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一、实施“引进来”为主的对外开放战略(2)

一、实施“引进来”为主的对外开放战略(2)

书名:中国为什么能作者名:彭勇本章字数:2611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45

除创办经济特区外,对外开放战略实施的途径和形式还有改革外贸体制、发展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兴办三资企业。1979年9月14日,国务院批转8月中旬召开的京、津、沪三市对外开放座谈会纪要,将给予广东、福建两省的外贸经营自主权扩大到京、津、沪三市。12月,又把外贸经营自主权扩大到沿海沿长江各省,同时扩大地方经营进出口商品的范围,外贸部负责经营大宗的、重要的和国际市场上竞争激烈的进出口商品以及政府间贸易统一谈判和成交的商品,其他商品都下放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调动了各方面发展对外贸易的积极性,进出口贸易额得到大幅度增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迈开了积极稳妥地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步伐。1979年至1982年底,中国实际利用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1.66亿美元。除吸收外商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直接投资创办外资企业之外,还利用外国政府和国际金融组织的中长期贷款,开展补偿贸易、合作开发,兴办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三资企业成为实施“引进来”为主的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形式。三资企业的兴起和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为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鼓励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来华投资,1979年7月1日,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同年底,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起草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实施条例》。中共十二大以后,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办法更趋完备。

3.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来”步伐加大

1984年初,在赴深圳、珠海等地考察结束后,邓小平与胡耀邦等人谈话时有针对性地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厦门特区地方划得太小,要把整个厦门岛搞成特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按照邓小平的讲话精神,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沿海部分城市负责人及有关省区负责人座谈会,着重就进一步开放沿海港口城市的具体政策问题进行了研究部署。5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这些城市实行市场化取向的外向型经济政策后,极大地激发了创造活力,经济社会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正式把对外开放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并就继续扩大开放作出部署。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对外开放迈出大步。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指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已经在实行对外开放这个基本国策中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后,我们必须以更加勇敢的姿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正确选择进出口战略和利用外资战略,进一步扩展同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贸易交流,为加快我国科技进步和提高经济效益创造更好的条件。”根据这一精神,1988年中央决定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这是实施“引进来”为主的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步骤。1月,中央领导人正式提出了加快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报告,报告认为:(1)沿海地区应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劳动密集与知识密集相结合的产业;(2)沿海加工业要坚持“两头在外”,大进大出;(3)利用外资的重点应当放在吸引外商投资上,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同时,为了有助于推动沿海地区的发展,必须加快外贸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搞活企业机制,充分发挥乡镇企业的生力军作用;切实提高管理水平,让外国企业家能够按照国际惯例来中国管理企业;促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发挥我国科技开发力量强的优势。 1月23日,邓小平在这份报告上批示:“完全赞成。特别是放胆地干,加速步伐,千万不要贻误时机。” 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意上述构想,并决定把它作为一个事关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加以部署。2月27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体改委关于1988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并强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和海南岛,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大力发展‘三来一补’,发挥乡镇企业的优势,使沿海经济开放地带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展”。 3月4日,国务院召开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国务委员谷牧在会上讲话时说,国务院已就实施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作了总体部署,各方面对此要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和强烈的紧迫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在会议上指出,贯彻执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关键是把出口创汇抓上去。 3月23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若干补充规定》批准将沿海234个市县列入沿海经济开放区。至此,沿海开放地区范围有293个市县、42.8万平方公里面积、2.2亿人口。3月25日,李鹏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并将它列为今后五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求沿海地区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

沿海地区各省对实施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响应。广东省经中央批准后,把原来珠江三角洲的“小三角”,扩大为“大三角”,并把沿海市县列入开放区的范围,积极生产外向型产品。广西壮族自治区,经国务院批准扩大沿海经济开放区,范围由原来的2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18000多平方公里。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海南省,批准海南全岛作为经济特区,并在海南岛经济特区实行更加灵活开放的经济政策。海南岛经济特区的建立,有力地促进了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1990年4月,上海浦东新区正式得到开发开放。随后,开放武汉、重庆等6个沿江城市及合肥、长沙、南昌、成都四个沿江省会城市,形成了以上海浦东新区为龙头的长江流域经济开放带。1991年,开放满洲里、丹东、绥芬河、珲春四个北部口岸。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可以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与落实,直接促使中国对外开放向更广阔的领域推进。

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对外开放更加扩大,“引进来”的力度继续加大。1992年国务院批准海南省开发建设洋浦经济开发区。1992年8月,开放了三峡库区、黑河等13个地区和边境城市,内陆所有省会城市也实施开放政策。1994年2月,又批准设立了苏州工业园区。至此,以沿海、沿边、沿江开放地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性开放格局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