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身处牢笼
书名:诗词里的中国:李煜词传作者名:白凝本章字数:3144更新时间:2024-05-31 16:43:49
父亲对诗词的痴迷,以及自己降生之日特有的悲情色彩,融入了李煜的血液之中。农历七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乞巧节,李煜一生的命数就此注定。这一天,是牛郎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所有的喜气被这一对一年只见一面的夫妻尽数带到天上。于是,民间百姓认为,这一日是人间最不吉利的日子。
李煜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不吉利的日子里。从落地的那一刻起,他的重瞳便惊讶了宫廷。一目双瞳,让刚出生的李煜背负上传奇色彩,也让他此后多年饱受猜疑。
但对于这个孙儿,李昪给予了厚望,更认为他是上天赐予自己家族的祥瑞。或许是李煜的降生给了李昪称帝的勇气,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南唐。
那时的李煜,还叫李从嘉,那是父亲为他取的名字,取“美、善”之意。李从嘉的个性,真的如父亲期望的那样,从不与人争抢。可惜命运偏偏要将他从未期许的名利硬塞进他手中,他无力反抗。生于帝王家,有时候更像是身处一座华丽的囚笼。
在不可逃脱的宿命中,李从嘉懵懂着成长。升元七年,李昪驾崩,那是李从嘉短短六年人生中第一次经历死别,他甚至还来不及理解死亡的意义,只是在大人们响彻天地的恸哭声中流下了懵懂的泪水。
李昪生前虽将李从嘉的降生视为祥瑞,却并未给予这个孙儿格外的关注。他将晚年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国政与炼制丹药之中。似乎大部分帝王都对长生不老有着执念,唯有一颗颗黑得发亮的丹药能帮他们圆一个不死的梦,仿佛只要不死,就能亲眼见证属于他们的江山万年永固。
因此,李从嘉对祖父李昪并没有太深的印象,那一场短暂的眼泪流过之后,他又在一片山呼万岁中,见证了父亲登上皇位。
登上皇位之前的李璟,还叫李景通,据说早在三年前,李昪一日午睡入梦,一条金色的巨龙飞入梦中的大殿,这是天降的祥瑞。李昪醒来立刻派人前往大殿查看,李景通此时正驻足大殿中,对着雕梁画栋的大殿凝神仰望。于是,李昪认为这就是上天的启示,身为长子的李景通顺理成章成了皇储。
如果人生可以选择,李从嘉宁愿父亲没有成为皇帝,若是如此,他便不必戴上那黄金打造的枷锁,能够一生安逸,与诗词和爱人相伴,沉溺于属于他的岁月静好之中。
这个世界上,并非人人都像李从嘉那样淡然,他的哥哥,身为嫡长子的李弘冀便对皇权觊觎已久。李弘冀的确是个天生的将相之才,只可惜为人狠辣,虽有才,却无德。李璟早已看透这一点,即位之后,并未将李弘冀立为太子,反而将弟弟李景遂封为皇太弟。
李璟欣赏李景遂生性淡泊,一身文人气质,李璟认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宽仁待下,守住李家好不容易创立的基业。可就算李景遂不爱皇权争斗,李弘冀却为了皇权,无数次与叔叔明争暗斗,李景遂为此多次向李璟请辞,建议将李弘冀立为太子。可李璟偏偏不肯,若李景遂执意不肯接受皇位,他宁愿将皇位传给次子李弘茂,或者六子李从嘉。
李弘茂自幼聪慧,与父亲一样精通骑射与词律,曾写下“半窗月在犹煎药,几夜灯闲不照书”这般佳句。只可惜他英年早夭,这成了李璟余生最大的惋惜与悲痛。就在此时,同样饱读诗书、精通诗律的李从嘉以翩翩之姿走入了父亲的视野。
那一年,李从嘉十五岁,看着他埋头于诗书中的样子,李璟不禁回忆起自己的十五岁。那时的李璟,也是一个吟诵着“苍苔迷古道,红叶乱朝霞”的翩翩少年,那样绝美的诗句出自他手,曾吸引了一众深谙诗律的文臣与他为伍。这其中,与李璟关系最为亲密的便是冯延巳。
冯延巳是李昪亲自为李璟挑选的重臣,当年李璟担任元帅,冯延巳便任元帅府掌书记。李璟登基之后,便将冯延巳提拔为翰林学士承旨。保大四年,冯延巳已官居宰相。
不得不承认,冯延巳在填词方面自成一格,他的词唯美曼妙,极受李璟欣赏。少年时的李从嘉不止一次从父亲口中听到对冯延巳词作的赞扬,以至于李从嘉的词风也或多或少受到冯延巳的影响。
曾经,李璟填了一首词:
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重帘静,层楼迥,惆怅落花风不定。
柳堤芳草径,梦断辘轳金井。昨夜更阑酒醒,春愁过却病。
——李璟《应天长》
彼时的南唐正受后周胁迫,处境艰难,李璟将一腔惆怅寄托于词中伤春伤别的思妇身上。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女子若晨起对镜无心梳洗,懒于装扮,该是何等惆怅?花落即为春去,是万般美好凋零之景,一地落花,便似一颗无依的心。
可李璟毕竟不是一个思妇,更有属于帝王的开阔心境,下阕词锋一转,便开始回忆过去美好的时光。只可惜,那些与朋友携手行于芳草香径之间的回忆,终究是“梦断”了。伤离别,多少恨。酒醒过后,更觉四周凄冷。
清代陈廷焯曾在《云韶集》中评价:“‘风不定’三字中,有多少愁怨,不禁触目伤心也。结笔凄婉,元人小曲有此凄凉,无此温婉。古人所以为高。”
然而,当李璟兴致勃勃地将这首词拿来与冯延巳切磋时,冯延巳却无论如何不敢评价。无奈,李璟只得拿出自己填的另一首词:
玉砌花光锦绣明,朱扉长日镇长扃。夜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
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台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生。
——李璟《望远行》
同是闺怨词,这一首又与上一首不同。词中女子紧掩朱门,无心欣赏明媚春景。白日如此百无聊赖,到了夜晚思念更甚,长夜漫漫,不停思量,直到天光蒙蒙,这才无奈睡去。
有人说,那一句“炉香烟冷自亭亭”,像极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冰冷的青烟,哪懂人心绪的烦乱;而那句“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则堪称李璟的神来之笔。男子在辽阳出征,女子在秣陵捣衣,唯有月亮无声地传递着两人的思念,待到重逢那一日,或许已是鬓发斑白了吧?
对于李璟的这两首词,冯延巳真的是心悦诚服,他宁愿接受惩罚,也不敢妄加点评。于是,他只好罚词一首,这便有了那首著名的《谒金门》。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开头那——“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李璟被冯延巳的文采深深折服,嘴上却忍不住打趣:“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从此,这一句“吹皱一池春水”便成为典故,被后人引申为“关你何事”之意。
在李璟统治南唐的后半程,文学的地位甚至凌驾于政治之上,南唐亡国的隐患就此埋下。世人总是感叹李煜是“薄命君王”,却不知从他父亲李璟那一辈起,就已经将政治湮没于风花雪月之中,没能为他构建起稳固的江山。
冯延巳的确是个出色的词人,却并非治国贤能,他的政治才能完全匹配不上他的官位。他因为才华与皇帝的宠爱而眼高于顶,甚至曾经公开嘲讽开国老臣孙晟:“尔有何能?竟然官居丞郎!”
这番嘲讽,其实最应该送给冯延巳自己。幸而孙晟并未在朝堂上忍气吞声,而是当场回击:“吾乃山东一介安分守己之书生,论鸿笔藻丽,十生不及君;论诙谐歌酒,百生不及君;论谄媚险诈,累世不及君。吾虽无能,可于国于民无害;尔有能,却足以祸国殃民。”
朝中官员大多遭受过冯延巳的打压,此番回击简直道出了无数人的心声。可惜,李璟对这些臣子的怨愤之词充耳不闻。
李璟除了宠信冯延巳,同样还宠信魏岑、陈觉、查文徽、冯延鲁。这五人联手打压朝中贤臣,被朝臣称为“五鬼”。在五鬼的怂恿下,李璟越发无心政治,只重享乐。在李璟心中,无人比得上五鬼的“贤能”,他以为五鬼能将政治融入诗词之中,却不知他们口中的政治不过是一派胡言。
并不稳固的南唐江山,便被这样一群蛀虫蛀出一个个巨大的孔洞。可惜李璟却莫名地自信,且有着大部分帝王共同的志向——一统天下!
于是,在五鬼的怂恿下,李璟开始伺机发动战争,邻国闽国的内战,让他嗅到了一丝国土扩张的气息。保大二年至五年,闽国王氏兄弟因争夺君位而内讧,闽国百姓的生活朝不保夕。趁此机会,五鬼大力怂恿李璟向闽国出兵。
闽国百姓本以为迎来了改天换地的好日子,主动为南唐士兵开路,却不承想,等待他们的是更恐怖的暴行。保大四年,闽国建州被南唐攻破,闽天德帝王延政被俘,押赴金陵之后,被李璟随意封了个空衔,便被送往饶州软禁。
沉浸于胜利喜悦中的李璟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多年以后,他对王延政所做的一切,都将“反噬”在他的儿子李从嘉身上,南唐王朝的命运也将如同闽国,被另一个兴起的朝代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