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神秘的高原古国:古格王国考古记(1)
书名:探寻第三极:西藏考古手记作者名:霍巍本章字数:2933更新时间:2024-05-28 14:52:49
一、昔日的辉煌:古格王国都城札不让
1715年,意大利传教士德希德里从北印度越过喜马拉雅山到达古格。他听说在当年古格山脚下的河谷中以及在靠近江河的地方,当地人发现过不少的黄金。这些黄金不是很大的天然金块,而是呈金粉状,古格王国境内著名的“神湖”玛法木错的沙滩上,每年都有由暴雨和融雪从阿里琼噶尔山上冲下来的大量金沙,吸引着西藏和各地的商人前往古格采金并赚了大钱。他后来在写给远在印度的果阿教会的信中感叹道:“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很贫瘠荒凉的地方,实际上隐藏着无数的宝藏。”
自古以来,古格王国便有着关于“黄金之乡”的无数神秘传说。吐蕃王朝与唐王朝的交往,多以金银器作为贡品。如唐贞观十四年“吐蕃遣使献黄金器千斤以求婚”,开元十七年吐蕃赞普向唐王朝赠送金胡瓶、金盘、金碗等宝器,开元二十四年“吐蕃遗使贡方物金银器玩数百事,皆形制奇异”。制作这些金银器的原料来源,西藏西部的象雄与古格很可能是重要的产地。
几乎每一个古格人都深信不疑——这里差不多每条山沟都有矿藏,都有开矿人,都有银铜匠。藏文文献记载,当年古格开国君主吉德尼玛衮分封他的三个儿子分别统领阿里三围时,其幼子的封地古格便有着丰富的金矿。古格的史书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格王国立国之初,国王益西沃为了弘扬佛法,准备出重金迎请高僧阿底峡到古格传教。为了筹集经费,益西沃亲自率兵攻打邻国噶洛国索取黄金,却不幸兵败被俘。当古格人决意不惜重金赎出益西沃时,同样被噶洛国勒索以巨额的黄金:拿出和益西沃等身重量的黄金来赎取他的自由!
在西方人的游记中,也充满了关于古格产金地诱人的记述。如16世纪中叶一部名为《西藏珍异记》的书中记载:
古格有200个堡塞和村落,该地区的长度有3日行程的距离,在那里到处都可以发现金矿,到处都有人挖土,如果在那里铺上一块绢,那么就会从中得到黄金……上天造就了这种土壤,以至于当在土中挖金时,敲打、煮沸和压挤均徒劳无益,其体积都不会变小,而只能以火熔之。这是令人最为惊奇的现象,那些试验者认为它非常奇特。此外,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未曾遇到过这种特点。
考古学家们的发现也证明,这些传说可能并非空穴来风。在古格王国境内的遗址中,曾经发现过一种用金银汁书写的经书,而且出土的数量极大。这种经书写在一种略呈青蓝色的纸面上,一排用金汁书写,一排用银汁书写,在阳光下金银闪烁,无比富丽堂皇。如果没有充足的黄金白银,恐怕不敢如此奢侈。
如果古格的土地果真如此富裕,那么她的都城又该是何等辉煌。也许正是这些传说与史实编织在一起的神秘故事,才使得古格和她的都城更充满魅力。但近百年来,由于严酷的自然条件的限制,能够抵达古格的统治中心——都城札不让,并真正从事科学考察的探险家却屈指可数。
多年来,我只是从书本里读到过关于这座都城的记载和传说,有关她的一切都曾让我心驰神往,我也无数次在脑海中描绘过她的容貌。在踏上阿里高原之后,我终于实现了亲身踏查古格都城的梦想。
从札达县城出发向西行驶约50公里,透过越野车卷起的漫天烟尘,古格都城的轮廓渐渐显现。
都城札不让四面环山,中间有一条小河穿过大片的草地,仿佛是高原荒漠中的一块绿洲。遗址中分布着城堡、寺院和塔林,山崖上开凿有密如蜂巢般的洞窟,总数超过千座,可以想见当时这里居民的密集程度。
都城的中心部位是一座山体呈灰白色的土山,从山脚到山顶都残存着当年的殿堂和洞窟。一条依山而建的山道弯弯曲曲地向上延伸,不时有残垣断壁映入眼帘。
早期的殿堂大多已经倒塌,成为一片废墟。其中一组位于土山中部的殿堂建筑可能是古格都城内最为古老的寺院遗迹。这组殿堂为一内院式多室建筑,整个建筑前临土山东侧断崖的前沿,后依土山西侧断崖的崖壁,主殿坐西向东,位于正中,室内的平面呈长方形。主殿的南北两侧各有5个殿堂相对而列,整体形成方形的布局。这种在后壁的正中建一个小型佛堂,总体平面为方形僧院式的寺院遗迹,它的祖形可能源于印度。如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院中的僧院,采用的便是这种布局形式。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这组殿堂的13个小殿的屋顶早年已经坍塌,长年的雨雪冲刷之下,殿堂壁面已全被泥浆覆盖,只能在断壁残垣上观察到一些壁画的痕迹。
走进这座殿堂,我轻轻地用清洁的泉水在壁面上冲刷出一个小小的局部,被泥浆覆盖的壁画残迹果然暴露出来。壁画采用当地的矿物质颜料绘制,以青蓝、白色等冷色为主,隐约可辨识出绘制的是一幅菩萨像。菩萨头上戴着花瓣佛冠,可惜的是由于剥落太甚,我已经无法用照相机将这幅早期壁画的残痕拍摄记录下来。
沿着土山崎岖的山道向上攀登,首先来到一座被称为“白殿”的大殿。之所以称为白殿,是因为殿外的墙壁上遍涂白色。白殿内原来塑有23尊彩绘塑像,在塑像背后的壁面上,绘满了壁画,连天花板上都绘制了各种各样的装饰性图案。进入大殿,一开始殿内昏暗的光线还让人不太适应,几分钟之后,当我的眼睛调整好了“焦距”,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不已。
殿堂内每一面壁上都绘有壁画,上下可以分为三层。上层紧贴着殿顶,是一周兽面忍冬垂帐纹的装饰性图案;下层也是一周装饰性的纹样;中层是壁画的主体部分,均以每尊塑像和它的背光为核心,形成各成体系的单元。
白殿内的壁画可以说是古格壁画中的精华所在,题材极其丰富。首先,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西藏历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在位于殿堂北侧的第13号塑像背光及两侧,绘有16行上下排列的小像,共计138尊。上行的西端,有一组三尊并列的画像,分别是三位吐蕃著名的赞普,即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热巴巾。这三位吐蕃赞普对于在西藏高原弘扬佛法起到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史称“三法王”。
中间的一位为吐蕃王朝的建立者松赞干布。这位雄才大略的赞普统一了高原诸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国,定都逻些,并且创立了吐蕃王国的政治制度。他在位期间,吐蕃王朝的势力范围曾扩张到中亚、南亚,雄踞于当时亚洲内陆的中部。松赞干布还从唐朝和尼泊尔引入了佛教,命其大臣创立了文字,对吐蕃的各项文化建设也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松赞干布的右边为赤松德赞。这位吐蕃赞普在位期间使吐蕃的佛教得到了更大的发展,他迎请莲花生大师进藏,大力扶持佛教势力的发展,在8世纪后半叶建成了吐蕃历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院桑耶寺,并且以桑耶寺为中心,一方面继续派人到印度去学习佛法,一方面则迎请印度、克什米尔等地的佛教僧人来吐蕃译经、讲法,形成继松赞干布之后佛教在吐蕃的第二个发展高潮。
松赞干布的左边为热巴巾。热巴巾继位后,也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发展佛教。传说“热巴巾”这个名字在藏文中的意思是“有辫子的人”。对于这个名字有两种解释:一是说他在头发上系上两条长长的丝带,丝带铺在僧人的座位上,然后再让僧人坐在上面,以此表示他对僧人的尊敬;二是说他在见到僧人时,脱下自己的头巾铺在地上,让僧人踏着他的头巾走过去,然后再把头巾戴在头上,也是为了向僧人表达崇敬之意。在热巴巾时期,吐蕃佛教发展到了第三次高潮。
在壁画的上行东端,绘有古格王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如古格王室高僧拉喇嘛益西沃、拉喇嘛强曲沃、拉喇嘛西瓦沃等三尊,以及古格王国的开国君主吉德尼玛衮、贝考赞等人,还绘有吐蕃时期其他赞普的画像。这些人物有的有题名,有的没有题名,但服饰特点都大体相同,头上缠头巾,耳饰大环,身穿长袍,脚上穿着一双靴尖向上的长筒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