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境古格名寺热尼拉康踏查记(2)
书名:探寻第三极:西藏考古手记作者名:霍巍本章字数:2292更新时间:2024-05-28 14:52:57
我一面观察着整个热尼拉康的平面布局,一面开始让队员们分头进行测绘、记录工作。没想到进入热尼拉康正殿之后,带给我们的惊喜更是可以用“喜出望外”来形容了。
热尼拉康系一座平顶石砌建筑,从殿堂的平面布局特点上来看,以十字折角形的平面为其基本形制,寺内仅具以供佛为主的小规模佛殿,这些特点都具有西藏早期佛寺发展阶段的布局特征。门道宽约1.52米,长约2.2米,门道左侧残存有土坛,上面塑有一尊三面六臂的红色护法神,背后壁面有晚期绘制的壁画。门道右侧未见土坛及塑像,仅在壁面绘制有晚期壁画。主殿平面呈凸字形,宽7.1米,进深6.7米。中央立有四柱,柱头有托木,上置横梁,梁上架椽,在顶部北侧中央有一天井用以采光。殿内中央略偏左侧的位置砌有一匝土台,上面砌有九座塔身。
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殿内现存的泥塑像竟然几乎完好无缺,保持着它原有的形状和面貌。热尼拉康主殿沿后壁砌有长约5.1米、宽约0.6米、高约1米的佛床,佛床上现有七尊塑像,均呈菩萨装,其中中央五尊塑像坐北朝南,东西两壁相对各塑有一尊。中央的五尊塑像均为三面六臂,呈结跏趺坐,除了中央较高红色尊像莲座为单层,其余的莲座均为双层仰覆莲座,中央红色尊像的莲座下另塑有高0.4米的台座,台座上绘有绿鬃狮子。根据身色及组合,初步判断这五尊塑像分别为五方如来,即:黄色的宝生如来、蓝色的阿閦如来、白色的大日如来、红色的阿弥陀如来和绿色的不空成就如来。其排列方式从左至右分别为:第一尊身色为黄色,其面相三面分别为蓝、黄、红;第二尊身色为蓝色,其面相三面分别为白、蓝、红;中间的一尊身色为红色,其面相三面分别为蓝、红、白;第四尊身色为白色,其面相三面分别为蓝、白、红;第五尊身色为绿色,其面相三面分别为蓝、绿、红。
细细观察可见,上述五尊塑像的色泽鲜艳,显然已经过后期重新涂绘,而非其原始身色。
在距这些塑像高约1米的上方的墙上也有两尊塑像:左侧的一尊身白色,一面六臂,头戴花冠,额上有天眼,呈游戏坐于仰覆莲座上;右侧的一尊身褐色,一面四臂,头戴花冠,额上有天眼,两腿斜置于莲座上。
上述泥塑尽管可能经过了较多的后期改动及损坏,但是仍可辨析出其十分突出的早期塑像特征,类似热尼拉康塑像的遗存可与位于印度塔波寺集会殿内的塑像进行比对。据有关史籍记载,塔波寺是建于大译师仁钦桑布时期的一座古老寺院,其集会殿内仍保存有11世纪的泥塑。热尼拉康的泥塑同塔波寺集会殿的泥塑相比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均具有圆润饱满的面庞,健硕宽厚的肩膀和胸腹,造型特征十分接近。不仅如此,在装饰细节方面也有着诸多相似特征,尤其是菩萨头部冠饰,均为头戴五花冠,冠叶呈三角形,前层冠叶之间形成月牙般的半圆形。这种冠式在西藏西部11世纪的壁画、金属造像中也常有发现。热尼拉康后壁右侧上方壁面的一尊造像胸前斜披帛带并打系成结,这一装饰细节也发现于西藏西部11世纪的金属造像中。同时,这种多面多臂的五方如来配置及造型,在塔波寺集会殿西壁的法界语自在曼荼罗壁画以及我国西藏阿里札达县卡孜聂拉康石窟北壁的法界语自在曼荼罗中均有发现。尽管热尼拉康的五方如来均为三面六臂,但是其三面的颜色与塔波寺和聂拉康石窟的法界语自在曼荼罗中五方如来的面色也有着某种程度的吻合。综合上述因素考察,可以初步推测热尼拉康殿堂内保存的这批塑像极有可能原系11世纪寺院初建时的遗存,只是在后期经过不同程度的改动与重新涂色。
殿堂内还保存有不同时期的壁画,我和我的队员们细细地搜寻着早期壁画的痕迹,在厚厚的烟炱和晚期壁画的覆盖之下,真有些像大海捞针。但是,既然寺院的整体布局、木雕和泥塑都保存着早期建筑的式样,从理论上讲发现早期壁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虽然早就过了午饭时间,但是大家似乎早已忘记了饥渴,紧贴在墙壁上一遍遍认真地观察着、记录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下午时分,在北壁西侧的右下角,发现了叠压于中期壁画之下的一小块壁画,面积仅有40厘米×60厘米。壁画的色泽鲜艳,以红色和黑色为主,可辨有一人正双手托黑钵向其左上方一身穿红袍的尊像作供养状,其下方有一头红色的公牛和一个三脚的供台,供台上置有同样的黑钵,公牛的下方还有两排题记,但残存文字因破损过甚而无法识读。紧接着,在殿堂西壁折角处也发现了一小块可能属于早期的壁画,由于壁面颜料脱落,画面斑驳难辨,依稀可见有五身供坐人像,其中三身均着红色大翻领长袍,脚穿黑靴,具有古格王国早期王室供养人的服饰特征。因此,可以根据这些壁画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征初步推断这些壁画可能绘制于热尼拉康的初创时期,年代为11世纪左右,这应该是热尼拉康内保存年代最早的壁画。
在不知不觉之间,天色已近黄昏。一天来紧张的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收获,这是继意大利学者杜齐20世纪30年代在此进行考古调查以后,首次由中国学者对热尼拉康进行的全面考古工作。听着寺外风吹密林传来的阵阵林涛声,我的心情也犹如大海的波涛起伏澎湃。事先很难预料,在中印边境的这座小小的拉康内,竟然保存着如此丰富的古格早期文化遗存,它从建筑、绘画、雕刻、塑像等方面提供了研究古格早期佛教艺术,尤其是仁钦桑布大师那个时代艺术风格的重要考古资料。在西藏高原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还有多少这样的宝库深藏于丛山险谷之中而鲜为人知啊!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每当这个时刻,心中涌起的幸福感和自豪感都是难以言状的。
落日的最后一抹余晖即将消失在群峰之后,终于到了不得不和这座古格名寺告别的时刻了。我和队员们行走在回程的山路上,看着山下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的热尼拉康,不止一次停下脚步,默默地向它行着注目礼,在心里为它祝福:愿你与祖国的山河同在,与高原的日月同辉,像一颗镶嵌在大地上的宝石一般永留人间!
写作于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