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尼文化交流的见证:吉隆日松贡布三尊造像
书名:探寻第三极:西藏考古手记作者名:霍巍本章字数:1569更新时间:2024-05-28 14:52:46
在我国西藏的西南边陲,有一座著名的古城——贡塘王城,它坐落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吉隆县境内,这座古城的年代可上溯到吐蕃分治时期,是当时扼控中尼边境的吐蕃重镇。从贡塘王城北面的马拉山沿着吉隆藏布江一直向南,便可进入古称天险的吉隆河谷,穿越河谷即可抵达中尼边境线。就在边境线中方一侧一个名为冲堆曲丹加桑的地方,矗立着一块巨大的岩石,岩石高2.2米,宽约3米,在它的正面,雕刻着一组精美的石刻造像,这就是吉隆中尼边境上著名的日松贡布造像。所谓“日松贡布”,系藏语的音译,意为“三怙主像”,即观音菩萨、金刚持菩萨和文殊菩萨的三尊合像。1990年6月,我和李永宪、小尼玛、张会清等组成的西藏自治区文管会文物普查小组首次在这条中尼边境的古河谷当中,发现了这组具有典型尼泊尔风格的古代造像。近年来,由四川大学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共同组成的南亚廊道考古调查队再次对这组造像进行了复查工作,取得了不少新的收获。
这组造像系在这块巨石上首先开凿出一个浅龛,然后再用减地的手法雕凿出半圆雕的像体。造像通高约1.5米,共三尊,中央为观音菩萨像,头戴山字形高冠,宝冠正中嵌有佛塔一尊,两耳垂肩,耳上佩戴着连环状的大耳环一对,项上戴有宝珠和串饰,左臂佩有臂环,全身赤裸,腰上系有一宽条,悬垂至两脚之间的足踝部,在左髋部和右大腿还斜系有一宽条,右手下垂,左手扶左腿上的饰带,双足赤裸,站立于莲台之上,髋部略向右倾,整个身躯呈S状扭曲。在观音菩萨像的左侧有一枝盛开的莲花,茎上有莲蓬及荷叶,像的身后有头光环绕。观音菩萨像的下方左右两侧各雕出一个供养人,皆双手合十,面向主尊,单腿跪坐于仰覆莲座上;双耳戴有耳饰,颈间饰宝珠串饰,上身袒露,腰系带,身后披有薄纱。观音菩萨像的左侧雕出金刚持菩萨像,两耳佩大环一对,颈上系有联珠项链,臂上佩有火焰纹的臂饰,全身赤裸,腰间和腿部都用帛条遮掩,右手下垂,左手持莲,站立在莲台之上。与之相对的另一侧雕刻出文殊菩萨像,造像头戴高冠,也佩有大耳环,全身赤裸,下身以宽松的帛条相绕,双手自然下垂,两足分开站立于莲台。
这组造像的特点十分鲜明,具有明显的印度—尼泊尔造像风格,造像的山字形高头冠、腰间所系的呈T形的条帛宽带,以及臂钏上的火焰形、桃形纹饰等,都在南亚印度、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地8世纪以来的佛教造像中所常见,并且尤其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内药王山脚下查拉路甫石窟中的第一期造像造型相似。当年我们曾推测,考虑到造像所在位置自古以来就处在中尼交通要冲,结合造像的风格特征来看,完全有可能出自尼泊尔工匠之手。近年来在造像的侧边上又发现了藏文和梵文的题记,文字特点和造像的年代特点大体上也是吻合的,都可断定在吐蕃晚期。
联系到吐蕃王朝的历史,有充分的证据支持我们的这个结论,即日松贡布造像是遗存在中尼边境“吐蕃—吉隆道”上一处极为珍贵的文物古迹,是当年吐蕃与尼婆罗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证据。
据中外史料记载,当公元7世纪吐蕃征服位于吐蕃本土西部的象雄之后,一方面向西打通了通向迦湿弥罗、天竺的通道,而另一方面,也为其向西南方向开通经尼婆罗去天竺的道路创造了条件。藏文史籍中记载吐蕃与尼婆罗发生关系,始于松赞干布时代。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曾从尼婆罗迎请尼婆罗库塔里王朝鸯输伐摩王之女赤尊公主为其妃。关于赤尊公主入藏所采取的路线,据藏文史书《西藏王统记》所载,就是通过今西藏西南的芒域,这一地名恰好相当于今后藏地区吉隆县一带。吉隆现为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西部的一个县,但在西藏古史中则是“芒域·贡塘”的中心区域,藏文旧称其为“答仓·宗喀”。
今天,当我们在“一带一路”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吉隆道上的这组日松贡布造像,它的历史价值更应引起高度的关注,它是古代中尼文化交流的见证,也是“高原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历史的风雨而历久弥新,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写作于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