天下大乱。此时中原、南阳等地爆发了起义,蜀地也有人举兵响应,公孙述率兵进行了残酷镇压,“斩首万计,遂据成都,威有巴、汉。政治严刻,民不为非”。之后中原地区群雄争锋,烽火连绵,王莽被更始统辖的起义军消灭,更始又被赤眉起义军击败。这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代,身为汉室后裔的刘秀召集各路英雄豪杰,打败了割据作乱者,统一了河北和中原地区,建立了东汉王朝。公孙述此时已拥有了巴蜀地区,趁机招降纳叛扩充人马,随着势力的增强,野心也随之膨胀起来,产生了割据称帝的欲望。常璩记述说,公孙述自称做了个梦,有十二年贵运,醒了告诉其妇,其妇说:“朝闻道,夕死尚可,何况十二乎!”公孙述于是听从了其妇之言,“遂称皇帝,号大成,建元龙兴”。这样在当时就形成了两个政权,光武帝刘秀为了统一中国,曾派人传送书信向公孙述晓以利害,又使公孙述的旧交马援劝说公孙述归顺。公孙述很固执,不愿听从。刘秀见劝降不成,无法和平解决问题,只有出兵了,于是派遣征南大将军岑彭率军自荆门溯江征伐公孙述,又派遣中郎将来歙晓谕公孙述。岑彭沿江而上攻破了公孙述设下的几道防线,扎营于武阳(今四川彭山)附近,兵锋直指成都。公孙述采取了暗杀行动,派刺客刺杀了岑彭。来歙也攻破了公孙述北路防线,乘胜进抵武都。公孙述又派刺客于武都刺杀了来歙。公孙述的这种刺杀行为,并不能改变覆亡的命运,却使得刘秀更加坚定了出兵讨伐的决心。刘秀于是派遣吴汉率水师溯长江、岷江而上继续进攻公孙述,又派其他将领率兵从斜谷道入蜀进攻成都,兵分两路,攻取蜀地。吴汉率领大军不久便兵临城下,与公孙述进行了激烈的决战,在交战中杀死了公孙述,“汉尽诛公孙氏及牙等诸将帅二十余人,放兵大掠,多所残害。是岁,十二年也”。公孙述果然只做了十二年皇帝,其苦心经营、偏安一隅的割据政权就被灭掉了。

范晔《后汉书》卷十三对公孙述的割据与败亡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其中一些重要史实显然参考了常璩的记述,包括公孙述败亡过程中的很多细节,都与《华阳国志》的记述是一致的。《后汉书》评论说,“昔赵佗自王番禺,公孙亦窃帝蜀汉”,最终都归于统一了,因为这是大势所趋。常璩对公孙述的败亡也做了评议:“公孙述藉导江之资,值王莽之虐,民莫援者,得跨巴、蜀;而欺天罔物,自取灭亡者也。然妖梦告终,期数有极,奉身归顺,犹可以免;而矜愚遂非,何其顽哉!”常璩认为公孙述的结局是咎由自取,拒不归顺,真是愚蠢,割据称帝终究是没有好结果的,属于比较典型的历史案例。王夫之《读通鉴论》认为,公孙述虽然难免败亡,其实还是有贡献的:“述之起也非乱贼,其于汉也,抑非若隗嚣之已北面而又叛也。于一隅之地,存礼乐于残缺,备法物以昭等威……俾后王有所考而资以成一代之治理,不可谓无功焉。”王夫之用史学家的眼光来分析历史,提出了比较独特和客观的看法。总之,公孙述是割据者,也是失败者,是一位不识时务、野心膨胀,导致身败名裂的历史人物。

常璩对光武帝攻取巴蜀后的举措,也做了如实的记录。“汉搜求隐逸,旌表忠义”,对忠臣良将追赠官职封号,对蜀中人才“擢而用之。于是西土宅心,莫不凫藻”。常璩说的“宅心”是安心与归心之意,所言“凫藻”是喜悦之貌。常璩对吴汉攻破成都之后“放兵大掠,多所残害”的做法,则认为是严重欠妥的,结果导致了局势的反复:“建武十八年,刺史、郡守抚恤失和,蜀郡史歆怨吴汉之残掠蜀也,拥郡自保。世祖以天下始平,民未忘兵,而歆唱之,事宜必克,复遣汉平蜀,多行诛戮。世祖诮让于汉,汉深陈谢。自是守藩供职,自建武至乎中平,垂二百载,府盈西南之货,朝多华岷之士矣。”常璩的客观记述,如实地表达了他对光武帝统一大业的拥护与赞扬,他认为正是光武帝的统一奠定了东汉近二百年的繁荣,也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使巴蜀成了物产富饶、人才辈出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