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第九讲 《大宗师》(二)

第九讲 《大宗师》(二)

书名:流沙河讲庄子:心斋与坐忘作者名:流沙河本章字数:3449更新时间:2024-05-25 16:31:43

【受而喜之,忘而复之】得到和接受了一个什么东西,就喜欢,但是很快他就忘记了,又把这个退给人家了。就是说他把得失看得非常淡,没有挂在心上。“复”就是退回去。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受而喜之”,没有哪个是“忘而复之”的。

【是之谓不以心捐道】虽然修道,但是不把自己的内心一天到晚都挂在那件事情上,也不是为了修道,要把个人的内心都抛弃。他仍然有他的内心生活,仍然过得很淡然。修道本来就是锻炼自己的,不是说要修什么道了,就一下子什么都抛开了。他的这种超然的态度,就叫“不以心捐道”。

【不以人助天】“天”就是社会与自然,自然形成的规律和趋势。不要人为地去推进自然的规律和趋势,让它自然地运行。对于自然界,我们人类做不到主导,但对于社会,人有时就可以去主导周围的人与事。墙要倒了,你就让它倒,你不要去推它一把,你去推就是“以人助天”,你不推它也会倒。庄子的意思,是极端地尊重自然,体现无为。

【是之谓真人】这就是所谓的真人。

【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如果做到了这样,他的内心把是非、得失、利害、生死全部都忘了,没有能挂在他心里的了。他的容貌表现出安静的状态。“寂”就是安静。“颡”就是眉心这个地方,“頯”是指额头很宽大。大概古人信这个,古人认为人身上的器官中有一种叫“颡”,人不但有心灵,能够判断和思考,还有更重要的“颡”,能够给我们提供灵视和灵听,使我们的眼睛能够展望未来,耳朵能够听到更多的东西,不只是普通的声音。这个好像也有些道理,因为从解剖学来说,人的大脑中间有个叫松果体的,就在眉心里边,据说这个松果体还能够感光。古人这样看重这个地方,也许是他们感觉到了,感觉到我们人体有各种器官,有一个地方是“颡”,专门管一些高级思维的事情。

【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各位,这两句是多么美啊。一个人惹上争论,如果他心境一凄凉,他就觉得是秋天了;如果他心头一温暖,他就觉得是春天了。我写不出这样漂亮的句子,为什么我要选取原文来讲,就是让各位能够记住其中的一些句子,将来能够在生活中运用它,能够在谈话中运用它,那么就是客观上传播了中华民族的语言艺术,希望你们能永远记住这八个字。写一个人的表情,庄子和我们写小说的不同,写小说写人物的表情是很细致地写,眉毛怎么跳了啊,流了一滴泪水啊之类的,庄子是从抽象的角度写,这是好句子。

【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作为一个真人,他的喜怒哀乐都和一年四季的大自然同步。还不光是真人,就是我们每个人,也会“喜怒通四时”,和自然界互相沟通。小时候,如果你起得早,到野外去,看见东方一轮太阳刚刚出来,小娃儿就忍不住大声喊叫,非常快活。反之,到了初秋的黄昏,如果又遇到夏末很多雨,碰巧那个时候你又失了恋,就会有一种凄凉的感觉。不用哪个来教,你跟大自然都有同步性。“物”就是指整个客观世界。一个真人,他与整个客观世界不发生冲突,一个真人,他不会今天宣布,他要改造这条江,他要改造这座山,或者他要改造这个社会,他不会这样,真人和自然是和谐相处的。“与物有宜”,和这个客观世界很合得来;“而莫知其极”,我们又弄不清楚其底牌。“极”,顶点。到底怎样的,我们无法知道。

第三段——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下略“狶韦氏得之……而比于列星。”)

本段一开始,大宗师就出来了。这个大宗师就叫“道”。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情”指实事,“信”是信用。那个“道”,是实际存在的。但是它又“无为无形”,是看不见的。任何“道”都不像我们的茶杯,拿在手里看得见,有重量。“道”没有重量,也看不见,也拿不过来的。“有情有信,无为无形”,你们注意这是个对偶句。

【可传而不可受】“道”可以从一个人传给另一个人,但是不可能变成某个人的所有物,不是某个人得到后就永远只属于他自己。

【可得而不可见】一个人修身养性能够得道,但是从外在看不见。我说我得了道,你们看不见,我自己也看不见。

【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固,本来。去追溯这个“道”的根本,宇宙空间还没有形成的时候,它就已经存在了。至少在自然界,有些基本定律,是早就有的,世界尚未形成,那些基本定律就在那里起作用,那个就是最古老的“道”。原子有原子运动的规律,原子核中间的质子和原子核外面的电子,各有其运动的规律,而它们是在人类世界形成之前,早就存在的。

【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这里的“神”,是动词,由于有“道”这个东西存在,哪怕是鬼魂,都能够使它神起来,“帝”就是远古的帝王,黄帝、炎帝都叫帝。由于有“道”,能够使帝王具有神授性。“生”也是动词,天空是被“道”生成的,如果没有自然界的“道”,不可能有天空,不可能有大地。你们注意,这又是一个对偶句。

【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我们假设宇宙有一个极点,也就是最高点,相当于英文的culmination。我们不能说这个“道”高得很,它不是和你的直接距离比有多高,而是任何一个地方都存在。在宇宙的最高点,“道”也在那里,但是我们并不因此就说“道”很高。

【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从前把上下四方称为六极,这六个方向推到极点,“道”也在那里,但是我们也并不因此说“道”很深。

就是说,无论时间维度还是空间维度的任何一点,都有“道”的存在。

【先天地生而不为久】哪怕在天地出现以前,就有了“道”,但是我们并不就说“道”是如何的悠久。“道”是无所谓悠久不悠久的,它是超时间、超空间的,是无所不在的一种永恒存在。

【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并不因为它比上古那段历史还要长,我们就说“道”有多古老,因为“道”在日常生活中仍然发挥作用。

这个“道”就是大宗师。庄子《大宗师》里面最核心的段落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一段,所以庄子从来不鼓吹个人崇拜。这是庄子和那些儒家最大的不同。你们知道,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是最看重领袖的,孔子门生的一切好处,都归为老师孔子,孔子被捧为圣人。与儒家对立的墨家也是这样,墨家崇拜他们的宗派领袖“巨子”,“巨子”用白话翻译过来就是“大人”。墨家也是搞崇拜的。甚至墨子死了以后,墨家学派还要在其中间选一个样子长得像墨子的人,每次学习理论的时候,都把他放到老师的位子上坐着,就像菩萨一样供起来。儒家也搞这套,据说孔夫子有个学生叫有若,有若的样子长得像孔夫子,有时候他的学生也把他当做夫子一样崇拜。他们的这些大宗师,都是具体的人,要拥护一个领袖,要跟着这个领袖,一切听领袖指挥。庄子不,庄子说的大宗师就是“道”,不是人。庄子崇拜的就是这个。

在先秦诸子中间,唯有庄子一个人是这样,他不崇拜某一个人,他只信仰“道”。所以,这就导致庄子所有的学说缺乏可操作性,因为要操作,就要弄一批人去实践,你都不信这个,你实践什么?让他去崇拜一个抽象的东西,他接受不了。古代的礼仪中,有一种礼仪叫“尸”,但是“尸”本来的意思不是尸体,而是“尸位素餐”的“尸”。从前的人,比如有一家人姓张,他们日子过得好,全靠他们的一个祖先,比如曾祖父吧,张大爷,发了财,后来子孙就有了钱。后来张大爷死了,他的子孙每一年都在他生日那一天纪念他,怎么纪念呢?就在后辈中间选一个小娃儿,喊他到上面去坐着,充当张大爷,接受底下的爷爷伯伯叔叔的跪拜,这个就叫“尸”。中国人完全要眼见为实,要眼睛看得见,看见有人,才会赶紧跪下去拜。如果是空的,他会说那里是空的,我又没看见我拜什么。中国人要看见有才算有,没有看见就不存在。所以庄子的学说,历来被人冷淡,他这一点不合中国国情。相反,你看中国历史,所有的民间宗教,五斗米教、白莲教等,都有个教主,要把教主供起来;包括农民革命,比如义和团也要供一个什么黎山老母啊、太上老君啊,等等。我觉得庄子因为他的学说,使所有伟人无法和他相比,他能够提出一个抽象的东西,就是“道”。不要因为看不见“道”,就认为它不存在。实际上,你想一下,有几样东西你看得见?原子的样子你见过没有?分子的样子你见过没有?更别说质子、介子,但你不能说这些东西不存在。

还有一点,庄子是信仰灵魂不灭的。庄子认为有一种东西就叫灵魂,但是这个灵魂我们又看不见。在十九世纪,法国有一些人研究灵魂,说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称一下有多少多少克,等他断了气以后马上再称,结果就少了二十一克。法国人说,那就是灵魂的重量。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大家都信,后来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情。因为那时候的计量工具不准确,有误差。

《大宗师》所要讲的就是信仰这个抽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