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后金崛起与朝贡体系崩裂

书名: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作者名:袁灿兴本章字数:3210更新时间:2024-05-25 16:07:46

满洲人的祖先有着不同的称谓,商周时称“肃慎”,战国时称“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时写作“靺鞨”,辽代时始称女真人。女真称谓,一直延续到明崇祯八年,此年皇太极宣布废除女真、诸申等各种称谓,统一改称“满珠”。“以国书考之,满洲本作满珠,二字皆平读”,此后又演变为满洲之称。

《大明一统志》“女直”条目下载:“女直: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北海。”明代女真分为三大部,分别是建州、海西和东海,各部又分为若干小部,各不相属,互相征伐。

建州女真部的首领王杲实力最强,桀骜不驯,屡屡犯边。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父亲塔克世依附于王杲,双方结下了政治婚姻。努尔哈赤十岁时丧母,继母对他也不好,努尔哈赤时常到王杲家中去生活,与外祖父感情深厚。后来觉昌安、塔克世背叛了王杲,投靠了大明王朝。觉昌安、塔克世父子时而投靠明军,时而背叛,辽东总兵李成梁对其很不放心,就将努尔哈赤留在了家中,作为人质。

十六岁时,努尔哈赤结束了人质生活,返回建州。在继母的唆使下,父亲与他分家。据说他分家后生活很是艰难,不得不入山采人参、松子之类,运到抚顺贩卖,以维持生计。努尔哈赤没多久就投奔了外祖父王杲,在外祖父羽翼之下,衣食总能无忧。

王杲不时出兵与明军作战,成为大明王朝的外患。万历二年,辽东总兵李成梁出动大兵围剿王杲。王杲守卫的古勒城被攻破,王杲侥幸逃脱。此次战役中,正在王杲家中生活的努尔哈赤与其弟弟一起被俘。说起来,努尔哈赤与李成梁也是老熟人了。作为俘虏的努尔哈赤的表现是:“抱成梁马足请死。”请死是假,乞活是真。李成梁动了情,“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

在李成梁家中,努尔哈赤获得了教育机会,能读书识字。

万历三年春,王杲带领部众四处劫掠,被明军围剿,王杲侥幸逃脱。明军悬赏重金,以求抓住王杲。觉昌安、塔克世站在了明军一方,多次为明军带路,以求抓住王杲。塔克世最为卖力,担任向导,出奇兵,往返八日,擒获了王杲。王杲被擒获后,在李成梁帐下的努尔哈赤,目睹了外祖父的悲惨状况。可他此时自身难保,只能隐忍不发,更加卖力地做事。王杲被送到北京后,于万历三年被凌迟处死。塔克世、觉昌安在擒获王杲中的巨大作用,改善了努尔哈赤的处境。万历五年,十九岁的努尔哈赤结束了俘虏生活,再次返回了建州。

努尔哈赤返回建州后,入赘佟佳氏,做了个上门女婿。佟佳氏世代经商,富甲一方。婚后,努尔哈赤一度曾到李成梁帐下从军,四处征战,提高了自己的军事素养,为未来的征战打下了军事基础。

万历十年,努尔哈赤从李成梁身边离开。这一走,努尔哈赤反而开创出了新的局面。万历十一年,李成梁领兵围攻王杲的儿子阿台。阿台之妻是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的孙女,觉昌安与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同赴古勒城,试图劝降阿台,不想却被杀。觉昌安、塔克世二人之死,扑朔迷离,有说法认为,李成梁于此战之中,乘乱杀掉二人,以除后患。李成梁有所愧疚,将塔克世的土地、人马等交由努尔哈赤继承,又让努尔哈赤承袭建州左卫指挥使的官职。

经过不断征战,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在崛起的过程中,努尔哈赤利用明廷的朝贡体系,先后七次入京朝贡。努尔哈赤或是亲自赴北京朝贡,或是遣使入贡,通过朝贡贸易,获得所需的各类物资,同时也一窥明廷虚实。通过明廷的封赏,努尔哈赤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借此蚕食、吞并其他各部。

万历三十六年,努尔哈赤与明边将立碑划界,从此自称为国。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御八角殿称汗,建元天命,沿用“金”为国号,史称后金。后金的出现,极大地冲击了明廷的朝贡体系,是明廷所不能容忍的。明廷调动各路大兵,加以围剿。万历四十七年,在萨尔浒之战中,后金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连灭三路明军,取得大胜,此后在辽东占据战场主动权。

在东北亚的战略格局中,后金除了面对明廷这个庞然大物,在左右两翼,还面临着朝鲜的存在与蒙古的威胁。

萨尔浒之战中,朝鲜出兵协助明军作战,但明军溃败,朝鲜军兵多有被俘者。战后努尔哈赤对朝鲜示好,给被俘的朝鲜将士以优待,释放朝鲜降卒。此战之后,朝鲜对明廷出兵助战的请求,一直加以婉拒。对后金,朝鲜一直认为属于蛮夷,不齿于为伍。随着后金不断取得战绩,朝鲜也不得不重新审视后金,以求通和息兵,各守封疆。在后金的持续压力下,1622年,朝鲜国王光海君遣使奉国书出使后金,这是对以明廷为中心的华夷天下的重创。蛮夷依靠武力崛起,就能获得承认,而作为天下共主的明廷,则在战场上不断处于被动之中。

朝鲜对后金的态度是消极的,以避战为主;而蒙古林丹汗对后金的态度是积极的,行动是消极的。明廷在与后金交战失利后,以重金收买蒙古各部,诱其攻击后金,即“西虏制东夷”。林丹汗是明王朝的重点拉拢对象,所得赏赐最多。后金出兵进攻广宁时,年纪轻轻的林丹汗向努尔哈赤发出警告,称将派兵钳制,结果却未派一兵一卒。林丹汗是蒙古各部名义上的共主,具有号召力,但为人短视,贪图钱货。1626年,林丹汗坐视后金攻打喀尔喀各部,又乘乱打劫,抢夺牧场,“从者养之,拒者杀之”,让蒙古各部心寒,导致众叛亲离。

天启元年,后金攻下沈阳、辽阳,迁都辽阳。后金在与明廷的战争中,一直保持着主动,直到天启六年,努尔哈赤在宁远城下受挫。天主教徒孙元化协助袁崇焕守宁远,修筑西式炮台,运用红夷大炮。孙元化所修炮台,“门角两台,攒对横击”,发挥交叉火力,立下大功。宁远之战后不久,努尔哈赤去世,临死前嘱咐诸子:“先抢江东,以除根本之忧,次犯山海关、宁远等城。”据此战略,后金以“议和”麻痹明廷,腾出兵力,消除两翼威胁。

虽然朝鲜迫于武力,与后金交往,但对后金仍持鄙夷态度,称之为“奴酋”“犬羊”之类。1623年,原先对明廷、后金采取灵活态度,保持中立的朝鲜国王光海君被废,仁祖李倧上台。其对后金态度强硬,使后金的战略格局发生改变。1627年,皇太极对朝鲜发动征伐,史称“丁卯之役”。其战略目标是,若能将朝鲜占领,则并取之;如果不能占领,则加以讨伐,瓦解明廷与朝鲜的结盟,同时攻击在朝鲜境内的毛文龙所部。开战之后,朝鲜一败涂地,与后金达成和议,双方结成兄弟之国,后金为兄,朝鲜为弟,双方互市贸易。此后后金通过朝鲜,获得了早先被明廷所禁的各类物资。

在后金发动对朝鲜的“丁卯之役”之时,蒙古察哈尔部与明廷盟誓,配合明廷出兵辽东,不想后金击溃朝鲜,迅速回师。此后皇太极遣兵,四次征讨林丹汗。林丹汗屡战屡败,率部西逃青海。林丹汗到了青海后,预备领兵进入西藏,但突然得病死亡,未能入藏。明廷与后金对林丹汗的评价都极低,认为他“贪财物,无远志”,乃至于将林丹汗鄙称为“憨”。

林丹汗去世对时局具有一定影响。林丹汗是黄金家族的直系后裔,是蒙古各部名义上的共主。林丹汗去世之后,其子向后金投降,献上元朝的传国玉玺,这标志着后金统一了漠南蒙古各部。明崇祯九年正月,漠南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贝勒向后金朝贡,在沈阳共同承认皇太极继承蒙古可汗大统,奉上博克达·彻辰汗尊号。此年四月,皇太极称帝,国号为大清。随着林丹汗的去世,蒙古各部归顺后金,使明廷在东北亚的战略格局更为被动。皇太极击溃林丹汗后,控制漠南蒙古各部,增强了后金的实力,打破了明廷“西虏制东夷”战略。此后后金通过联姻等措施,保持对蒙古各部的控制,经略天下,这也成为有清一代的基本战略。

崇祯九年十一月,皇太极以“朝鲜败盟逆命”为由,发兵讨伐,接连击溃朝鲜军。朝鲜国王李倧逃至南汉山城,“势穷情迫”,不得不称臣请罪。李倧亲至皇太极面前伏地请罪,交出长子、次子作为人质,此后朝鲜成为清朝藩属国。明廷的朝贡秩序,发生重大转变。

清除了左右翼的威胁之后,皇太极不再对明“议和”,集中全力对明廷发动进攻。从地域格局上而言,后金获得辽阔的蒙古草原,可以利用骑兵机动,绕过山海关长城一线,从西部地区深入明廷,予明廷打击。后金多次借道蒙古,深入关内各地,劫掠人口与各类资源,迫使在辽东地区的明军不得不回师援救,疲于奔命,处处受敌,时时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