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1)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1)

书名:中国为什么能作者名:彭勇本章字数:2025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5

20世纪末中国人口基数庞大并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脆弱,同时又处在“实现现代化的创业阶段”,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自然资源消耗量巨大,这些对中国当时及未来的发展都形成了严峻的压力。所以,1998年12月18日,江泽民在纪念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总结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时指出,“我们讲发展,必须是速度与效益相统一的发展,必须是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中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必须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因此,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难度也是相当巨大。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要坚持做到可持续发展。

首先,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早在1989年12月,江泽民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就指出:“全球面临的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1991年5月,他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要求,90年代我们的科技工作,“要在调整人和自然关系的若干重大领域,特别是人口控制、环境保护、资源能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扎实的成果”。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随后,可持续发展也被确立为国家发展战略。1996年7月16日,他在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讲话指出:“要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环境保护方面的许多问题需要依靠科技进步、人们素质提高来解决。”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将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确立为中国跨世纪的两大发展战略。针对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之间的关系,江泽民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我国历史、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沿袭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模式造成了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投入大、产出少,单位GDP能耗过高,资源浪费严重,以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于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协调至关重要。因此,江泽民在2002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始终拥有生存和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问题,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最后,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发展不可阻挡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抓住全球化机遇方面,江泽民提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2000年3月12日,他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们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必须充分运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必须加大利用国外资源的工作力度。这是关系我国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的大计,一定要不失时机地加以推进”,“要加紧研究确定我国战略资源储备的方针,对重要战略资源实施国家战略储备,以确保国家经济安全”,“要继续积极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为加强我国的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工作服务”。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对资源总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将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们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对此,他在2002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对可能给我们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带来影响的国际方面的因素,要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既要看到对我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对我不利的一面,以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努力避免不利影响。比如,如何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如何既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又不过分依赖国外资源,如何既扩大资源领域的对外交流又防止珍稀资源流失,如何既不断促进贸易发展又确保环境安全,等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此外,围绕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以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早在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江泽民就指出:“我们扩大开放、引进外资,需要抓好环境保护工作,改善投资环境,同时也要注意防止国外有些人把污染严重的项目甚至‘洋垃圾’往我国转移,切不可贪图眼前的局部利益而危害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利益,危害子孙后代。”从国家和民族的全局出发,中央领导层对全球化可能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影响有着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