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从日本到中国的陆若汉

书名: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作者名:袁灿兴本章字数:4280更新时间:2024-05-25 16:07:38

利玛窦去世之后,更多的耶稣会传教士进入中国,在华传教事业有了一定突破。南京、北京、杭州、南昌、上海、山西、陕西等地涌现出了一批天主教徒,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天主教在华传教,仍然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

就内部而言,天主教中,保守派认为利玛窦等在华对中国礼俗的让步,是极大错误。就外部而言,天主教受到中国士人及僧侣们的反对,各地开始出现教案,传教士被殴打驱逐。利玛窦去世后,主持中国教会事务的龙华民,一改往日低调的传教风格,“其徒自夸风土人物远胜中华”,公开批评儒佛道。往日利玛窦走上层传教路线,被证明极为成功,但龙华民在韶州传教时主张:“从高官大员开始而乡下愚夫愚妇,都应该劝他们信教”,结果引发与普通民众的冲突。

在中国文士阶层看来,传教士实在充满了神秘,具有邪恶之感。明廷禁止民间观测天象,制造天文器械,而传教士则精通此道。《大明律》中,严禁私家告天,书符咒水,隐藏图像,烧香集众,夜聚晓散。天主教的仪式之中,有洒圣水、圣油等内容,聚男女于一室,这也引起时人警惕,认为是邪术聚众,蛊惑民心。而天主教的“天主”二字也引发了麻烦,“三代之隆也,临诸侯曰‘天王’,君天下曰‘天子’。本朝稽古定制,每诏告之下,皆曰‘奉天’,而彼夷诡称‘天主’,若将驾轶其上者。然使愚民玄惑,何所适从?”

万历四十四年七月,南京礼部侍郎沈榷,以“妄称天主教,煽惑人民”等为由,在南京逮捕王丰肃、谢务禄等传教士及天主教徒。此案发生后,徐光启出面加以辩护。八月,沈榷又逮捕八人,认为他们是邪党,“潜搭窝棚,私行刻刊,四处投递”。虽然徐光启再三陈述,天主教可以补益王化,左右儒术,救正佛法,万历帝还是下令,将在北京的庞迪我、熊三拔,在南京的王丰肃、谢务禄,解出两京,不准在内地逗留。

随后的战局与朝局的发展,为天主教在华传教又开启了大门。就朝局而言,天启元年,方从哲致仕,叶向高担任内阁首辅,他对天主教态度比较宽松,徐光启、李之藻陆续复出。就战局而言,天启年间,明军在关外屡遭败绩,而后金通过俘获的明军,掌握了被视为国之重器的火炮,这让明廷上下十分忧虑。

此番复出之后,李之藻、徐光启先后上书,建议前往澳门购买火炮。天启元年,明廷遣张焘、孙学诗前往澳门,商议购炮事宜。天启三年四月初三,张焘率夷目七名、通事一名、傔伴十六名携炮抵达北京。葡萄牙雇佣兵的到来,让天启帝很是欣喜,特命设宴款待。葡萄牙人在京师教授操炮技术约半年,其间有葡萄牙雇佣兵在试放大炮时被炸死。通政使何乔远为葡萄牙兵若翰哥里亚撰写墓志铭:“视此翰哥,如山比蚊,彼生而殄,此殁而闻,遥遥西极,洸洸忠魂。”

西洋大炮的引进,使明军在作战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使传教士改善了境遇,传教士可以光明正大地在中国传教。崇祯元年,明廷再次从澳门购买火炮,招募葡萄牙炮手。崇祯二年二月,澳门“谨选大铜铳三门,大铁铳七门,并鹰嘴护铳三十门”,运送入京。此次随同葡萄牙人入京的,有充满传奇色彩的传教士陆若汉、统领公沙的西劳等。

陆若汉一生充满传奇,他出生在葡萄牙中部的乡村,此地农民朴实强壮,性格倔强。陆若汉是个孤儿,少年时代,恰逢耶稣会将很多孤儿送到东方,作为传教士的助手与侍从。十几岁时,陆若汉随耶稣会东方巡视员范礼安一起,前往东方。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海上航行,于1575年抵达果阿,在此休整之后,前往日本。

1577年,陆若汉随同耶稣会传教士一起抵达日本长崎。自沙勿略在日本开拓之后,传教士在日本取得了成效,得到织田信长的支持,在京都修建了南蛮寺。抵达日本的第二年,陆若汉前往京都,目睹了天皇衰败,住在破旧的宫殿中,过着清苦的生活。范礼安要求传教士掌握日语,依照日本风俗生活,为此在日本创设了神学院。将近二十岁的陆若汉,在异国他乡获得了系统教育的机会,于神学知识、科学知识之外,更熟练掌握了日语。

1591年,陆若汉随范礼安前往聚乐第拜会丰臣秀吉,并全程充当翻译。多年之后,陆若汉回忆起当时宴会的繁华盛景,不胜慨叹。陆若汉深受丰臣秀吉赏识,被留下来充当翻译,负责耶稣会与丰臣秀吉之间的沟通。陆若汉与丰臣秀吉保持了良好关系,被视为挚友,乃至丰臣秀吉在去世之前,还特意召见陆若汉,予以厚赐。

丰臣秀吉死后,在关原之战中德川家康胜出,与耶稣会关系良好的石田三成、小西行长及一名天主教大名被处死。德川家康胜出之后,对耶稣会传教士表现出的善意,让担忧遭到报复的传教士觉得不可思议。陆若汉前去拜会时,德川家康隆重地加以款待。此后,陆若汉与德川家康保持了良好关系,甚至被指定为德川家康的贸易代理人,长崎的葡萄牙商人都要通过陆若汉来进行贸易。

1610年,在日本生活了三十三年的陆若汉被驱逐至澳门。至于被驱逐的原因,一说是因为与贵族女性的暧昧关系,另一说则是其长期把持贸易,招致日本官员痛恨。陆若汉被驱逐,标志着耶稣会与德川幕府的“蜜月”结束。1612年,德川幕府颁发禁教令,在幕府领地禁教。1614年,幕府在日本全国禁教。

陆若汉担任澳门耶稣会司库助理或司库,为被从日本驱逐的传教士们募集款项,安排好生活。此外,陆若汉每年夏季还要随葡萄牙商人前往广州,参加贸易。1613年,陆若汉秘密深入中国内地,前后长达两年,曾至南京、北京等地考察。在北京时,陆若汉见过徐光启和李之藻,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他在军事上的观点影响到了二人。对于利玛窦适应中国文化风俗的传教政策,陆若汉则大力反对。之后,陆若汉返回澳门,作为葡萄牙在中国的贸易代表,每年前往广州贸易,交涉处理各类纠纷。

崇祯元年,六十七岁的陆若汉加入葡萄牙人远征队,护送火炮前往北京。公沙的西劳在澳门已有二十余年,具有军事才华,熟悉中国事务,故而被选为统领。远征队从广东路过时,当地官员给全队人员赠送了银子与丝绸衣服。途经徐州时,远征队缺乏川资,徐州知州韩云是天主教徒,捐助二百金壮行。陆若汉特意留下书信一封及火绳铳一门,表示感谢。

崇祯二年十月初二,远征队抵达山东济宁,被明廷催促快速北上。此年皇太极亲率大军,绕过宁锦防线,取道蒙古,进逼北京。远征队所送大炮未至,徐光启建议任用耶稣会传教士龙华民、邓玉函守城,认为二人虽不通军事,但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可以帮助守城。

十一月二十三日,远征队行至涿州,得知北京被围。十二月初一,葡萄牙炮手护送火炮,行至琉璃河,得知良乡已被攻破,紧急退回涿州。返回路上,炮车轮辐损坏,大铳几至不保。此时涿州城内外,士民咸思逃亡南方。知州陆燧、旧辅冯铨一力担当,将撤回的火炮分布城上,演放火炮,昼夜防御;有此等犀利火器守城,人心稍安,“奴虏闻知,离涿二十里,不敢南下”。此番作战火炮奏功,战后留下四门大铳防守涿州,另外六门大铳,送入京师。远征队再次上路,前往北京。

崇祯三年正月初三,远征队抵达北京,“帝以澳夷陆若汉等远道输诚,施设火器,藉扬威武,鼓励宜加,命有司赐以银币”。葡萄牙雇佣兵入京后,立刻投入到训练明军的工作中,成效显著。陆若汉、公沙的西劳建议,再招募三百至四百名葡萄牙军人,配以全套武器装备,用为前驱,佐以火炮,可奏奇效,不过二年可以恢复全辽。徐光启对此也是大为心动,上奏请求由自己与陆若汉同往澳门,招募将卒、采购枪炮,训练出一批精兵,则数年国耻,一朝可雪也。

崇祯帝批示,徐光启不必亲自前往澳门,由陆若汉去招募即可。高龄的陆若汉不辞辛劳,当即南下,前往澳门招兵买马。此年六月,天主教徒孙元化巡抚登莱东江,公沙的西劳等葡萄牙兵划归其指挥。

陆若汉在澳门招募的葡萄牙军人,人数在三百至四百名之间。远征军越过梅岭隘口,进入江西,抵达南昌时,突然遭到变数。广东地方上的商人对此次葡萄牙人前往北方助战,很是担忧;一旦葡萄牙人在北方取得战绩,皇帝开恩,此后葡萄牙人将可以越过广东,直接与整个大明贸易,这必将动摇广东与葡萄牙人贸易所带来的利润。广东香山人卢兆龙正担任礼部给事中,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言人,他接连上奏,反对葡萄牙人北上。此时恰逢后金军队撤走,局面看起来得以缓和,崇祯帝被说动,遣使者至南昌下旨,令远征军返回澳门。因为澳门新献军火一批,大部撤回之后,陆若汉及少部分人得以继续北上。

因为地方利益的牵绊,因为皇帝的短视,大明王朝就这样错过了一次采用西方军事技术,进行大规模武装的机会,直至最后覆灭。

崇祯四年二月,登莱巡抚孙元化因坚持使用葡萄牙兵,遭到卢兆龙弹劾。卢兆龙在奏疏中认为:“数万貔貅,尽可训练,何必借力于远人?盔甲枪牌,必有给造,安在重惜比火器?”荒唐滑稽的卢兆龙,当大明几十万大军被摧枯拉朽击溃时,还在蒙住双眼,大谈使用盔甲枪牌;还在诛心,大谈“澳夷之蓄谋不轨”;还在发出惊恐之论,一旦葡萄牙人“反戈相向,元化之肉,恐不足食也”。就是这样的人物,当日被视为刚正不阿、正气凛然,被崇祯帝描述为“刚大精神、直方气骨”,千古之下,兆龙之肉,恐不足食。

广州府推官颜俊彦受命,追缴葡萄牙人所用饷银。为了追缴银两,广东官方将葡萄牙人通事扣下,另外扣留了前来广州贸易的葡萄牙船只。为了此笔银两,广东地方官员与在澳门的葡萄牙人关系紧张,又引发了后来的一系列波澜。此事闹到北京,崇祯帝也觉得面上无光,是自己让陆若汉去招募葡萄牙人,之后不要人家来了,现在却追着要钱,实在说不过去,遂下令免除追索银两。

陆若汉及其他若干人仍继续北上入都,并由北京而往登州,协助明军将领孙元化训练炮手。孙元化是天主教徒,以军功荣升登莱巡抚。因为清军围攻大凌河,困住明军祖大寿部,孙元化遣孔有德领兵前去增援。孔有德领兵行至吴桥,发动兵变,回攻登州。在登州的葡萄牙雇佣兵及陆若汉等,都投入到守城战之中。

明军与葡萄牙人在一个月时间内,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包围的叛军出现了很多死伤。一日,公沙的西劳在城上,一手执灯,一手向叛军发炮,被叛军放箭射中心胸处,次日身死。登州城被困日久,城中有士兵将城门打开,放入叛军。七十一岁的陆若汉带领尚存的十二名葡萄牙雇佣兵,乘着夜色从城墙跳到雪地上,于雪中逃亡,回到北京。

登州兵变,对大明王朝是一场致命的打击。孙元化、陆若汉费尽精力训练的明军炮兵官兵,随着孔有德、耿仲明叛变,流到皇太极手下,极大地提高了后金军队在火炮上的技术。此后面对明军的坚城,后金不再是望城兴叹。而孙元化被杀,葡萄牙炮队覆灭,使明军一直视为国之屏障的火炮技术急剧下降。

崇祯五年四月丙子,兵部尚书熊明遇上疏,列出了战死、战伤的葡萄牙雇佣兵情况:“公沙的、鲁未略等十二名捐躯殉难,以重伤获全者十五名。”明廷追赠公沙的西劳参将,副统领鲁未略游击,铳师拂郎亚兰达守备官衔,其他战死者追赠把总衔,各赏银十两给其妻孥,由陆若汉带回澳门转赠。陆若汉返回澳门后,募军之事未成,于崇祯七年病逝,葬于澳门青洲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