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
书名:这个故宫很有趣儿作者名:江上渔者本章字数:1140更新时间:2024-05-30 14:24:30
以前老北京的顽主儿们会将一句话挂在嘴边:“你到四九城打听打听,有谁不认识我!”霸气的话展示着老北京人无所畏惧、敢作敢当的豪放性格。这里提到的“四九城”,很显然是指北京城。那么,北京城为什么又叫“四九城”呢?其中的“四”和“九”都代表什么意思呢?
北京城之所以被称为“四九城”,是因为独特的城市结构。明代时期修建的北京城,遵循的是皇宫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都城,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建筑格局。北京城共有四道城墙,呈环状相套,由外至内分别是: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紫禁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四道城池之间需要开设通道,以便将各城连接起来,于是,每道城都有多个城门以供出入,逐渐形成了“内九外七皇城四”的格局。
外城是明世宗为加强防御增修的,在内城的“前三门”以南,和内城组成了一个“凸”字形结构,因而也叫作“南城”。外城共有七座城门,分别是东便门、广渠门、左安门、永定门、右安门、广安门和西便门,其中,永定门是外城正门。
和“四九城”的来历最密切的是内城。“四九城”中的“四”,是指皇城四门,即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其中天安门是主门。紫禁城,也就是皇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等级当然不一样,将紫禁城围起来的城墙是最高、最厚的,城里、城外完全是两个世界,连接这两个世界的是四道城门,分别是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四九城”中的“九”显然就代表内城的九个门,它们分别是东直门、朝阳门、西直门、阜成门、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安定门和德胜门。这九个门就是影视剧里常提到的“九门提督”管辖的九门,而“九门提督”掌管的就是这九个门的安全。内城城墙修建的位置其实和我们现在的二环路大体相同,这九个门也都分布在今天北京的二环路上,它们在当时也都有各自的用途。老北京人常说的“九门走九车”,就是说每个门进出不同功用的车,为朝廷运送不同的物资。
“四九城”就是借皇城四门和内城九门指代北京城。如果按照此说,外城部分就不算北京城了吗?这主要与清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有关。清朝统治者将民人全部驱至外城居住,内城里则是八旗军队及其家眷居住。这样,北京城便被分成两部分,内城为军事驻防地兼八旗军队的家属区,外城则是民人的居民区。内城、外城泾渭分明,旗人、民人界限森严。当时的八旗子弟很为自身的特权地位感到自豪,遂称自己的居住地为“四九城”,以此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区别于居住在外城的民人。
由此可见,所谓“四九城”是皇城的四个城门和内城的九个城门的总代称。如今,北京的发展日新月异,再以“四九城”代替“北京城”的称谓是不合适的。从地域上看,它把外城排斥在外;从历史上看,它是因民族歧视而产生的区域概念。虽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这种说法不无根据,但如果今天仍以“四九城”来特指“北京城”则明显欠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