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有鉴当深戒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李清照词传作者名:兰泊宁本章字数:1606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8
李清照十七岁这年,她的父亲李格非升任礼部员外郎。此时的李清照在繁华的汴京已经住了十余个年头。李格非常与张耒、晁补之两位好友夜聚于“有竹堂”,秉烛夜谈,把酒言欢。不过此时,李格非的恩师苏轼已遭贬斥,住在岭南那片不毛之地,而黄庭坚、秦观也郁郁不得志。
有竹堂中,李格非将刚收到的老师苏轼的来信拿出来诵读。苏轼在这封信中写下了他的新作《惠州一绝》。念完这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三人豪爽地笑了。摇曳的烛光在墙上投出三人潇洒的身影。少倾,张耒若有所思地取出了秦少游不久前寄来的信,与好友共赏。一句“家乡在万里,妻子天一涯。孤魂不敢归,惴惴犹在兹”读罢,三人颇为感伤,默不作声,就连烛光都静默了。
夜已深,三位好友怀揣着各自的心事散去。堂外,竹林在清风中舞动,簌簌作响;天空中,月朗星稀;如水的月光照出了一地竹影斑驳,也衬得竹子越发挺拔而坚定。
在这样的书香门第中,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李清照岂能不才华昭世?
李清照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文学史上大放异彩,不只在于她的八斗才情,还在于她并非只识莺燕娇软、风月温柔的深闺小女子,她那不让须眉的见识、见地亦是被载入史册的一笔浓墨重彩。
相传唐代肃宗时,安史之乱被平定之后,曾于浯溪结庐而居的诗人元结撰写《大唐中兴颂》碑文,并由大书法家颜真卿书写镌刻在浯溪石崖之上。
到了宋哲宗元符二三年间,张耒创作了《读中兴颂碑》一诗,以此来歌颂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的丰功伟绩。这首《读中兴颂碑》在当时颇有影响,受到人们的好评且广为传颂。但是,年仅十六七岁的李清照对此诗背后的历史真相却另有感悟。
李格非把张耒《读中兴颂碑》这首诗带回来,李清照看后,便作了两首诗和之。
这两首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不但深层剖析了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还指出中兴之后内里潜伏的危机,并揭露帝王“孝德”假面下的真相,批评文人歌功颂德的阿谀之风。更难得的是借古讽今,安史之乱前的政治弊端,上层腐败、权臣倾轧、武备不修等,当朝如何没有?“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其视野之开阔,笔锋之犀利,意气之健举,眼光之独到,不啻在文坛投下一颗原子弹,令须眉,包括她那些久负盛名的父辈文豪们,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冲击力。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不能不令人刮目。因此,宋代周辉的《清波杂志》中认为,这两首和诗“以妇人而厕众作,非深有思致者能之乎?”明代陈弘绪的《寒夜录》中评此二诗:“奇气横溢,尝鼎一脔,已知为驼峰、麟脯矣。”
张耒原诗就是为郭子仪平叛大唱赞歌,太官方了。而李清照的体悟从历史的细微之处着手,见皮见肉、见血见骨。李清照此刻如同一名铿锵少年郎,铮然凛冽。她咏史言志,平心静气地将真相从历史里拖拽出来,置于世人面前。一点一点分析安史之乱的历史原因,亦毫不避讳地指责平定安史之乱后唐玄宗与唐肃宗父子的内讧。她知道,盲目的歌功颂德不过是流连于须弥之间的虚妄,而历史的意义应当在给予后世经验、给予后人智慧。功德自在人心,自在这广阔天地之间,无须标榜,因为时间记得。
李清照确如《碧鸡漫志》中所言,“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清人陈景云说:“其文淋漓曲折,笔墨不减乃翁。‘中郎有女堪传业’,文叔之谓耶。”他化用韩愈诗句,以东汉蔡邕及其女儿蔡琰比李格非与李清照父女。此非虚誉。李清照果然不负所望,终将自己铭刻进那一山一水、一纸一墨里,将光阴征服。
在李清照幼年时,上百首古诗就已能朗朗上口,到了少女时期,执笔属文,展卷吟诗,更是锦心绣口,吐属风流。长大后,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还有一身书卷气。她以王献之的字帖学书,写得一手秀丽的小楷,铁画银钩;她对前朝李思训、王维的金碧、水墨两大画派都十分酷爱,也常常研朱挥毫,作几幅翎毛花卉。她通音律,早在儿时就已学会抚琴。李格非经常自豪地对妻子感叹说:“我的清儿若是个须眉男子,采芹入泮,怕不像探囊取物一般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