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弹钢琴到底难不难
书名:家庭钢琴启蒙课作者名:段召旭本章字数:2529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31
很多琴童家长在孩子学琴之初,就先定下了“弹钢琴很难”的基调,这种观点也得到了一些钢琴老师的认可。那么,弹钢琴究竟难不难呢?
我平日里有制作模型的爱好。做模型的时候,我常常会联想到弹钢琴,并有所感悟,或可解答弹钢琴难不难的问题。
模型制作分为素组和上色两大类。所谓素组,就是不对模型本身的颜色进行改动,只是把零件剪下,打磨剪切零件所留下的水口,然后按照说明书把模型组好。素组水平高低主要体现在剪切零件、打磨水口和组装的基本功上。好的素组成品,模型周身上下看不出一个水口,同时又不会因为打磨而破坏零件,呈现的就是一个干净但基本没有制作者的个人设计和理念的作品。
我觉得素组很像钢琴领域中照本宣科类的演奏。这类演奏追求的是机器般的技术,精准体现乐谱上的每个标记,演奏过程中零失误,客观冷静,较少个人情感的流露。此种演奏如能做到极致,即真的精确体现乐谱指示,不论多困难的段落都无一音碰错,无一处速度不稳定,无一处节奏不准确,那也会令人赞叹乃至惊讶。但存在的问题是,在演奏中听不出演奏者的热情、个性和创意。这样的演奏家并不少见,甚至一些很有名的钢琴家也在此列。
当模型玩家不满足于模型原本的塑料感以及颜色时,他就需要对模型进行上色了。
上色有笔涂和喷漆两种,在此无须赘述,总之都是上色就对了。上色可不是在模型素组之后整体上色,而是要在组装之前、零件切割打磨之后,对每个零件进行上色。这是不是像极了钢琴学习中的分句、分段练习?另外模型上色也不是只上一层颜色。拿喷漆来说,最简单的也至少需要补土和面漆两层,如果要制作伪电镀等特殊效果,那就需要四层以上的上色,而且每次都要等到这一层漆彻底干透之后(理想时间为一天)才可以喷下一层,着急不得。这就像我们学习一首钢琴作品,要经过读谱、慢练、设计指法、确定分句、安排力度层次、揣摩弹奏方法、背熟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扎实进行,不能马虎。如果偷懒耍滑,那么一定会影响最后成品的效果。在整个模型上色过程中,要始终全神贯注地控制漆的厚薄、均匀等细节,这就像钢琴演奏中,演奏者对于音色明暗、声音平均等细微之处始终进行敏锐地监听和精准地把控。
通常玩家在给模型上色时,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设计颜色,很多玩家会设计出比原本的模型设定更为细致复杂的分色,也会自己调配模型漆,把两种或多种漆调在一起,以求得一种独一无二的颜色。这正如我们在练习一首作品时,对音色的反复揣摩和锤炼。音色的选择与变化,一定是为想要达到的音乐表现服务的。一个成熟钢琴家的标志就是,独一无二且千变万化的音色。记得李斯特的学生在听了一位钢琴家的演奏会之后激动地对李斯特说:“那个钢琴家的音色美极了,就像包裹着天鹅绒的宝石。”李斯特听后则淡淡地说:“裹着天鹅绒的宝石的音色,只是我音色宝库中的一种。”
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论是模型上色,还是钢琴作品的音色,首先都需要创作主体对所需颜色或音色及其效果了如指掌,其次是制作者或演奏者对于最后成品呈现效果要有清晰而明确的追求,并据此来统领自己的创作过程。心中没有对于模型制作效果的追求,就不会需要喷漆;没有对音乐表现的追求和想象,钢琴练习就是盲目的和不走心的,最后演奏出来的就是不知所云的音符堆砌。
如果玩家要追求模型真实的岁月感和战争的硝烟感,就需要在喷漆之后对模型进行做旧处理。
做旧是模型制作中非常高端的手法,方法是用笔在模型上画出锈迹、掉漆的痕迹,甚至做出弹孔。这些锈迹、掉漆、弹孔画在哪里,怎么画,完全由玩家个人安排与设计,全凭玩家自己的审美趣味和经验。好的做旧模型完完全全属于艺术品的行列,其极强的金属感和真实感、极强的视觉冲击和震撼感觉,让人不禁怀疑,这真的还是那台塑料模型吗?而且做旧带有某种即兴性,因此即使同一个玩家对同一款模型做旧,每次也绝不可能完全一样。这样的艺术效果在我看来,就相当于真正的钢琴大师们的演奏。这类演奏完全超越了乐谱(就像做旧完全超越了模型制作说明书),作品已经内化进演奏者的心灵,琴声中始终充盈着演奏者的审美品位、人生阅历和创造性,演奏过程充满令人叫绝的神来之笔,令听者对于演奏的作品有了完全不同以往的全新认识和感受。同一位大师演奏同一首作品,每一次处理都不会完全一样,这就是人们愿意一次次去听他演奏的原因之一。
我注意到,无论是模型制作还是弹钢琴,能达到出神入化程度的人,都有着相同的特点,即拥有熟练、扎实的技艺,对审美对象(模型、音乐作品)全身心地投入以及无条件地热爱。
我在制作玩具模型时头脑中常常闪过上面的想法,而且越发觉得做模型和演奏钢琴真的有太多相同之处(不要逼我说“艺术都是相通的”那句俗透了的话)。天长日久,这样的想法堆积在心里,不吐不快,故写出与大家分享。也许有人觉得,制作玩具模型这个“幼稚”的事情,不能与钢琴演奏相提并论。那我只能抱歉,我就是不由自主地相提并论了。另外,我想说的是,爱好有幼稚与成熟之分吗?如果制作玩具模型属于幼稚的垂髫之好,那么什么是成人的标准嗜好?抽烟喝酒……对此,我们不做深谈。
制作模型和弹钢琴,本质上都是被美的力量感召而进行的一种对美感的追求的活动,因此都属于“玩儿”。对于弹钢琴,从小以专业态度学习的人,其成长过程中与钢琴为伴的时间要远远长过与小伙伴玩耍的时间,钢琴是其成长道路上最长情的伙伴。长大后练琴会成为一种心理需求,不练琴就会说不出原因地感觉不对劲,这也是一种童年情结吧。因此,钢琴对琴童来说,和模型玩具等是一样的,都是带着浓烈童年记忆的“玩具”。钢琴家们每天练琴的动力,也可以视为对于一件玩具的极大的好奇心,想要知道还能够玩出什么花样来,所以才乐此不疲。
我常常想,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大作曲家,一生不知疲倦地创作,音乐一定就相当于他们的游戏,他们对作曲不可遏制的冲动一定就像当今人们刷朋友圈的冲动一样。假如我们今天的琴童都能够把钢琴定位为玩具,把学琴当玩耍,而不是当作一个苦活儿、累活儿的话,是不是就能学得轻松开心些呢?学习音乐和钢琴本来是非常美好和充满乐趣的事情,却常常被一些人妖魔化为枯燥、艰苦乃至可怕的活动,不能不说这是令人遗憾的。
不管怎样,钢琴都应该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可以获得巨大快乐的玩具,而且我也坚信,会玩玩具的孩子,就能学会弹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