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干预策略

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干预策略

书名:无惧焦虑作者名:瞿洋本章字数:1546更新时间:2024-05-28 14:54:41

我们了解了焦虑及其成因,引起与维持焦虑情绪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以及几种焦虑症的心理干预方法。这些大多是从心理病理学角度的阐述,针对的大部分是焦虑的形成过程以及应对策略。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并没有明显焦虑困扰的人来说,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如何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平和?在日常生活中,即使遭遇诸般困顿与磨难,如何让自己仍然能从容面对,内心依然平和、安宁?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件压力事件时的反应大相径庭,有的人烦躁难安,有的人却泰然自若。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遗传性的因素,也有我们对于自己、他人以及外部世界的基本认知与态度,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底层逻辑。

有些人在早年形成一种信念——“世界是充满危险的”,他们有着更多心理上的不可掌控感或失控感,而这种心理易感性又决定了他们在遇到压力事件时可能会对事物进行偏差甚至扭曲的解读。因此,洞悉并且了解事物的客观规律、运行法则等底层逻辑,对于弄清问题形成的深层原因,并且建立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中国古老的哲学思维“道、法、术”的不同层面更好地揭示这种关系。

所谓“道”,指的是事物的基本规律、运行的法则、价值观等底层逻辑。它是客观存在的,人们只能发现它、洞悉它,而非发明它。例如,太阳东升西落、事物发展盛极必衰、物极必反。而像“我是无能的”“无法掌控是危险的”等核心信念,则是引发焦虑的“道”。

而“法”指的是方法、策略。比如,在心理治疗中的“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等,都是“法”的层面。

“术”则是指技艺、技法,具体的操作方法包含各种技能、思维与分析模型,比如各种疗法中的具体技术与方法。

“道”是指事物的本质层面,“法”是方法论层面,而“术”则为实操层面。“道”是本质规律、自然法则,它是客观存在的。而“法”与“术”则是人们遵循“道”的规律习得或发展出来的各种方法与策略。“道”统驭着“术”,是“术”的灵魂;而“术”是“道”的载体与具体操作,也是对“法”的应用;而“法”则是具体的法则与原理,是对“道”的展现。

我们之所以讨论“道、法、术”关系的问题,是因为在针对焦虑的心理干预中也需要“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我们若只知道具体的操作方法,却不知其背后的原理与机制,就很难真正全面且纵深地解决问题。因为我们对于方法的理解与应用很可能会不到位,或者由于方法与技巧本身就存在局限性,比如,一种有形的方法无法针对或适用于所有问题。

相反,我们如果对于事物的本质、内在的规律有着清晰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则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系列属于自己的“法”与“术”,并且对于已有的“术”可以更为纯熟地运用,而且避免误入歧途,如很多焦虑者发展出来的回避策略。老子曰:“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庄子曾写道:“以道驭术,术必成。离道之术,术必衰。”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早在2000余年前的春秋时代,我们的先人圣哲就已经对天地万物亘古不变的事物本质、自然法则及其运行规律等有了广博、深刻的认知与总结。

当今世界,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学习。我们从西方文化中看到了对于各种心理障碍更为精深且细化的研究、更为完善的系统化心理干预策略与方法;而西方也从我们的东方文化中借鉴并汲取了许多博大且深邃的辩证哲学思想、理念和方法,形成了他们的心理疗法,比如“接受与承诺治疗”“正念认知疗法”等。

事实上,对于如何摆脱心理痛苦、静心、修心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有许多独到且深邃的见解。我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帮助我们预防焦虑、获得内心平静的辩证的哲学思想或理念,它们从不同方面揭示了很多快乐与烦恼的本质、内心平静的法则、与人相处的智慧与哲学,等等。当我们对于这些思想或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洞悉与彻悟后,内心自然会变得安宁与平和,我们也将远离焦虑与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