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杜润生(4)

杜润生(4)

书名:大国小康作者名:余玮本章字数:2098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51

中国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的背后

1981年6月29日,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的是非功过做出了正确结论,并完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班子的组建。新的中央领导班子主持工作后,针对国际国内形势,迅速着手进行农村改革。

7月18日,杜润生向国务院副总理、国家农委主任万里汇报农村工作时,万里对杜润生说,中央“75号文件”中的有些内容给极左的人和不实事求是的人撑了腰。比如说“我国多数地区集体经济是巩固的或比较巩固的”,农业改革在一些地区要突破人为障碍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万里提出,要考虑制订新的文件。

7月31日,胡耀邦阅批了一期《国内动态清样》,并对万里说:“我考虑今年九十月要再产生个农业问题指示,题目可叫‘关于搞好明年农业生产的几个问题’。请考虑是否叫农口同志先酝酿一下,如杜。再下去考察前,也可找他先谈一次。”

这年,杜润生组织了17个联合调查组,分赴15个省调查包产到户。来自安徽的调查组报告说:包产到户是“农村的曙光,中国的希望”。这一年全国有161万个生产队包产到户,占生产队总数的32。调查中许多农民的淳朴话语给杜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江苏的农民说:“不怕累,就怕捆。”石家庄一先进大队的农民说:“原来是把大家都拴在一个槽上,挤在一起吃那一点草料,管吃不管饱,自己找点东西吃都不让,只能一起饿肚子。”农民实践探索出来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产权形式,却久久得不到承认,这场观念的交锋,在当时中国产生的思想冲击,让杜润生回味悠长。

8月4日,胡耀邦找杜润生谈话,布置了文件起草工作,并特别提出了文件要写政策放宽问题。胡耀邦指出:我国农业从1978年以来的好转,主要得力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出台的加快农业发展的25条政策,要继续放宽政策。最后要求文件能于11月上旬提交中央拟召开的工作会议讨论。

9月上旬,国务院领导布置国家农委召开安徽、浙江、黑龙江、贵州等省农口负责人和滁县、嘉兴等地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就文件起草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会上,滁县和农业部的同志发生激烈争论。当时,全国各地“包产到户”的队已占32,争论的焦点集中在下一步该怎么办。一种主张是维持中央“75号文件”的框子,不再扩展;一种则主张只要农民愿意,就不要限制其发展。这一争论,涉及的深层次问题是“包产到户”究竟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10月4日至2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农村工作会议,各省主管农村工作的负责人都到会参加。其间,中央书记处在10月12日还专门接见了会议代表,一起讨论了文件草稿。文件草稿肯定了杜润生倡导的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

在讨论中,胡耀邦针对“包产到户”究竟姓什么的争论指出:现在有一个问题,文件需要讲清楚,这就是农村改革与“包产到户”,并未动摇农村集体经济。可是有些干部、群众总是用习惯语言,把改革说成是“分田单干”,这是不正确的。责任制用了“包”字,本身就说明不是“单干”。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坚持土地公有没有变,只是“包”给农民,而不是“分田”,这应向干部和群众进行宣传解释,说明我国农业坚持土地公有制是长期不变的,建立生产责任制也是长期不变的。最后,文件草稿由各省带回去,经过省里讨论,并根据各省意见进行修改定稿。

12月2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修改意见稿,并定名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当这个文件在中央政治局获得通过后,杜润生找到胡耀邦等人,建议将这个文件安排在1982年的元旦发出,成为新年的第一号文件,以便引起全党和全国重视。胡耀邦等人当即表示赞同,胡耀邦随后签发了这个文件。

于是,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了《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样,“中发[1982]1号”文件便诞生了,正式肯定了土地的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结束了对包产到户长达20多年的争论。

据杜润生回忆,一些中央领导起初不赞成包产到户。“一次,在甘肃召集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王任重会上又提反对包产到户,宣扬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报纸上也发表了。以后,王任重调离农业部,任中宣部部长。离任时,我俩恳谈了两个小时,最后他表示:作为过渡形式,他同意包产到户,前提还是应坚持集体化。他的认识此时已有变化,但已离开农口。”

“1982年这个文件的核心,是第一次以中央的名义取消了包产到户的禁区,尊重群众的选择,并宣布长期不变。文件的另一要点是尊重群众的选择,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允许群众自由选择。”杜润生回忆说,“这个文件报送给中央,邓小平看后说‘完全同意’。陈云看后叫秘书打来电话说:这是个好文件,可以得到干部和群众的拥护。”

这一文件的重大意义在于初步说明了“包产到户”不姓“资”,并强调要进一步注重放宽农村政策。当时农民称中央的“一号文件”好比让他们吃了一颗“顺心丸”。这个文件发布后,到11月统计,全国实行“双包”的生产队占到78.8。1982年的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加11.2。

当时,胡耀邦说:农村工作方面,每年搞一个战略性文件,下次还要排“一号”。于是,此后4年,每年元旦都发一个关于农村问题的中共中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