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运(1)
书名:常璩传作者名:黄剑华本章字数:2870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53
蜀地文运的勃兴,则是从西汉初期开始的。
秦始皇兼并六国统一天下,中国从此进入了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进程。秦始皇雄才大略,是个很了不起的君主,但统治中国的时间并不长。秦始皇死后,秦朝很快就被后来的汉朝取代了。秦末爆发了农民大起义,最终刘邦战胜项羽,建立了西汉。西汉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伟大时代,继承了秦朝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在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科技等诸多方面都谱写了新的绚丽华章。西汉涌现了很多杰出的人物,既有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与军事将领,又有治国的能臣与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还有著书立说文章盖世的文人学者。其中也包括出自蜀地的大文豪和著名学者,如司马相如与扬雄等人,他们撰写的著作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到蜀地文人学者的涌现,最关键的原因,其实是和教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如果说秦李冰修建都江堰开创了水旱从人、经济富庶的天府之国,那么西汉文翁在成都办学育人,则促进了蜀地文化的兴旺与持续繁荣。李冰在水利与农业方面为蜀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文翁开启了蜀地的好学读书之风,两人都是了不起的人物,都为蜀地在经济文化方面的长远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文翁是西汉孝文帝时很有作为的一位蜀郡守。他上任之后,着重抓了两件大事:一是继续兴修水利,为蜀地的农田提供灌溉便利,保障了农业的丰产;二是在成都兴办学校,积极培育人才,倡导了重视教育的社会风气。
班固在《汉书·循吏传》中对文翁办学的经过和影响,做了较为详细的记述:“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买刀布蜀物,赍计吏以遗博士。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繇,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使传教令,出入闺阁。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繇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班固在《汉书》中强调了文翁的官吏身份,虽将文翁划归为“循吏”,但对文翁办学的创举和影响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常璩自幼就熟读《史记》《汉书》,非常敬佩文翁的作为,深知文翁办学对蜀地产生的巨大影响,所以很早就搜集过文翁的史料,在《华阳国志》中也详细记述了文翁的事迹。《华阳国志》卷三说:“孝文帝末年,以庐江文翁为蜀守,穿湔江口,溉灌繁田千七百顷。是时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承秦之后,学校陵夷,俗好文刻。翁乃立学,选吏子弟就学;遣隽士张叔等十八人东诣博士受七经,还以教授。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巴、汉亦立文学。孝景帝嘉之,令天下郡国皆立文学,因翁倡其教,蜀为之始也。孝武帝皆征入叔为博士。叔明天文、灾异,始作《春秋章句》,官至侍中、扬州刺史。”又说:“文翁立文学精舍、讲堂,作石室,一(作)〔曰〕玉室,在城南。”《华阳国志》卷十又说:“叔文播教,变风为雅。道洽化迁,我实西鲁。张宽,字叔文,成都人也。蜀承秦后,质文刻野,太守文翁遣宽诣博士东受七经,还以教授,于是蜀学比于齐、鲁,巴、汉亦化之。景帝嘉之,命天下郡国皆立文学,由翁唱其教,蜀为之始也。宽从武帝郊甘泉泰畤……以为扬州刺史……作《春秋章句》十五万言。”在文翁培养推荐的人才中,张叔(即张宽)被朝廷征为博士,后官至侍中、扬州刺史,其他担任各级职务的还有很多。更重要的是,文翁创立郡学使得蜀地社会风气焕然一新,蜀中涌现了很多文人学者,在文学和学术上取得的成就足以同齐鲁之地的稷下学派相比,这时蜀文化已开始向汉文化转型。在汉朝大一统的格局下,巴蜀与华夏之间的地域文化,这时已有了更多和更好的融合。阅读常璩的这些记述,从地方史的角度来看蜀地文化的发展变化,可以和《史记》《汉书》的记载相互参照,使我们对文翁的贡献与创办郡学的意义,有了更加客观细致的了解。
文翁在蜀中创办郡学,其直接目的主要有二:一是移风易俗,二是培养人才。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民俗民风的影响确实是非常大的。按照史籍中的说法,当时蜀地僻处西南部族众多,故而有蛮夷之风,文教方面更是落后于中原地区。文翁担任蜀郡守之后,对蜀地的这种状况,有意加以改变。但他并没有采取简单的行政手段来改变百姓的行为习惯,而是从兴办学校入手,来巧妙地改善蜀地的社会风俗。文翁很有眼光,也非常睿智,办学校抓教育就充分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当时任职的官吏大都是蜀中比较有地位有声望的阶层,文翁很果断地首先挑选了官吏子弟入学,并选派其中的优秀者去齐鲁游学,学成归来再传授给其他学生。齐鲁是孔孟之乡,也是儒学昌盛之地,游学是学习与传播知识的好办法,文翁派去的青年人才果然不负所望,将齐鲁的儒学经典著述带回了蜀地,由此而促使蜀学的兴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年轻人都竞相入学,蜀人读书好学从此蔚然成风。文翁办学不仅改变了蜀地文教落后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蜀中人才,促进了蜀地文运的勃兴。文翁办学为蜀地带来了新貌,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连汉朝的最高统治者都知道了,对此赞赏有加,命令天下郡国都效仿文翁,采用官办的形式来积极兴办学校,开创了全国各郡都特别重视文化教育的一代新风。
据文献记载,在文翁创办学校的过程中,汉代著名的文学家司马相如,在成都居住期间也曾执教于石室。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一引《寰宇记》说:“石室,司马相如教授于此,从者数千人。”又根据秦宓引《地里志》的说法“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认为“汉家得士,盛于其世矣”。其实早在秦宓之前,班固《汉书·地理志》对此就已经有记载了:“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贵慕权势。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冠天下。繇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由此可知,司马相如对汉代蜀地的教育事业,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司马相如是和文翁同时代的人,文翁兴学可能略早一点,应该是建立石室讲堂于前,司马相如执教于后。值得注意的是,据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记述,秦宓曾说:“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故《地里志》曰:‘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汉家得士,盛于其世。”司马相如是否先在石室讲堂读书,然后又执教于石室讲堂呢?关于秦宓的说法,文翁是否确实曾派遣司马相如去齐鲁求学东受七经?《史记》《汉书》《华阳国志》中皆无此说法,所以是一个很大的疑问。按照常璩的记述,文翁派遣的是张叔等十八人去齐鲁学习儒家七经,并非司马相如。因无其他史料记载可供参照印证,秦宓说的很可能不准确,还是应该相信常璩严谨的记述。但司马相如曾经执教于石室讲堂,则是可以充分肯定的。可见司马相如和文翁一样,也是对蜀地的教育事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杰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