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第一位擅权的太监
书名:这个故宫很有趣儿作者名:江上渔者本章字数:1425更新时间:2024-05-30 14:24:53
纵观明代历史,宦官专权、把持朝政的情况确实严重,由此产生朝局混乱、民不聊生的局面,给国家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可以说,宦官专权是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清入关接替了朱姓江山,对前代灭亡的教训自是十分明了,不吸取教训只会重蹈灭亡的覆辙。因此,清代对宦官的约束非常严格,但是,政策归政策,要做到完全杜绝宦官专权是不可能的。那么,清代哪一位宦官成了第一个突破约束机制的人呢?
清代,历任统治者都牢记前朝的教训,对宦官进行严格的约束,杜绝宦官专权、擅政的情况发生。事实上,清代的统治者都不太喜欢宦官。清世祖顺治曾将严禁宦官干政的铁牌立于交泰殿,以震慑宦官擅权。清圣祖康熙曾说“太监最为下贱虫蚁”,清高宗乾隆也认为“太监乃乡野愚民,至微极贱”。可见,清代的统治者们非常清楚宦官的威胁。也正因为如此,清代前期乃至中期,宦官不要说专权了,就连靠近权力的机会都没有。
清末,同治帝登基时尚且年幼,其母慈禧皇太后辅政,由此开始了女主掌权的时代,沉寂了许久的宦官势力也随之抬头。由于慈禧完全违背了祖制,依靠和扶植宦官势力,使得清代出现了第一个擅权干政的太监——安德海。
安德海,直隶南皮县人,童年入宫,最初只是一名普通的小太监。他聪明伶俐,很会揣测主上的意思,再加上善于溜须拍马、谄媚逢迎,最终得以脱颖而出,侍奉慈禧。此后,随着咸丰对慈禧行为的不满,慈禧的地位风雨飘摇,险些被废黜。在此期间,安德海卖命地替主子四处探听消息,分析局势,使慈禧得以保住位置,此事中安德海可谓功不可没。而真正使安德海得以最终巩固地位的是“辛酉政变”。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于热河行宫驾崩,肃顺等八位大臣把持朝政,慈禧感觉到自己的地位以及身家性命都将受到严重威胁,于是,她争取到慈安太后的支持,让其下属的宫女与自己手下的太监安德海打了一架。慈禧以安德海逾礼为由,命人将其打了一顿,轰出热河行宫,赶回北京。实际上,这是两宫太后与仆人上演的一出苦肉计。安德海瞒过八大辅政大臣的耳目,冒死回到了北京,把消息传递给了恭亲王奕訢,最终促成了两宫太后与北京的恭亲王联手,肃清了辅政的八大臣,取得了清朝的实际统治权。此事件安德海功劳不小,此后,慈禧对其信赖有加。安德海凭着慈禧对他的宠幸恃宠而骄,进而干预朝政,在恭亲王和两宫太后之间挑拨是非,树敌甚多。同治七年,安德海为了讨好慈禧,授意大臣上奏修复圆明园。尽管此事最终被恭亲王压制,但恭亲王还是敏锐地感觉到清朝政权已经开始受到太监擅权的威胁,于是便联手慈安太后,还有日渐长大的同治帝,准备除掉这个祸国殃民的宦官。
同治八年,慈禧派遣安德海前往南方采办龙袍料物。在太后的纵容下,安德海所乘船只挂日形三足乌旗,高悬“钦差大臣”的匾额,两旁还有龙凤旗,携家人子女并女乐招摇过市,引得沿途观者如堵,激起民愤。安德海一行不但骚扰地方百姓,还勒索地方官行贿送礼,极尽耀武扬威之能事。行到山东地界后,素来以“廉刚有威,不喜趋奉”名于世的山东巡抚丁宝桢扣留了安德海一行,并火速派人将其劣迹上奏朝廷。按照清朝祖制,太监不能离开京城,擅出者死无赦,应就地诛之。同治帝等人正在寻找契机,安德海便撞上了枪口,于是立即传谕旨将安德海就地正法。慈禧得知此事后,尽管十分气恼,但安德海违制在先,迫于舆论压力,也无法为其开脱。
这位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个擅权干政的太监,就这样死于权力斗争中。但是,安德海的死并没有成为警示,也没有震慑住蠢蠢欲动的宦官势力,在其之后,仍有李莲英、小德张等,较之安德海,有过之而无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