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执着,心自由
书名:无惧焦虑作者名:瞿洋本章字数:3119更新时间:2024-05-28 14:54:42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减少焦虑、恢复内心平静有什么启发性的思想或理念呢?
我们先从一则禅宗故事开始。话说一位老和尚带着他的徒弟小和尚去化缘。途中遇到一条河,河岸边站着的一位年轻姑娘也要过河,但试探了下河水的深度,她似乎不敢过河。老和尚问:“姑娘,你是要过河吗,我背你过去?”姑娘示意她要过河,于是老和尚二话不说就背着姑娘过了河。小和尚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里暗暗地想:“师父怎么能这样做,这可是犯了戒律啊!”但是他又不敢问师父。
小和尚心里一直犯嘀咕,认为师父这样做非常不妥!师徒俩继续走了30里后,小和尚终于忍不住了,问道:“师父!你可是得道高僧啊。出家人都持戒,不能近女色。你怎么能背着女施主过河呢?”师父笑道:“你看,我背她过河,过了河就放下了。你比我多背了她30里,到现在还没有放下。”
就像小和尚一样,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清规戒律”。这些规则或固有的观念,就像一双无形的大手,操控着我们的内心,制约着我们的行为,让原本率性纯真的自我渐行渐远。其实,生活中很多的焦虑与烦恼,就源于我们内心难以逾越的规则或执念。
多少女人选择不离婚,并不是因为她们觉得婚姻还有希望,而是迫于来自父母与周围人的压力与眼光。她们从小被灌输了一种观念,认为离婚是糟糕的,离了婚的女人是不好的、有问题的;自己一旦离婚是会被嘲笑甚至被嫌弃的。然而她们处在婚姻的桎梏中又十分痛苦。
很多成绩优秀的学生,每次考试都要求自己考进前三名,如果考不进前三名,则认为自己是差的。这也是一种执念。想象一下,再过30年,这些排名还有什么意义呢?
还有一些人,明知父母的要求是不合理的,但迫于传统的“孝道”,不敢违逆,自己就一直忍受着内心的挣扎与煎熬。
这些来自自己或别人所施加的规则,束缚着人们的内心。人们无法摆脱它们,就像丢失了灵魂一样生活着。
曾经的一位来访者小A,出生在农村,父母重男轻女,很少重视她。她很早就独自去了大城市闯荡,经过自己的努力,她的事业发展得很不错。但妈妈要求她每月必须把一半的工资寄回家,只为了供养弟弟。而弟弟已成年,身体健康、四肢健全。但他技校毕业后并没有找工作,每天待在家里打游戏,由妈妈、姐姐供养生活。
小A已经按妈妈的要求寄钱供养弟弟好几年了,可内心越来越烦躁,不愿意再供养好吃懒做的弟弟,但是如果违背妈妈的意愿,又担心被指为“不孝”“白眼儿狼”……因为在她们当地,姐姐挣钱供养弟弟是很正常的事情。
她左右为难,一筹莫展,甚至都不敢接家里人打来的电话,每次被要求寄钱时都特别焦躁与气愤。或许,“孝顺”就是她心中的“清规戒律”。她如果拒绝了妈妈,就意味着背叛与不孝。但在这种道德绑架下,她反而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
后来,经过对“孝道”更为深入的探索,小A意识到妈妈这个要求的不合理性,觉察到孝道并不是盲从。更重要的是,小A领悟到,从弟弟个人发展的长远角度看,自己的行为反而是害了他。弟弟如果被“圈养”起来,慢慢地便会丧失融入社会、独立生活的能力,最终也会失去自我的价值感与自尊感。对于小A而言,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小A慢慢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开始正视内心的想法,拒绝了妈妈的要求,守住了自己的边界,感觉轻松愉悦了许多。
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冲突与痛苦源于我们的观念与态度。“离婚是丢人的”“考进前三才算好的”“妈妈的任何要求都要听从才算孝顺”等,都是我们所处的成长环境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很大程度上植根于我们所接触的社会文化。
就像行为主义的鼻祖、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所讲的“规则支配的行为”,每个人的行为都会无形中受到规则的支配。这种规则有不同的来源,如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社会法规、家庭教育等方面。它像一双无形的手,支配着人们的行为、观念与活动。
然而,规则并不是绝对的,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历史文化、社会与民族文化下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与民族都有着不尽相同的规则。曾有记载,在理学盛行的宋朝,一位男性在接过一位妇人递来的东西时,不小心碰到了她的手,结果被妇人剁去双手,妇人却被判无罪。作为现代人,我们可能会认为不可思议,但在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它就是合理的。
“规则”以及在规则下产生的观念并非绝对的真理,它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化。然而,这些引起人们内心焦虑与挣扎的规则有着很深的根,往往很难被察觉,却形成了我们理所当然的行为导航。比如,当你在以“我必须”“我一定要”“我一定不能”“我不得不这样”等语句开头说话的时候,你很可能就已经陷入了自我所坚信不疑的规则中。
这时我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我必须这样做或不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促使我这样做或不这样做背后的观念是什么?
我是从何处获得的这种观点或想法?
它的合理与不合理性在哪里?
如果我不这样做又会如何?
事情是否真的像我想象的这样,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
不同地域的人会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我内心真实的感受、体验或初心是什么?
这些自我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对自我固化的规则进行全面的梳理,并且正视我们的内心。我们只有真正地放下执念,不执着于固化的观念或规则,才能获得内心真正的自由。
需要放下的执着,不仅仅是羁绊我们内心的那些固化的规则,也包括过多的欲望和一切执意要得到的东西。我们每天忙碌于日常的工作,埋没于繁杂的事务中,就像“驴拉磨”一样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完成了一项任务,还有无数的任务在等待完成。我们在不断努力地向“前”,是否还记得当时的初心?在努力追寻的过程中又是否迷失了自我?
就像很多人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拼命地赚钱,但最终却不是让钱为自己服务,而是让自己变成了金钱的奴隶。一个人想要的东西越多时,也就意味着他尚未得到的东西越多,如果他对于所求又有着很强的执念,那么“求而不得”的焦虑与痛苦也就越强!而且,一个人若所求过多,必然导致精力分散,遇到的问题就会越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从“求而不得”的焦虑与烦躁转向一事无成的挫败与抑郁。
为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去奋斗、拼搏是好事,我们可以为实现目标而积极努力地工作、脚踏实地地付出行动,但对于结果的执念与苛求虽可能会增强动力,但也一定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与焦虑,一旦期望落空,往往会受到毁灭性打击。因此,我们若保持“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内心就会平和许多。
不执着,便是学会放下。而我们要做到真正放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它的大意是对于所存在的一切不执着,不存执念,不驻留于心中,这样便能心念流淌、内心自由。我们若能做到“无所住”又何来焦虑与烦恼?我想这也正是老和尚“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达到的境界。
然而,我们要达到“应无所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做:
1.将视野放得更远、更广阔
我们总是执迷于眼前的事务,但如果我们将其放至更广阔的时空,则会有不同的感悟与发现,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例如,我们把一次考试的失败放到整个的人生长河中,它就变得微不足道了;一次创业的失败,也只是当前的受挫,并不代表人生的失败。
2.无物永驻
不同的人生,相同的归宿;所得终将失去,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必将随着生命的逝去而丧失。无论贫富、贵贱、成功或失败,一切终会“归零”。
从某种程度来讲,所有人的人生或许没有什么不同,所不同的只是各人的体验与感受罢了。从宇宙的视角来看,人们活着所追求的意义,也只是我们所认为、所赋予的意义。一切皆是流动的,无物永驻,我们的执着又从何而来呢?
3.放下即获得
放下烦恼,得以清净;放下执着,得以平和;放下创伤,得以重生;放下失败,重整旗鼓;有所舍弃,方有所得。应无所住,方能不再执着。
我们若想处理焦虑与担忧,也不必过于拘泥于具体的方法与技巧,在基本的理念与规律下,可以寻求发展出更多符合自己的“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