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穿行在堡子里的陈年往事里(2)
书名:你是我唯一的崇礼作者名:曾丹本章字数:1656更新时间:2024-05-25 17:22:11
小心避开那些石包土坑,走到巷子一头,驻足再看,这边又分出好几条宽窄不同的老旧巷道。也是有的在挖,有的挖一段,停一段。路都不好走。巷道两侧的屋檐上,电线和电视天线不规则地穿行交插在空中,从这家的墙头伸出,又凌空伸进了另一家的房顶下,把这些排排独门独户的老房子错综复杂地连在了一起。
平房延伸,院落相连,黑瓦灰墙间,偶尔冒出几株小草和一块块青苔。
我和小薛挑了看上去好走一些的巷子闲逛溜达。她一边走一边说:“小时候我和同伴们经常过来玩的,以前这里还很热闹,算是个比较集中的老街市,也是张家口现存的最老的街市。记得我爷爷奶奶说,他们小的时候,堡子里就一直在。现在都流行寻找城市的根源,这里,应该是张家口市区的‘根’和‘原点’了。”
这个我知道,难得的是,这片紧贴新市区,掩藏在城市新楼后面的老街巷,还能以如此的形态留存在原地。纵使它时不时被挖开填进一些新时代的元素,但是它原始的骨骼和气息,只要进来寻找,总是在的。
一路走过,那些老房子里,大都有人在住。
有的大门被刷新过,红红的新漆涂在两扇半开半合的木门上,从门边的石砖墙和进门处的木门槛,看得出来原有的姿态和格调,却是有些年深日久的陈旧和破落。两相映衬,那新漆的红,和石墙的斑驳,反而让那间老屋突生出一分莫名的生气和平衡。
有的院子门敞开着,路过时不经意间望一眼,里面有两三位老人端了小凳子坐在阳光下的院落中,自顾自专注聊天,对门外张望的路人和飞扬着尘土的施工见怪不怪,置若罔闻。
还有的门口稍宽一点的地方,贴着墙根歪歪扭扭停着一辆小面包车,惊险万分地前轮架在快挖空的路道边缘,让人担心它会不会掉下去的同时,又在好奇,这么窄的路面,这车是怎么开进来的。
最有意思的是我们走到另一处热闹点儿的巷道时,我看见有一面墙上贴了一张醒目的标语提示——除了爱情,都要排队!再仔细一看,旁边还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的是——堡子里街道办事处。
我和小薛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人生大事,在这一派市井俚俗的烟火尘埃里,用这样不容置疑的态度排位,这当真是最最有人情味儿的古巷道了。
而那些渗透在百年砖瓦间,若隐若现,曾经繁华的时光,就这样轮回而来。
站在这样真实的街巷里,再读一遍关于堡子里的陈年往事,生活便不由自主地活色生香起来。
犹忆往昔峥嵘温柔岁月记
张家口堡子里,又称下堡,位于张家口市桥西区中部。
堡子里北以万里长城为屏障,西傍赐儿山,东临大清河,可谓依山傍水,虎踞龙盘。
堡子里,明代属京师宣府镇,为万全右卫下辖军堡。宣德四年,右卫指挥张文始筑城堡,名张家口堡。城高三丈二尺,方四里十三步,东南各开一门。
万历九年,堡子里加修城堞和角楼。
堡子里是长城防线宣府镇的要塞,在阻止蒙古军队的进犯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代战争中也从未失守过,成为雄冠北疆的边塞城堡,享有“武城”的称号。
堡子里城堡构造坚固,四角建戍楼各一,东南门楼和西城墙上有瞭望和御敌功能的重檐阁楼,堡内有中营署、守备署,长年驻扎军队。
堡子里建堡之初,堡内的大多建筑为官衙、官邸、豪商私宅、宗教场所占有,后来,依附于城堡的民居、街市才陆续建成。堡东的武城街即因靠近武城而命名,亦是边关重镇商文化和武文化的融结处。据《万全县志》记载,武城街车密人稠,是当时那里的商业中心。
从明隆庆年间的“茶马互市”开始,到1909年京张铁路的开通,再到辛亥革命后,张家口成为 “华北第二商埠”,由武城转向了商城。边境贸易的繁荣,中外商贾的齐聚,都给这里带来了兴旺发达。商人们也投入大量资金,在堡子里修建了那个年代数以百计的深宅大院。
现在所见的堡子里的这些大院多建于明清两代,规模宏大,且多为四合院结构,保存完好。
四合院在建筑、规模、样式上都鲜明地体现出“礼制”及等级差别。当时百姓所住四合院正面不超过三间,不准有歇山式、重檐式、绘画、彩虹门窗等形式;富人家则相反,结构精巧华美,建筑雅致奢丽,门内有彩壁,院内用青砖。大型的四合院皆沿一条轴线排列起来,形成连环院。
堡子里的四合院所特有的古朴、幽静,加上精美的浮雕、红柱、彩廊、绿窗,既是塞外山城民风民俗的生动体现,也是昔日繁华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