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致虚极,守静笃(1)

致虚极,守静笃(1)

书名:无惧焦虑作者名:瞿洋本章字数:2465更新时间:2024-05-28 14:54:43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指让心灵虚空到极点,静谧到极致,安住于虚与静的笃定状态中。这样,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我”便能观察到它们在发展变化中循环往复的规律。这里的“虚”是虚无、空的意思,“虚”与“静”都是形容心灵空明而宁静,而“极”与“笃”都是极端、极点的意思。“致虚极”就是指让内心空到极致,没有一丝杂念,空明而澄澈。“守静笃”意为守住宁静、笃定的状态。

当内心处于虚寂与宁静的状态时,人们才有可能发现、觉察到事物的内在本质与运行规律。这种状态与焦虑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焦虑可视为一种躁、乱、杂的状态。人若处在焦虑的状态,往往杂念丛生、心绪烦乱、内心忧患、身体紧绷,而与之截然相反的“虚”“静”状态,正是焦虑者们所期望达到的理想状态。事实上,《道德经》的哲学思想与提倡的理念也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心法基石。

我们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想法萦绕在脑海中,而绝大多数想法是中性的,转瞬即逝,并不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有一些负面的想法,比如,灾难化想法,由于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却让我们印象深刻。除了针对负面想法的认知校正,我们如果还能做到对这些想法不做“好”与“坏”的评判,将我们的关注聚焦在当下所做的事情上,那么由此产生的负面情绪就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此外,很多焦虑者有过这样的体验:大脑里充满各种各样的想法,多如牛毛的思绪仿佛要把大脑撑爆,挣脱不开、摆脱不掉,越去控制,反而越易被其吞噬,心绪也随之变得烦乱起来。因此,我们要达到“虚极静笃”的极佳状态,首先要学会平静地接纳自己的想法,再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逐步地减少自己如潮水般的思绪。

我们可以通过正念的训练方法做到念念归正念,再从正念到止念,直至无念。这是一个获得内心平静与安宁的修行路径,以及终极的努力目标和方向。当然,我们不太可能做到“无念”,即一念不生。这是一个理想化的终极境界,不要执意去追求。但是当大脑中的想法变得越来越少,内心也会慢慢体验到“虚极静笃”的绝佳境地。

我们可以先从一些“正念”的理念与方法入手。“正念”最早源于禅宗佛教,后来美国心理学家卡巴金博士将其与心理治疗相融合,发展出一套系统化的心理疗法。卡巴金博士将“正念”定义为用特殊的方式集中注意力,有意识地、不予评判地专注于当下。按照他的解释,“正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当下的觉察与关注,但对于当下所觉察到的一切,比如,观念、想法、情绪、意象等,不做好与坏的评判、分析或思考,而只是单纯地观察并觉知它们。我们一起来看看“正念”中有利于改善焦虑的理念。

1.非评判

人们常依照自己的好恶对事物进行好或坏的评判,然而,这种评判直接影响着情绪。很多时候,事物本身只是客观的存在,无所谓好与坏,我们的主观评判以及赋予它的意义,决定了我们相应的反应。比如,认为“我无法完成这个任务”“这本书对我是有帮助或无用的”“这个人很坏”,等等。

我们每天都会对一些事或人做出评价,但是当评价趋于负面时,则会引发负面的情绪反应。比如,乘坐飞机遇到颠簸时,你对“飞机颠簸”的评判就决定着相应的情绪反应。一些出现惊恐反应的人会有类似“飞机要出事儿”的想法或评判;而对飞机颠簸毫无情绪反应的人,则只是意识到了颠簸,不会对此解读或评判。再比如,很多焦虑者感受到自己的焦虑时,又会因为焦虑情绪本身而感到焦虑与担忧,因为他们评估焦虑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状态。因此,我们要想获得平和的心境,可以尝试觉察自己的各种评判,最终慢慢减少对事物或状态的评判。

简单地讲,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对“非评判”进行分析。

第一,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情绪、思维、行为以及与自己与外界的互动等方面有意识地觉察,只是以接纳的心态默默地关注此刻正在发生的一切,不做任何好或坏的评判。

比如,关于“飞机的颠簸”,你可以尝试去关注、体会这种颠簸的状态,以及它给你带来的感受,而非关注你在此状态下的判断、分析、推理等一切思维层面的内容,要以不加评判的状态,关注正在发生的一切以及你的反应。

再比如,当你有焦虑情绪的时候,你也只是以全然接纳并充满好奇的心态,体会自己此刻的焦虑的感觉,但对此不做任何好或坏的评价。你就像一位观察者,关注着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焦虑体验,并体会这种感觉,但不对它进行任何判断与处理,任凭这种情绪感受自然地来、自然地消失。

面对其他的事情亦是如此。比如,你今天被领导批评了,你可以只是关注这件事情本身。它只是发生的一个事件,你不要赋予它任何背后的含义及影响,因为所赋予的可能都是你的主观推断。

第二,“非评判”并不是让我们对人或事物不做任何评判。事实上,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评判之中,也不可能完全地摆脱各种评判。因此,我们需要同样地觉察并关注我们的这些评判,却又不能陷入我们的主观评判,以防为其所累。例如,飞机颠簸只是一种状态,但是我们觉察到自己强烈的恐慌反应,因为想到了“飞机会掉下来”,我们已经对此状态产生了评判,它是我们真实存在的想法。这时我们只需要觉察并关注这个想法本身,而不对这个想法进行进一步的思维层面的解读,比如“飞机马上就要坠毁”“我就要死了”,等等。那么,后面一连串的灾难想法以及恐惧的情绪,自然也就很难发生了。所谓“无念之念,谓之正念;念起即觉,觉之即无”,必须说明的是,这种“非评价”的正念练习,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方可达成目标,并非朝夕之功。

2.此时此刻

很多时候,焦虑是针对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担忧,它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情绪。比如,担心即将到来的面试或演讲,领导或其他人将如何评价自己,担忧自己的健康状况等。即使是即时发作的惊恐反应,人们也在恐惧与担忧即将到来的灾难结果。人们聚焦在未来可能或根本不可能发生的负面的结果上,却真实地影响着当下的情绪。

有一个禅宗故事:一位古代的武士,被敌人逮捕后关进了监狱。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每天处于极度的恐惧中,不知敌人将会怎样对待他。他担心敌人会折磨他、凌辱他,甚至会杀了他。“不知自己将会以什么方式被处决?”想到这里,他几乎精神崩溃。就这样,一连好几天他都在惶恐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