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漫漫回归路(2)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李白诗传作者名:叶何其本章字数:1831更新时间:2024-05-30 14:17:29

唐诗之中,唯有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可与之相比。王昌龄的诗句更凝练,李白的诗句更细腻,更有画面感与音乐性。

李白此诗虽然写到玉门关,诗中的“玉门关”与“天山”“白登”“青海”却都是象征性的地理名词,在诗中一掠而过,主题是月下的征夫与思妇。想来是玉门关没有给少年李白留下深刻印象,他写不出细节吧。

小李白坐在驮筐里,跟着父亲往前走,他们从玉门关向东走了近两千里,来到了陇西郡。李客很激动,他从马背上回过头,对坐在驮筐里的儿子说:“儿子,这里是陇西,这是咱们的郡望。你记住了,别人问我们是哪里人,我们就说是陇西人。汉朝的时候,这里出过一位大英雄李广,他射箭很厉害,一箭能射进石头里。”他给儿子比画了一个射箭的姿势,儿子也学着他比画了一下,父子两人都笑了。

李客说:“可惜李广运气不好,一生没有封侯,不过他的后代很厉害,西凉王就是他的后代,我们是西凉王的后代,唐朝皇帝也是西凉王的后代。”

小李白说:“爹爹,那我们也是李广的后代?”

李客说:“是的,我们是李广的后代。”

小李白说:“我记住了,我们是陇西人,我们是李广的后代,也是西凉王的后代,唐朝皇帝也是西凉王后代。”

父亲摸摸他的头说:“是的,孩子。”

他们走过陇西郡,李客没有带着家人走向大唐国都长安,而是向西南走去。他们走了几百里,一座大山挡住去路。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挡住他们去路的是秦岭。秦岭像一座屏障,挡住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南下的道路。韩愈被贬到潮州,过蓝关,走向东南。那些去巴蜀地区的人走的路比韩愈走的路还要难走上十倍,他们翻过一座座山,到汉中;再翻过一座座山,才能到巴蜀。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几千年以来,在这深山里,无数人探索外出的路,有人摔死在悬崖绝壁下,有人迷路饿死在群山中,有人被毒蛇猛兽吞噬,不知多少人付出生命代价,才蹚出几条勉强可以通行的小路。

那些勇敢的石匠们在腰里拴上绳子,吊挂在悬崖绝壁间,用凿子一下一下凿出一个个坑洞,插上木棒,铺上木板,连成一条蛇一样盘旋在山腰的路。人走在上面,一手拉着马,一手扶着绝壁,向上看绝壁似要压下来,向下看深涧不见底,让人两腿发抖,心生寒意。

进入汉中有四条路,自西向东依次是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时光久远,我们不知道李白一家走的哪条路,他们从西而来,很可能走陈仓道或褒斜道。陈仓道从陕西宝鸡陈仓开始,途中要翻过秦岭上的大散关。褒斜道是沿着褒河与斜河河谷走向的一条路,当年诸葛亮最后一次伐魏走的就是这条路,最终他病死在褒斜道尽头的五丈原。

李白一家又或许走的是另一条入蜀之道——祁山道。

祁山道很特别,它的出口在陇南,安史之乱的时候,杜甫沿着这条路逃到蜀中,诸葛亮“六出祁山”也发生在这里。走祁山道,中间要翻越祁山、青泥岭两座险峰。读过李白《蜀道难》的人会记得这几句诗:“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记载:“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

李白写的青泥岭与前面的玉门关不一样。玉门关没有细节,只是个符号。青泥岭有细节,有感受,要么李白走过这条路,要么李白的家人走过这条路,他们向李白绘声绘色讲过此处地形及翻越时的感受。

李白一家终于来到汉中,稍作歇息,他们还要翻越一座座山才能入蜀。

从汉中入蜀也有四条路。李白一家入蜀走的应该是金牛道。李白诗句“剑阁峥嵘而崔嵬”说的剑阁就在金牛道上。当年诸葛亮北伐,在大剑山与小剑山的中断处凿石架空为路,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上面筑阁,谓之剑阁。

如果李白一家走祁山道,可以不走金牛道,而从阴平小道入蜀。阴平小道是三国时期邓艾灭蜀时,因为无法突破剑门关,只好从荒无人烟的群山中开辟出来的一条小路。

每条入蜀的路都充满艰难险阻,每条路上都有无数故事。

李客一家来到蜀中后,在剑南道绵州昌隆住了下来。这是个奇妙的地方,山川秀美,人文昌盛,既幽僻安静,又靠近交通要道,两条入蜀通道金牛道和阴平小道都在附近。沿金牛道南下,直达成都;沿金牛道北上,从陈仓道、褒斜道、子午道中的任何一条道出去,都可以直奔长安。走阴平小道,再走祁山道,出去就是今天的甘肃天水,继续向西,过玉门关,就是西域。

这里既与世隔绝,又四通八达。对于逃归内地的李客一家来说,这真是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这里,是今天的四川省江油市,是李白记忆开始的地方,是他诗里永远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