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专权
书名:扬雄传作者名:王青本章字数:2868更新时间:2024-05-28 14:51:57
西汉时期一直流传着“三七之厄”的谶言。在王莽主政的那几年里,制定了一系列重教、劝学、兴礼的政策,王莽拉拢知识分子,不断鼓励地方官员上报各种祥瑞。当时的中国,似乎市无二价,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莺歌燕舞,祥瑞迭出。知识分子和一般平民欢欣鼓舞,深感改朝换代是出自天意。就在这种气氛下,扬雄创作了为后人诟病的《剧秦美新》,表现出书斋型知识分子在政治上的天真。
元寿二年六月初三日,哀帝驾崩,年仅二十五岁,没有留下儿子。太皇太后任用王莽为大司马,与王莽一起召请中山王为哀帝的继承人,他就是平帝。平帝这年九岁,染病在身,太后上朝摄政,将政务委托给王莽,王莽开始独断朝纲。
王莽字巨君,是孝元皇后弟弟王曼的儿子,王曼很早就去世了。王莽早年的行为非常受人称道,他的叔伯兄弟都是将军五侯之子,奢侈淫靡,唯独王莽孤苦贫困,因而屈节事人,恭敬节俭。他拜沛郡陈参为师,学习《礼经》,勤奋博学,穿着如同普通儒生。他侍奉母亲及寡嫂,抚养哥哥的儿子,行为检束而端正。
阳朔年间,他的伯父大将军王凤患病,王莽侍奉他,亲尝汤药,蓬首垢面,几个月未曾脱衣睡觉。王凤临死时托请太后和皇帝拜王莽为黄门郎,所以,王莽曾和扬雄做了一段时间的同僚,彼此都很了解。不久,王莽升为射声校尉。过了很久,王莽的叔父成都侯王商上书说,愿分出自己的食邑封给王莽,当时的名士们也都为王莽说话,皇上因此认为王莽是贤才。从此以后,王莽在王氏家族及朝廷的地位快速上升。
永始元年,王莽被封为新都侯,封地在南阳新野的都乡,食邑一千五百户,又升任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王莽在宫中值宿警卫,谨慎认真,而且他地位越是尊贵,为人越是谦恭。他还布施车马衣裘,赈济门下宾客,家无余财。他收留赡养名士,结交了很多将相卿大夫。身居高位的人都推荐他,游士也为他到处宣扬,他的声名开始超过叔伯们。
王莽的哥哥王永为一般属吏,死得很早,他有个儿子叫王光,王莽让他在博士门下学习。王莽还奉献羊肉、美酒慰劳王光的老师,而且恩惠还遍及王光所有的同学。
王光年纪比王莽的儿子王宇小,王莽让他们同一天娶妻,当天宾客满堂。这时,有个人前来告知王莽,太夫人苦于病痛,应服饮某种药,王莽便数次起身去探望太夫人,直到宾客散去。王莽曾暗地买下一个婢女,兄弟中有人知道了这件事,王莽便说:“后将军朱子元无子,我听说这个婢女善生育,特地为他买来的。”当天就把这个婢女赠给朱子元。王莽以此获得仁孝的名声。
绥和元年,王根请求退休,推荐王莽代替自己,皇上提升王莽为大司马。这一年,王莽三十八岁。
经历了哀帝年间的被请退,现在王莽重新执掌朝政。他不断鼓励地方官员上报各种祥瑞。平帝时期,全国各地每年都传来各种好消息。
元始元年正月,王莽暗示益州地方官,让塞外蛮族自称越裳氏部落,向天子进献一只白野鸡、两只黑野鸡。
元始二年春季,黄支国贡献犀牛。黄支国在南海,距京师三万里。王莽想要炫耀他的威望和盛德,所以先向黄支国王赠送厚重的礼物,再让国王派遣使节到长安上贡。
王莽的笼络涉及社会各个阶层。他首先褒奖赏赐宗室和群臣。大量宗室被封为王侯;又赐太仆王恽等二十五位大臣以爵位,均为关内侯;又命诸侯王公、列侯、关内侯,凡无儿子,但有孙辈或有同母兄弟的儿子的,都可作为继承人;皇族近亲支系的后裔,因犯罪而被开除宗室谱籍的,恢复原来的身份;全国官秩为比二千石以上的官员,年老退休的,以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退休金,直到死亡。
然后对平民百姓、鳏夫寡妇甚至罪犯,都使用恩惠照顾政策,无所不施。让天下凡已判定徒刑的女犯人,缴一部分钱,准予释放回家;每乡核定一名贞节女子,免除她家的徭役;派遣十三名大司农部丞,一人一州,劝导农民从事耕田植桑;赦免天下囚犯;派遣执金吾侯陈茂,劝说江湖盗匪成重等二百余人投降,并把他们送回各自的家乡,为当地官府服劳役。
当时郡国发生大旱灾、蝗灾,青州尤其严重,人民逃荒流亡,但王莽却非常好地利用这次灾异,将坏事办成了好事。他建议太皇太后改穿没有花纹的丝帛服装,减省御用膳食,以向天下表示克己奉俭,自己则拿出百万钱和三十顷的田地,交付大司农以救助贫民。于是公卿大臣都敬仰而仿效,共有二百三十人捐献田宅,把这些田宅按人口数分配给贫民。为了救助无家可归的贫民,在长安城中兴建五个里,盖民宅二百所,用来安置贫民。
在外交上,平帝时期的中国也极其强势。王莽想显示太皇太后的威望和恩德已达至盛,超过了前代,以此来取悦王政君,就用丰厚的赏赐暗示单于,让单于派遣王昭君的女儿须卜居次云到长安侍奉太后。
在汉朝的强大压力下,匈奴送回了逃亡到他们那里的叛臣车师后王姑句和去胡来王唐兜。王莽下诏召集西域各国国王到长安,陈列军队,当众斩杀姑句、唐兜。又规定:凡逃亡到匈奴的中国人,凡逃亡到匈奴的乌孙国人,凡投降匈奴的西域诸国佩戴中国印信绶带者,凡投降匈奴的乌桓人,匈奴一律不准接纳。让使者暗示单于应该上书表示仰慕中国文化风俗,要改成一个字的名字。单于听从了,上书说:“我有幸能充当中国的藩国臣属,对太平圣制十分喜欢,我原名囊知牙斯,现在谨改名叫‘知’。”总之,平帝时期,西汉有了一种万国臣服的气象。
而王莽竭力拉拢的,是知识分子,为此,他制定了一系列重教劝学兴礼的政策。他在各郡、各封国、各县、各城、各乡、各村,都设置学官。按照刘歆等人的建议,兴建明堂、辟雍和灵台,给学者建筑宿舍一万间,规模十分宏伟。在太学设立《乐经》课程,并增加博士名额,每一经各五人。征求全国精通一经、教授弟子十一人以上的经师,以及藏有散失的《礼经》、古文《尚书》、天文、图谶、音乐、《月令》、《兵法》、《史籀》文字,通晓它们意义的人,让他们都前往公车衙门。收罗全国具有卓越才能的士人,让他们都到朝廷上记录自己的学说,打算让他们订正流传的错误,统一各种有分歧的说法。
夏季,安汉公王莽奏报关于车马和穿着的制度,针对全国官吏平民的日常生活、丧葬送终、男婚女嫁,以及奴婢的买卖和待遇、田地房产的转移、各种用具,等等,分别订立等级,又设置祭祀五谷的神庙。王莽征召深明古礼的少府宗伯凤,到宫廷讲解充任继承人的大义,并建议由太皇太后下令,公卿、将军、侍中及文武百官,都要听讲,目的在于对内训诫天子,对外消除百姓的议论。
总之,当时官方的描绘是,全国市无二贾,官无狱讼,邑无盗贼,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行道异路,对罪犯也不采用肉刑,而是用象刑。所以,平帝时期的中国,莺歌燕舞,祥瑞迭出,知识分子和一般平民欢欣鼓舞,深感他们理想中的时代马上就要到来了。
就在这种气氛下,扬雄开始了他最重要的作品《法言》的创作。他在《法言》中赞扬说:“汉德其可谓允怀矣。黄支之南,大夏之西,东鞮、北女,来贡其珍。汉德其可谓允怀矣,世鲜焉。”所谓“允怀”就是使人归顺,汉朝的德行能够招来这么多远方边民的归顺。又说:“汉兴二百一十载而中天,其庶矣乎!辟廱以本之,校学以教之,礼乐以容之,舆服以表之。复其井、刑,勉人役,唐矣夫。”并对王莽给予高度评价:“周公以来,未有汉公之懿也,勤劳则过于阿衡。”这大概可以代表当时知识分子对于朝政、对于王莽的一般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