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猎
书名:这个故宫很有趣儿作者名:江上渔者本章字数:1534更新时间:2024-05-30 14:24:47
清代较之明代,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运动形式——围猎,这与满族特有的喜好——骑射息息相关,并形成了固定的国策,代代遵循。围猎不是简单的狩猎,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详细的规定。那么,围猎都包括哪些形式呢?
围场之设是清朝的一大特色。从努尔哈赤崛起至清朝迁都北京,先后在奉天、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北京等地设围场数百之多。围与猎对清朝的满族来说可谓是源远流长,围猎几乎是与满族先民同时存在、同时发展的。有史以来,围场与行围就是满族先民赖以生存的条件。即使女真南迁与明朝比邻而居,从事农业耕种以后,也仍将围猎作为生活的重要部分。女真人打猎通常集体出行,一般以十人为一组,称为“牛录”;牛录中一人为长,称为“牛录额真”。这种打猎组织比一般牧民有更高的战斗力,所以后来成为八旗制度的基础。
清朝以马上立国,可以说,清朝政权的取得是从打猎开始的,因而从努尔哈赤起及其后各代皇帝,都把围猎当作重要的军队训练。在没有直接对敌作战的情况下,他们把围猎作为征战和训练的预演,把野兽作为战术演习和实战拼杀的活靶,用以训练和提高八旗兵的作战能力。这就是清朝之所以设置诸多围场的原因。清朝初年,清廷先后设置了盛京围场、吉林围场、木兰围场、北京南苑围场等诸多大型围场。
清代围场鼎盛时期是在康熙、乾隆年间。在围场中,最令人震撼的是皇帝行围的情景。清朝自康熙、雍正、乾隆而下,形成了一整套行围打猎的典章制度。朝廷专设有综理行营的王公大臣,专门负责皇帝出猎时在围场设立行营,建帐殿、立旌门,还要用绳索结网围于四周,称其为网城。当年乾隆出围,设行营三重。内里行营摆连帐175座,设网城一重,旌门三道。在网城连帐十丈以外设外城,周围设连帐254座,设旌门四道。在外连帐六十丈以外为警跸区。警跸区立帐房40座,各建旗帜,有八旗护军专司之。皇帝一人打猎,从者数千人之多,可见皇家威风。
皇帝打猎行围,不同季节有不同称谓,春天出猎称为“春蒐”,夏天出猎称“夏苗”,秋天出猎称为“秋狝”,冬天出猎称为“冬狩”。清代多以秋狝为惯例。清代围猎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合围制与哨鹿制。
合围制是为了确保皇帝打猎成功,有猎物可猎,使皇帝高兴。行围前,要先挑选一些军兵吏目进行训练。按例要抽调兵卒一千二百五十名,这些兵卒被称作虞卒,又称之为“围墙”。“围墙”的作用,就是在皇帝打猎前,用虞卒把围猎区先行包围,把野兽轰赶起来,使皇帝进入围场就有猎物可猎。一般虞卒合围的范围大致在方圆三五十里或七八十里。如果围内野兽过多,则开放一面使之逃逸一些。由于通信困难,虞卒在合围完成后,须将帽子脱下,以鞭子擎之,高呼脱帽,凡三次。中军听到声音后,知道合围完成,才簇拥皇帝进入围场。在围内,只有皇帝可以发箭射猎,其他人绝不可私动弓枪。御前大臣、侍卫都只能射猎那些逃到围外的野兽。如果遇到猛兽,如虎、豹、熊、猪之类,则由虎枪营官兵手持长械与之搏,以免皇帝受到伤害,皇帝只远远地射箭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皇帝猎鹿。皇帝猎鹿与常人不同,要先射哨鹿。所谓哨鹿,《清史稿》卷六十五《礼志》中这样记载:“哨鹿者,凡鹿始鸣,恒在白露后,效其声呼之,可引至。厥制与常日不同。侍卫等分队为三,约出营十余里,俟旨停第三队。又四五里,停第二队。又二三里,将至哨鹿所,则停第一队。时扈从诸臣止十余骑而已。帝命枪获鹿,群引领俟旨,而三队以次至御前。高宗蒐猎木兰时,亲御名骏,命侍卫等导入深山中。望见鹿群,命一侍卫举假鹿头作呦呦声,引牝鹿至,亟发矢殪之,取其血以饮。不唯益壮,亦以习劳也。嘉庆时秋狝仿此。”一般在白露以后,正值鹿的发情期,由一些士卒持鹿头伏于草丛中,以鹿头招摇,仿雌鹿之鸣,引雄鹿入围,此称为“哨鹿”。猎鹿时,因为没有太大危险,皇帝一般将大队人马留在远处,身边只留下十余名随从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