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千秋女人花(1)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李清照词传作者名:兰泊宁本章字数:2033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8
敏感的女子能从花信里感知生命的信息——从花期短暂感知青春短促,从花开花落感知世事无常,所以她们爱花、惜花。爱花即是爱己,惜花即是惜青春,《红楼梦》里埋香冢、泣残红,葬花的颦儿正是天造万物里极具性灵的一个。
女人的一生恰如一朵花从开到落的过程。
《漱玉词》中处处有花的姿容、花的魂魄。李清照以一颗玲珑心写那些陪伴她走过青春和人生的花儿,而那些花儿正是她生命的缩影。在似水流年里,这些花儿让她欢喜、忧愁,而她亦是一朵与众不同的花,一朵历经红尘劫的花。
李清照笔下的梅:此花不与群花比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李清照《渔家傲》
她站在暗影重重的一角,观望着这一世风月,默默地感知到了那春信已至,纵使这世界依然白雪皑皑、处处冰霜。爱上一件物与爱上一个人本没有区别,可以是经年酝酿的情意,也可以是一瞬间的相遇。她无法对独占春首的梅花熟视无睹。
李清照一生钟爱梅花,她写梅花的词也最多,时间跨度从少女时代到老年,爱梅之情长达一生。在这首格调明朗、清新的《渔家傲》中,那梅如同娇羞的少女,娇媚旖旎,却又仿佛暗藏不可思议的力量。是的,雪天里凌寒开放、覆盖着白雪的梅枝,犹如天工雕出的琼枝,高洁绝尘,它那香气馥郁的面庞半露半隐,柔美又娇丽,静立在琼枝端处,那是只有美人出浴才能拥有的美,着一身新装,洗尽铅华,玉洁冰清,她无法不去爱它。
可能大自然对梅花情有独钟,所以才有意让今晚的月色分外明亮。月光下,雪地上,一树梅花傲然吐蕊,暗香浮动,越发显示出冰清玉洁的秉性、气质。此时此地,月朗星稀,夜色朦胧,仿佛一切的景致都在与之映照,为之衬托。既然连化育万物的造物者都格外宠爱梅花,就让我们给金樽倒满美酒,趁着浓浓酒兴,一同来观赏这月下初放的梅花吧。不要怕醉了,要知道那百花之中谁能与这梅花相比呢?这一夜,它在她的眼里非比寻常。她赏花,也赏读着此时此刻自己心底的情愫,她知道她会从它的身上看出来一些什么,那是生命里的孤标傲世,她知道它是不一样的,她也知道自己是不一样的。
这首咏梅词极具少女李清照卓然独立、孤高不群的个性与气质。外意写梅,内意写人,亦花亦人,形神宛肖,浑然一体。李清照总是如此擅长将情意融入她眼目之下的一草一木,深情流转却又不动声色,如此稳妥。南朝齐梁诗人何逊在《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中写道:“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梅花开于冬春之交,总是最能惊醒人的时间意识,在这时刻清醒地守望,不偏不倚地提醒着人们人世来往。梅花在国人的观念里被赋予了太多的生命意象,孤独、傲世、殊胜。“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所以梅花又称“东风第一枝”。李清照在自己的喜好里选择了它,以此来匹配自己的意志。
在李清照笔下,凌寒吐艳的梅花是一个有生命的美人。晚唐诗人韦庄将美人比做梅花:“一枝春雪冻梅花,满身香雾簇朝霞。”何其美艳高洁。明代高启《梅花》诗有云:“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月下梅花之状又何其高洁绝尘。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才华绝世,对生活充满了热烈的憧憬和向往,她笔下的文字充满了青春生命热烈、奔放的活力,而她也活成了一枝梅花,以红颜女儿身来经历她的红尘劫。正如李清照故居门口悬挂的那副楹联所写:与青莲后主齐名,词坛载誉称三李;同绿绮梅花做伴,杏靥含愁寂半生。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闲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李清照《 人娇·后亭梅花开有感》
卓尔不群的梅,纵然已是玉瘦,却也抵不过它的肆意浓香,可惜已经错过花期,一任好时光,残落满地。长江之滨,楚地南天有楼馆亭台。举目眺望,梅树琳琅。凭栏放眼远望,她蓦地觉着这昼日太清冷、太漫长,便信手卷弄着低垂的翠色帷帘,此时此地,娴静里应有惆怅。有客拜访,她为客人斟满酒,良友相聚,自当达旦畅饮。她利索地收起霖霪情绪,与亲朋纵歌抒怀,水流云断。她之所以殊胜于其他女子,除了卓绝的才情、芳洁的人格,还有她性格里的坦荡、利落与狷介。时而婉约,时而豪放,这就是李清照的磊落与光明。醉意阑珊时,她猛然再一次瞥见了它,南边向阳枝头上的梅依旧令她喜爱至极,这春意已渐次阑珊,若不趁着方开未谢攀折供插,那份疏梅冷香怕是要稍纵即逝了。切莫等待,徒留冷香枯萎时再惆怅流连。
《漱玉词》中有十五首写到梅花,其中有六首是专门咏梅的。李清照和梅是灵犀相通的,纵然心中有百般惆怅,亦不愿做半分的吐露。她可以绵软如絮,亦能刚硬如铁,这首咏梅词《 人娇》写得极为含蓄。古人赏梅讲究“四贵”:贵曲不贵直,贵疏不贵密,贵梅花之瘦不贵其肥,贵梅花之合而不贵其开。她在词作里对梅花意象的塑造融合了自己在不同生活时期的独特体验,对梅花的描述刻进了她内心的跌宕与大时代变迁的印迹。纵然词婉,但也是可以提炼归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