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前言(2)

前言(2)

书名:常璩传作者名:黄剑华本章字数:2432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53

汉封惠为长罗侯。”《汉书》卷九十六下亦有相同记载,说击败匈奴后,常惠“还,封惠为长罗侯。是岁,本始三年也。汉遣惠持金币赐乌孙贵人有功者”。又说:“宣帝时,长罗侯常惠使乌孙还,便宜发诸国兵,合五万人攻龟兹,责以前杀校尉赖丹。龟兹王谢曰:‘乃我先王时为贵人姑翼所误,我无罪。’执姑翼诣惠,惠斩之。”《汉书》卷七十也记载了此事。西域的情况比较复杂,常惠团结乌孙、莎车、疏勒,惩治了龟兹,促成了龟兹与汉朝的联系,汉朝得以在龟兹东边的边防重镇乌垒(今新疆轮台东)设置西域都护府,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使丝绸之路更为畅通。班固称赞他“明习外国事,勤劳数有功”。常惠回朝后代替苏武为典属国,被任命为右将军,汉元帝时病故,谥号壮武侯。常惠是一位很有作为的人物,多次奉命出使西域,为汉朝击败匈奴立了大功,也为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往来做出了很大贡献。他的后代子孙继承了他的功业,太原常氏由此显赫。

关于常氏的由来,还有其他一些说法,这里就不做赘述了。总之,常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随着历代的迁徙和繁衍,逐渐成为大姓。从史料记载看,常氏在先秦时期,主要生活在黄河流域和北方地区。常姓在起源地山东是比较有名的望族,在山西、河南、江苏等地也属于大姓。秦汉时期,曾有多次移民活动,从各处迁入蜀地的人口比较多。蜀地也出现了常姓的家族,很可能就与持续不断的移民活动有关。

史籍对当时的移民活动,就有比较翔实的记载。特别是在秦并巴蜀之后,为了加强对蜀地的控制,秦国实施了从本土向蜀地移民的措施。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说秦人认为蜀地“戎伯尚强,乃移秦民万家实之”,就真实地记述了这一状况。秦灭六国之后,仍继续实行这种移民措施,将六国的富豪大户大量迁往蜀地。譬如司马迁《史记》与班固《汉书》记述的临邛卓氏,便是秦汉之际从北方迁到蜀地的移民中的代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说:“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致之临邛。”又说:“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贾椎髻之民,富埒卓氏,俱居临邛。”这些迁徙入蜀的北方大户,在蜀中和西南地区生产铁器,经营商贸,后来都成了蜀中的富豪家族。

司马相如的先辈也是北方人,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司马氏世典周史”,后来“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集解苏林曰:“守,郡守也。”秦惠王时,司马错是秦并巴蜀后的第一任蜀郡守。到了西汉时期,已有定居在蜀中的司马氏了。譬如出生于成都的司马相如,就是蜀中司马氏家族中的佼佼者。

扬雄的先祖也是从北方迁居到蜀地的,据郑樵《通志·氏族略》记述,扬氏出自姬姓,“周宣王子尚父,幽王时封为扬侯,为晋所灭,其后为氏焉”。班固《汉书·扬雄传》记述,其祖籍原在“河、汾之间,周衰而扬氏或称侯,号曰扬侯”,因为晋国六卿争权,扬侯被迫离乡远走,“逃于楚巫山,因家焉”。后来“楚汉之兴也,扬氏溯江上,处巴江州”,这应该是秦末汉初的时候了。到了汉武帝元鼎年间,扬氏因为“避仇”又举家溯江而上,迁徙到了社会生活更加繁华的蜀地,在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郫县(今四川成都郫都区)择地安居,“处岷山之阳曰郫,有田一廛,有宅一区,世世以农桑为业”。据晋灼解释,按照《周礼》的说法,一廛就是良田一百亩。扬氏在郫县定居了,所以扬雄和司马相如一样,也成了地道的蜀人。后来两人都因辞赋文章扬名立万,成为蜀中的大文豪。

常璩的先祖是何时从北方迁徙入蜀的,因为缺少记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则是肯定的,从后汉至东晋,常氏在蜀地世代为官,已是江原有名的大家族。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说:“(江原县)郡西,渡大江,滨文井江,去郡一百二十里。有青城山,称江祠。安汉上下、朱邑出好麻、黄润细布,有羌筒盛。小亭有好稻田。东方常氏为大姓。文井〔江〕上有(守捉)〔常堤〕三十里,上有天马祠。”这段叙述,记载了常璩故里的情况,信息量非常丰富。据有的学者考证,江原小亭便是常璩出生的故里,其地点大约在今崇州怀远一带。

常璩自称常氏为大姓,可知常氏确实是江原的名门大族。常璩是很严谨的学者,不会夸大其词,也不会做虚假的记录。常璩这段记述应该是比较真实的情况。任乃强先生认为:“小亭亦乡名,即常璩故乡,故言之特详。‘有好稻田’,乡在县之西南方,属羊摩江溉灌区也。”小亭是乡名,东方可能是里名,“为常氏聚族所在”。这里土地肥沃,生产的稻谷非常优良,所以称为好稻田。常璩说到了常堤,也很重要。任乃强先生认为:“‘常堤’,即常氏堤,盖常氏合族所筑以捍卫其农田兼资引灌者。”常氏修筑之堤,因此称为“常堤”,当然是符合情理的事情。

关于常堤,《水经注》对此也有记述:“文井水又东径江原县(案:原,近刻讹作都),县滨文井江,江上有常氏堤,跨四十里(案:近刻作有长堤,堤跨四十里),有朱亭,亭南有青城山。”这是商务印书馆《水经注》版本的记载。岳麓书社《水经注》版本中的记载与此相同。而在王国维的校注本中,则与此有差异,将“常氏堤”说成了“长堤”。王国维为什么称为“长堤”,而不是“常氏堤”,没有注解,不得其详。商务印书馆的版本中,已经用按语的方式对此做了说明,指出这是近代刻印中的说法。可见“长堤”是近刻,并不准确。以前版本中说的是“常氏堤”,这才是和常璩《华阳国志》一致的记述。任乃强先生在校注《华阳国志》时,也引用了《水经注》原版中的记载,认为是常氏堤:“《水经注》云:‘县滨文井江。文井江上有常氏堤,跨四十里。有朱亭。’盖即所谓小亭也。”关于常堤上有天马祠,任乃强先生也做了考证,是因为当地河边牧马,有日行千里的良驹,死后葬于此处,所以立祠纪念。这也是当地比较有名的一个传说。常氏家族修筑了三十里(常璩说是三十里,《水经注》说是四十里)的堤坝,主要是为了防洪保护农田,同时也有利于灌溉,可见常氏家族拥有相当可观的田地。常氏作为当地的大姓,不仅拥有大量的田产,而且世代做官,这些都为常氏家族提供了充裕的经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