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锁春寒,谁人可继芳尘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李清照词传作者名:兰泊宁本章字数:1133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8
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东君。
东城边,南陌上,正日烘池馆,竞走香轮。绮筵散日,谁人可继芳尘?更好明光宫殿,几枝先近日边匀。金尊倒,拼了尽烛,不管黄昏。
——李清照《庆清朝慢》
宫禁中,护花帷幕低张蔽阳,红色栏杆缭绕围护,牡丹是如此被宠爱、庇护,被目光簇拥,如同一场温情的检阅,带着红尘的浊重气味。牡丹早已不是牡丹,成了这春日里最为夺目的一抹深艳,悄然挺立的姿态柔雅雍容,细微处精巧绝伦的美尽显天公造化的高妙。于是,牡丹成了天真绰约的象征,成了晓妆初成盼倩生辉的美人。妖娆艳态,妒风笑月,染尽芳尘,生生地将那司春之神引逗了去,独占鳌头。东城边,南陌上,亭台池馆人来人往。日光之下,游人把酒,醉赏流连,备觉匆忙,那溢出来的香仿佛要将游春踏花的车轮染个尽透。绮筵离散之日,正是人心潦倒之时。牡丹是华贵的,是浮嚣耀目的。牡丹的艳美有深意,是这春光里最温暖的嚣张,充满着无以细言的希望。谁人可继芳尘?无人呐!
据宋人钱易在《南部新书》中记载,宋时汴京有“三月十五日两街看牡丹,奔走车马”的风俗。这首长调赏花词,当是写在牡丹盛开之时,汴京城东南陌,明光宫苑之中,李清照与夫君香车出游,游东城,过南陌,入池馆,对花倾觞,自朝至暮直到秉烛,兴致盎然。可见,李清照的婚姻生活多么优雅、快乐!牡丹的美艳娇媚、赏花人的愉快心境都在词中展露无遗。
明媚春光里绽放的牡丹,红艳、妩媚而招摇,如同新婚的美丽少妇。李清照新婚燕尔,初尝人间的幸福滋味,乍浴爱情的阳光,她也正是一朵含露绽放的牡丹花。
在这令人陶醉的赏花盛事中,敏感的李清照忽然念头一转,又有些伤怀了——在牡丹轰轰烈烈开过之后,还会有别的花可以让这场赏花热潮得以延续吗?这可能就是“兴尽悲来”吧。既然花开花败自有时,天下筵席终须散,不如尽情享受当下的大好春光——在这明光宫苑内,有几枝牡丹正在阳光下竞芳吐艳。对着花儿飞觥举觞,把金杯内的美酒一饮而尽。即使金乌已西坠,黄昏将至,也要点亮残烛,快活一场!
在这首词里,吟咏之物不露一言,却光彩更甚。牡丹在李清照的词里如同含苞待放的娉婷少女,正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写牡丹的诗词很多,李白有“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白居易有“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王维有“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但李清照用拟人的手法将牡丹藏在一个“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蛊惑当中。她用词精准,不拖沓、不夸张、不虚妄,淡雅、绰约、天真、羞涩又极尽艳态,尽数了牡丹的天香国色,将文人笔下千篇一律的牡丹写得如此出挑,而又丝毫没有陈陈相因、人云亦云的庸常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