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迁都北京与永乐亲征

书名:朝贡、战争与贸易:大航海时代的明朝作者名:袁灿兴本章字数:3457更新时间:2024-05-25 16:07:05

明军北伐,于元至正二十八年三月攻下汴梁。四月,朱元璋亲自前去汴梁,考察是否适合未来迁都于此。洪武元年八月,朱元璋再次前往汴梁巡视。曾经繁华无比的汴梁经过了多年战争,已经破败不堪,且是四面受敌之地,最终被放弃。放弃汴梁,还有经济上的考量;在南京建都,可就近利用江南财富来供给朝廷开销,不必长途转运,节省无数民力。

之后朱元璋以应天为南京,另以临濠为中都。朱元璋建设中都的理由是:“临濠则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朱元璋在中都进行了规模浩大的工程,修建城市宫阙。但洪武八年,朱元璋巡视中都之后,很不满意,以“役重伤人”为由,下令停工。

定都南京,存在的问题是与中原距离较远,对各类突发事件应对较慢,而中原乃是天下战略的根本所在。洪武六年,朱元璋曾云:“朕今新造国家,建邦设都于江左,然去中原颇远,控制良难。”后来御史胡子祺一度上疏,请迁都关中,“举天下莫关中若也”。朱元璋一度考虑以洛阳或者西安为都,都未曾实现。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遣太子朱标巡视关、洛。朱标欲定都洛阳,归而献图。但朱标不久病死,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朱元璋,再也无心迁都。

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皇位。永乐元年正月,朱棣将龙兴之地北平改称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设北京行部、北京留守行后军都督府、北京国子监等机构,分掌军政事务。永乐七年,朱棣由南京返回北京,此期间在北京选定了陵寝所在,这清晰表明他将迁都北京。永乐十一年,朱棣再回北京,铸中央各部门印,将徐皇后安葬于长陵,在北京举行会试、殿试,都昭示着迁都已是确凿。永乐十八年十一月初四,朱棣颁布迁都诏。永乐十九年元旦,朱棣正式迁都北京。

明人丘濬精辟地指出,朱棣迁都北京乃天下万世之大势:“盖天下财赋出于东南,而金陵为其会;戎马盛于西北,而金台为其枢。”用东南之财赋,统西北之戎马,对付不时出击的游牧部落,稳固天下,乃此后明廷的战略中心。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他们没有固定的居住地,通过迁徙游牧为生。他们全民精于骑射,勇猛彪悍,平时以畜牧狩猎为生,当靠畜牧狩猎不能维持生存时,便发动战争,通过掠夺来获取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比之于农耕民族在土地上的固着性,游牧民族在军事上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游牧民族具有强大的军事动员机制。游牧民族每日的生活、劳作,都离不开骑马射猎,这种生活本身就带有军事性质,使得游牧民族具有更高的军事素质。其次,游牧民族具有更强的求生欲望。农耕民族依赖于气候、地理之厚,在各般自然灾难之下,会有痛苦的记忆,但这对整个族群并不是致命性的打击。一次次自然灾害留下痛苦回忆之后,农耕民族又再次顽强地从土地上兴起。处于草原之中的游牧部落,对自然的依赖度,比之于农耕民族更甚,自然界条件的恶化,天象的变幻无常,带来的常是整个部落的灭顶之灾,之后再无喘息之机。故而危机来临时,游牧民族常以战争的方式,通过对农耕民族的征战来解脱危机。再次,游牧民族的流动性,使得它在军事上有着极强的机动性。在火器改变战争形态之前,拥有机动性的一方,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它可以选择最佳的地点,通过快速机动而加以突破。游牧部落通过劫掠,获得所需要的各种资源,当实力强劲时,更可与中原王朝一较高下,争夺天下。

中国历史上,一个个游牧民族走上历史舞台,一次次向中原王朝发起挑战。面对游牧民族的袭扰,若是当时的皇帝久经战阵,且以开拓疆土为乐事,如汉高祖、唐太宗等,自然是长驱出塞外、饮马贺兰山了。逢到国势昌隆,内部安定之时,对游牧民族用兵,也可满足帝王们彰显武功的情怀。朱棣以开疆拓土为乐事,又逢国势昌隆,内部安定,自然要彰显武功,对蒙古各部用兵了。

在永乐朝初期,蒙古主要分为三部,兀良哈部活跃在辽河、西辽河、老哈河流域,鞑靼部活动在鄂嫩河、克鲁伦河及贝尔湖一带,瓦剌部主要在科布多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及其以南的准噶尔盆地。在靖难之役时,兀良哈部站在朱棣一方,立下功劳,此后与明廷一直保持良好关系。

鞑靼部与瓦剌部彼此争雄,不时爆发军事冲突。瓦剌与鞑靼互相厮杀,明廷自然乐见,不时还遣使至各部,加以招抚。瓦剌态度较好,永乐六年十月,瓦剌部马哈木遣人贡马,请印信封爵。明廷封马哈木为特进金紫光禄大夫。至于鞑靼部,本雅失里丝毫不理朱棣的示好,乃至杀掉招抚使者郭骥。永乐七年,朱棣以丘福为征虏大将军,征讨鞑靼部。八月,丘福兵至鞑靼,扔下大军主力,率千余骑兵先行,轻敌冒进,被俘遇害。

丘福败亡,使朱棣大怒,朱棣决定御驾亲征。永乐八年,朱棣率五十万大军,由京师出发,经居庸关、宣府、兴和,深入草原。本雅失里率军西逃,朱棣一路追赶,在石勒喀河附近击败本雅失里。此后朱棣又于永乐十二年、二十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进行了四次北征。

军事行动之外,在政治经济上,朱棣也全面出击,消除草原部落对中原的影响。朱棣对草原各部采取分化瓦解政策,专门攻打试图建立汗廷,称霸草原的一方,同时在政治上扶持实力较弱的一方,并在经济上允许其与明朝贸易。草原与中原贸易内容广泛,中原提供衣料、铁釜、米、盐、茶,草原则出产马匹、各类皮毛等物。

朱棣持续打击草原部落,分化乃至瓦解了草原部落,影响当时及后世。经过朱棣的出击,彻底终结了蒙古称霸的时代。朱棣之后,曾经雄霸欧亚大陆,卷起无数风暴的蒙古游牧民族,再无往日之辉煌。后世历史上,也曾涌现出光芒万丈的枭雄,如也先、俺答汗、噶尔丹,称霸草原,威胁中原,奈何都是昙花一现,再也无法重振往日祖先们的辉煌。

朱元璋驱逐北元之后,亦将北元视为中国传统王朝的正统,由元至明,乃是天命所归,符合王朝轮替。也正因此,朱元璋一方面视北元为最大的威胁,不断加以打击;另一方面则持续不断加以招抚,试图让这王朝承袭的大戏,略带些温情。

朱棣迁都北京之布局,则可以视为是继承元帝国的雄心,亦是正统王朝之表征。而元朝是外向的帝国,而非封闭的帝国,它影响着欧亚大陆。朱棣时期的大明,在陆地与海洋,都是对外开放的。朱棣遣出的一个个使团,奔走在欧亚大陆上,更有郑和在海洋上的远航,向世界发出大明的声音。朱棣营造了以大明为中心的朝贡体系,这个体系大体上是稳定的。在大明王朝的历史上,哪怕有也先在土木堡俘获明英宗,俺答汗兵临北京城下,也无法颠覆大明王朝。

在朝贡体系之中,朱棣对于遥远的白山黑水之间活跃着的女真,也倾注了较多关注。在登基之后,朱棣即遣使至辽东,试图与女真建立起关系。奴儿干在元朝时被称作“弩而哥”,乃山川秀丽之意。元际曾在奴儿干地方设立东征元帅府,镇守黑龙江口及库页岛等广阔地域。东征元帅府地理偏僻,但有特产如貂鼠、水獭、海狗皮等,乃是贡品。

在设置辽东都指挥使司之后,朱元璋遣使深入白山黑水之间,招抚女真各部。女真各部纷纷来贡,归附大明。永乐元年,朱棣遣邢枢偕同知县张斌,往谕奴儿干,至吉烈迷诸部招抚之,于是海西女真、建州女真、野人女真诸酋长纷纷来附。

建州女真以浑河流域为中心,东达长白山东麓和北麓,南抵鸭绿江边。海西女真分布于开原边外,辉发河流域,北至松花江中游大曲折处。野人女真活动在松花江中游以下,迄黑龙江流域,东达海岸一带。女真各部首领随同邢枢返回京师,朱棣趁机设置奴儿干卫,对各部进行招抚管理。

永乐九年,朱棣令设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统属其众,岁贡海青等物,仍设狗站递送”。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管辖范围极广,包含了今黑龙江流域,以及苦夷岛、贝尔湖等地。永乐年间,太监亦失哈先后多次巡视奴儿干,宣告大明对此地的统治。亦失哈本属海西女真,在战争中被明军俘获,入宫成了太监。永乐九年,亦失哈第一次巡视奴儿干,“赐以衣服,赏以布钞”,令各部首领收集民众,自相统属。

永乐十年冬,亦失哈第二次巡视,携带大量物资赏赉,自海西抵奴儿干及海外苦夷岛,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此次巡视,亦失哈在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所在地的江边建永宁寺。

宣德年间,亦失哈先后三次巡视奴儿干。其中宣德七年,亦失哈率官军两千,巨舟五十,再至奴儿干。此次巡视,民皆如故,只是永宁寺已破毁,亦失哈重建永宁寺,对当地民众“仍宴以酒食,给以布物”。

明初与女真各部之间建立的良好关系,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改变。宣德十年,因为刘清、阮尧民偷捕海东青,杀害女真人,引发女真人报复,发动对明军袭击。正统四年,明廷限制入贡的女真使团人数与贡物,导致女真部收入锐减,引发不满。而对明廷的不满,将在二百年后大爆发——女真取代北虏南寇,成为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并最终终结大明王朝。大明覆灭之后,当初亦失哈在黑龙江出海口的悬崖之上所立的永宁寺碑一直屹立着,直到俄国人到来,方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