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完美主义与焦虑(2)

完美主义与焦虑(2)

书名:无惧焦虑作者名:瞿洋本章字数:2930更新时间:2024-05-28 14:54:36

这一点从完美主义者的“二分法”——“非白即黑”的思维模式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在完美主义者眼中是没有“中间”或“灰色”地带的,往往不能做到最好便是糟糕的、差劲的。他们经常认为如果不能做到最好便是失败。而这种“失败”的经历又会催生或加深他们的负面自我评价,导致产生更为消极、负面的自我认识。

另外,对完美的不懈追求,是完美主义者希望通过这种行为树立一种正面、强大、值得赞赏和令人羡慕的形象,以期得到别人的认可,继而获得更多的自我价值感与成就感。当然,他们之所以想通过别人的认同来获取自我满足,也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本身自信与自我认同感的缺失。因此,追求完美作为一种自我补偿行为,其目的是让自己更加优秀,继而完成自我的修复与救赎。

尽管不是所有的完美主义者都是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情况确实是部分完美主义者的真实心理。他们害怕失败,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担心自己被他人看不起,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肯定。正如影片中的妮娜,一方面,她拼尽全力地争取机会,“踩踏”与“屠戮”竞争对手,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演绎角色,这显然是一种病态的追求,而且很有可能与早年她母亲严苛的要求、无情的指责或打压有关;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理由推测,妮娜之所以会有这种表现,可能是因为她缺失自信或自我价值感,于是她选择通过这种极端甚至扭曲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从而完成自我的救赎。

完美主义的人格特质一般萌发于早年,而早年的家庭成长环境对完美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部分完美主义者成长于高期望、高控制、要求严苛的家庭中。他们对完美的追求通常是习得的,比如从小就被告知只有达到“最好”“顶尖”才能算好,并被要求事事做到出类拔萃。很多时候,他们即使已经做得很出色,依然很难得到表扬与肯定,甚至还会被父母质问“为何没有做得更好”。

比如,一个人考了全班第三名,满怀欢喜地与父母分享这个好消息,结果却被父母冷冷地问道,为何没能考第一;如果成绩不理想,他就会受到批评。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完美主义者很难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秀,即使做得再好,也会认为那是应该的,并不值得骄傲。在他的成长过程中甚至还可能充斥着各种“价值条件”,即只有达到父母严苛的要求或过分的目标时,才可能获得他们的微笑与关爱。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完美主义者慢慢地接受并认同了父母的标准与要求,并内化为自我的要求与目标。完美主义者为了满足父母的要求、博得他们的欢心进行艰辛的努力,同时为了避免父母的责骂与惩戒,常处于惴惴不安的状态。

因此,完美主义者会陷入极度的焦虑,不断地关注自我的不足,计算自己与目标的差距,并且在不断地挑战一个个更高的目标过程中逐步扭曲自己,最终发展成为病态的完美主义者。

这也迎合了弗洛斯特等人提出的关于完美主义的几种阐述:

1.害怕错误,担心失败,认为哪怕小的错误也会导致失败,并且会失去别人的认可;

2.过高的个人要求,成为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

3.行动的疑虑,对自我完成任务的能力产生怀疑;

4.对秩序、条理及整洁等方面的过度追求;

5.源自父母的期望与要求;

6.父母的批评,即对父母过分批评自己的一种知觉。

事实上,完美主义人格与不同的负面情绪及临床心理问题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追寻极致目标的过程中,完美主义者始终保持紧张、担忧的状态,对任何问题或瑕疵都表现得极为敏感与焦虑,同时又会因为自己的“不完美”“不出色”以及与理想目标的差距倍感羞愧、自责,甚至进行自我否定与攻击,从而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

在追求完美主义的道路上,谨小慎微的态度、过度的严谨以及对于错误的“零容忍精神”,促使当事人发展出反复确认与检查的强迫行为,继而形成强迫症。完美主义者不断地进行自我施压,就很可能存在暴食症、物质依赖以及边缘人格等一系列心理精神障碍的风险。

由于完美主义者追求的是一种极致的状态,那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与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所谓的完美标准必将不断被刷新,绝对的完美或许只存在于理想中。就像兔子望着挂在眼前的胡萝卜,无论它怎样拼命地奔跑,永远都吃不到近在咫尺的胡萝卜。完美主义者要想真正地摆脱完美主义的桎梏,应对追求完美主义所造成的真实伤害有清晰的认识。

那么,完美主义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诸葛亮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是智慧与忠义的化身。有人曾感慨,如果诸葛亮再多活20年,那么三国的历史将被改写!但很可惜,诸葛亮54岁就离世了,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千古遗恨。有人说,他是被活活累死的。我想,诸葛亮的早亡或许与他的完美主义特质及焦虑有很大的关系。

诸葛亮是个“工作狂”,一生励精图治、勤勉有加,凡事亲力亲为,绝对称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完美主义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1.诸葛亮制定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超高目标——匡扶汉室,一统三国。三国中刘备的蜀最弱,以偏隅一方之地讨伐整个中原,难度太高了!诸葛亮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夜以继日地奋斗,并经常为不能实现它而焦虑、苦恼甚至自责。

2.谨慎、多思是诸葛亮一贯的行事风格。据史书记载,他行军打仗,每一步都非常谨慎,反复推演、盘算,凡事亲力亲为,力求做到万无一失。长此以往,他就养成了过度谨慎、多思多虑的个性特点。

史学家分析,诸葛亮过度求稳、谨慎、力求万无一失的做法,令他错失了一些获胜的绝好机会。为了实现统一大业的超级目标,在蜀国根基未稳、人才凋零的情况下,诸葛亮常年在外征战,穷兵黩武,对内政疏于管理,致使宦官干政,祸乱朝纲。诸葛亮常因尚不能一统天下而哀叹不已,因军事上举步维艰而寝食难安。他食少事多、事必躬亲、思虑过重,最终因操劳过度、身心憔悴而早早退出历史舞台,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他完美主义人格下难以摆脱的历史宿命。

相比之下,诸葛亮一生的劲敌,同为军事家、政治家的司马懿心态要好得多。

司马懿前半生的日子并不好过,一直生活在曹氏家族三朝四代的猜忌、政治压迫中,并且数次被革除官职。面对诸葛亮的羞辱,他从容地穿上女人的衣服;面对曹爽的骄横跋扈,他选择卧床装病,始终没有动怒。司马懿最突出的性格特点就是蛰伏隐忍、豁达开朗,内心淡定从容。他“以静制动”,成功地抵御了诸葛亮的五出祁山,保住了三秦之地。可以说,他耗死了诸葛亮,耗死了曹操祖孙三代,耗死了三国所有的能人,一次兵变定乾坤,自此开启晋王朝。他73岁离世,寿终正寝,成为三国最大的赢家。

可见,我们追求美好的事物,也要适度。我国传统文化对“适度”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庸》提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它的意思是:“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作中;表露出来但合乎法度,这叫作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能生长发育了。”这段话就体现了我们常说的“过犹不及,不能走极端”的意思,即“中庸之道”。

中庸思想强调的做事原则是,从实际出发、从自己所处的境地出发,实事求是,且见机行事。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极必反”。我们做事需有“度”,过分追求极致、完美,可能会将我们带到一个另外的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