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文字——《煮字为药》书评
书名:蘅迹作者名:王悦蘅本章字数:936更新时间:2024-05-29 14:46:15
无论古今,作诗搞文,也许都要细心慢火像熬汤炖药一般,提炼出字句的真淳,那么大凡诗文疾,无论是涕是痰,或许都可因此而愈吧。
——徐国能
《煮字为药》,初见它时,只是单纯地觉得书名很有意思。文字,竟也可以被人细究到“煮”这个境界。而且,竟真的有人将文字视作药一般。
读后才明白,煮字为药,才不是什么所谓的自身的追求,它是作者逼不得已不得不提出的最后的办法——拯救人们仅存不多的人文素养。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人们忽视文字似乎已成了一种常态。此时,总需要有人毅然挺身,不辞劳苦,决然纸笔,煮字为药,医治心灵的残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没有人再去关注文字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没有人再去沉心欣赏文字之美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生的语文能力被约束在考试的作文分数上了。我见过多少文章,语言贫乏,句法混乱;又读过多少范文,矫揉造作,思想空洞。可没有人会说,它们是不好的,就连我自己,也从不知道自己的文字什么好,什么又不好。可人们,只会从卷子上那鲜艳的高分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孩子,语文真好。
很少有人会带领学生们去领会语文真正的美,也很少有人在意人们是否真的懂文字。
可是,难道真的没有人觉得,这样的社会是病态的吗?
当看到在院子里争奇斗艳的桃花,灼灼其华,花瓣娇艳欲滴时,没有人会说“万枝丹彩灼春融”,他们只会说:“桃花真好看!”当夜半时凭栏斜倚,见明月残挂,如破碎之玉,月光皎皎,清辉如水,洒入江水时,他们不会说“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他们只会说:“月亮真好看!”
可这样真的是好的吗?难道就没有人觉得,放弃诗词、放弃一切的传统是有问题的吗?
所以,《煮字为药》表现的是一种态度,一种不甘于病态的社会现状的态度,一种渴望以文字来愈合文学这个当今社会的伤口的态度。
作为一本散文集,它并不似人们想象中的无聊。它从生活出发、从细节出发,从思想出发,涉及语文的各个方面。它深入浅出,说的是最深刻的道理,列的却是最日常的语文运用。
我想,人之幸事,便是在晨光熹微时斟一壶茶,任阳光洒下斑驳,闲读一窗晴照,那么人之最幸,便是即使在阴雨蒙蒙中,也能点亮一盏灯,尽情地品味那文字之美。
我想,社会之幸事,便是生活安定,百姓富足,那么社会之最幸,便是在发展疾驰时,也能有人静下心来,沉淀心灵,愿意捧起书,煮字为药。
(1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