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之国(2)
书名:扬雄传作者名:王青本章字数:1900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4
郫县位于成都平原中部、成都市西北。境内除西北角有一小块浅丘台地以外,其余都是平原。谚语说郫县是“一丘五水,九十四分坝”。意思是说,一分丘地,五分河流,其余九十四分都是平原。和整个四川盆地一样,郫县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常年气温为15.7℃,降水量为963毫米。良好的气候和环境,为郫县大地上动植物的生长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所以,自古以来就有“银郫县”之称。
扬雄曾经在《蜀都赋》中描述过以成都为中心的蜀郡的各种物产,提到的矿产有各种玉石、石芝、琥珀、白银、铅、锡、铜,动物有马、犀牛、牦牛、大象、细角羚羊、麋鹿、罴、大熊猫、猪獾、麢麢、鹿、麝等,树木有楩、栎、榜、檐、櫖、椫、柙、枌、梧、橿、枥、楢、椰、豫章等,竹子有钟龙、 以及各种野生小竹子,水生植物有芦苇、蒋、蒲、藿芧、莲藕、菱等,周边生活着翡翠、鸳鸯、袅鸬、鹢、鹭、鹤、鹍、鹧鸪等各种鸟类,水里生活着猵、獭、鼍、蛟、蛇、鼋、蟺、鳖、龟、水豹等各种水生动物。
农业方面,因为水利发达,农作物极其丰富。除了五谷之外,还有各种瓜瓠和蔬菜,到处都长着姜和栀子树,出产附子、巨蒜、嫩艾、花椒、江蓠,以及蒟子酱和酴醾、薯蓣和荠菜、茄子等,茶叶开始成为商品。
园艺十分发达,到处是果园,里面种植着各种果树,扬雄在《蜀都赋》中提到的有黄柑、橘树、橙树、甘蔗、柿子、桃、杏、李、枇杷、杜梨、棠梨、榛子、栗子、柰、林檎、荔枝、樱树、梅树等。《华阳国志·蜀志·总叙》说蜀地:“其山林泽渔,园囿瓜果,四节代熟,靡不有焉。”
成都西部有盐井,盛产井盐。除成都之外,井盐产业在十几个地区普遍发展,成为西南食盐的生产基地,自贡就是古代井盐生产的中心。蜀郡的铜矿、铁矿很多,自贡除了是井盐生产的中心外,也是产铁的中心。实际上,整个蜀郡的冶铁、冶铜业都很发达,铁器行销整个西南地区。西汉文帝时,邓通在严道铜山采炼铸钱,邓氏钱布天下。汉朝时,中央政府在汉中郡的沔阳、蜀郡临邛、犍为郡的武阳和南安四个地方专门设置了管理铁器生产的铁官,在临邛、犍为郡南安、巴郡朐忍设盐官,在广汉郡、蜀郡成都设工官,在蜀郡严道设木官,在巴郡朐忍和鱼复设桔官。需要政府专设管理机构,可见当地这些行业发展的规模。
蜀郡工艺品中最著名的就是蜀锦。蜀地的百姓可以织出各种花色、品种的锦缎,有、 、 、 等品种,都是深红色的边,中间染成黑色,色彩艳丽醒目,名满天下。来自哀牢国的蜀布有很高的质量,筩中和黄润这两种布帛,被大量行销到蜀地,再从蜀地远销印度与中亚。漆器驰誉全国,远销今朝鲜与蒙古地区。《蜀都赋》夸耀蜀地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商人,他们“东西鳞集,南北并凑。驰逐相逢,周流往来。方辕齐毂,隐轸幽,埃尘拂”。众多的商人车马扬起了冲天的灰尘。《隋书·地理志》说其地是:“水陆所凑,货殖所萃,盖一都之会也。”
这一切,使蜀郡成为一个富庶的地区。《华阳国志·蜀志·总叙》说当时的蜀地:“家有盐铜之利,户专山川之材,居给人足,以富相尚。故工商致结驷连骑,豪族服王侯美衣,娶嫁设太牢之厨膳,归女有百两之车,送葬必高坟瓦椁,祭奠而羊豕夕牲,赠禭兼加,赗赙过礼……汉家食货,以为称首。”《后汉书·公孙述传》也说:“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实所生,无谷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又有鱼盐铜银之利,浮水转漕之便。”
农业、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带来了人口的增长与城市的发展。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全川人口数为3514217人,占全国人口的6,到东汉顺帝永和五年,人口为4699226人,占全国人口的9.6。作为巴蜀首府的成都,是除首都长安之外与洛阳、邯郸、临淄、宛四大都市并列的五都之一。成都的人口约为39万,与首都长安不相上下。
蜀国的经济力量到战国后期已经开始逐渐显示出来。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吞并巴蜀是其中关键的一步,蜀地强大的经济资源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经济基础。过了大约一百年,楚汉相争之时,刘邦夺取天下所依恃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来自蜀地。西汉时期,无论是关中、山东,或是江南地区,都曾出现过各种饥荒与天灾,巴蜀承担起了支援粮食与安置灾民的任务。有学者认为,此时的四川地区,其经济实力已经超过关中和中原的一些先进地区,在全国居于首位。所以,“天府之国”这一美称虽然一开始指的是关中地区,但后来几乎成为蜀地的专名。
但四川盆地四周全是山丘,在地形上为全封闭形地区,“其地四塞,山川重阻”。与经济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不同,在文化上,由于四川盆地相对封闭的地理条件,而且纳入中原王朝直接统治区域的时间并不长,所以蜀地的文化一直处于相对边缘的地位,当时的文化中心是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地区。但这种状态经过秦国统一和文翁化蜀后,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