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寄家东鲁(1)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李白诗传作者名:叶何其本章字数:1737更新时间:2024-05-30 14:17:43

这些年,李白不是在流浪,就是在流浪的路上。许氏故去,那条牵着李白的线断了,风筝又要飘远了。李白重新踏上了流浪之路。

只是这次不像以前几次那样潇洒,他身边多了一双儿女,小姐弟只有几岁,一路上少不得争抢食物、玩具,哭哭啼啼,一会儿渴了,一会儿饿了,弄得李白整个行程不得安宁。白天大部分时候,两个孩子还是很高兴的,坐在车上,骑在马背,看着一路变化的风景,暂时忘记丧母之痛,咯咯笑个不停,让李白分外开心。

此情此景,多像三十多年前,小李白坐在马背的驮筐里,跟着父母辗转几千里,从西域回内地的情景。

李白不是个顾家的男人,儿女出生以来,他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儿女。古代人也不大主张父亲照顾儿女,总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照顾儿女是母亲的责任。然而这一路上,李白少不得要学着照顾两个孩子。

李白原先是无酒不欢的,为了一双儿女,他只好忍着酒瘾。李白的诗歌大都是在酒精刺激下创作的,如今带着儿女不敢喝酒,也作不出好诗来。

我们通常从李白的诗句中了解李白生平,这次迁徙途中李白没有诗句流传下来,我们不知他是沿着哪条路线去的东鲁,也不知他一个男人带着两个小孩子是怎样走那么长的路的。

李白带着一双儿女在东鲁安了家。

李白安家的地方,现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他安家于任城,另一种认为他安家于兖州。任城与兖州相距不远,都在今山东济宁市。

济宁在山东西南部,古代济水、泗水从附近流过。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凿运河,连通济水与泗水。济水连黄河,泗水连淮河,淮河通过运河邗沟连通长江,初次打通了南北水上交通大动脉,后来的隋唐大运河大致上沿着这个走向。

李白带着一双儿女移居于东鲁,首先是有地理位置上的考虑,从东鲁沿着大运河南下扬州、北上洛阳都很方便,从扬州很容易去金陵,从洛阳很容易去长安。这跟李白一家早年定居于四川江油有异曲同工之处。

从人文上来说,东鲁是儒家文化发源地,人文气息浓厚。

《旧唐书·李白传》说李白在任城安家的原因是“父为任城尉,因家焉”,这个说法不确切,范传正在李白碑文中说李白父亲“高卧云林,不求禄仕”,“不求禄仕”是客气的说法,就是一辈子没做官之意。

《旧唐书》中的李白之父,实则为李白六父。李白有一首《对雪奉饯任城六父秩满归京》的诗就能说明。

龙虎谢鞭策,鹓鸾不司晨。

君看海上鹤,何似笼中鹑。

独用天地心,浮云乃吾身。

虽将簪组狎,若与烟霞亲。

季父有英风,白眉超常伦。

一官即梦寐,脱屣归西秦。

窦公敞华筵,墨客尽来臻。

燕歌落胡雁,郢曲回阳春。

征马百度嘶,游车动行尘。

踌躇未忍去,恋此四座人。

饯离驻高驾,惜别空殷勤。

何时竹林下,更与步兵邻。

李白对这个六父的称呼有点特别,一是称之为“父”,而不是“叔”;二是没题上名字。李白对那些认来的叔辈,通常会称之为叔,在标题中题上名字,比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这个“叔”的名字是李云。从李白的称呼来看,这个六父好像跟他有血缘关系,有可能是李白的从叔,不大可能是李白的亲叔叔。如果李白父亲是逃归,他叔叔显然也不可能做官。

李白的诗中还有李幼成、李冽、李凝等几位从弟。李冽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载,是姑臧大房李防之子,与李白诗中的另一位弟李凝可能是兄弟。

姑臧是陇西李氏的一支,李白自称是陇西李氏,跟他们的关系比别人更亲近一些。

东鲁民风淳朴,李白在东鲁过得比较顺心,当然也有让他不开心的事。最让他不开心的事情就是他经常跟东鲁的腐儒发生思想观念上的矛盾。

东鲁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儒生特别多。

儒生跟儒生也是不一样的,像王阳明、曾国藩那样的儒生跟那些视野狭隘的老儒差异大了去了。前者把儒家思想用于实践,后者只是死钻儒家经典。

在东鲁的这些儒生之中,有些在儒家研究方面造诣很深;有些抱残守缺,一辈子埋头于书中寻章摘句。

这本也无所谓,一个人总得有点爱好,不能说哪个人资质不好,就不让他钻研某门学问。就像写诗,有些人没有李白的资质,他就是爱好诗歌,也不能剥夺他写诗的权利。

这些东鲁儒生跟李白在生活中难免有交集,墨守成规的乡间老儒与天资卓越的李白,谁也看不惯谁,谁也理解不了谁。

李白毫不客气地写诗挖苦他们,其中有一首《嘲鲁儒》。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