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回避与强化(2)

回避与强化(2)

书名:无惧焦虑作者名:瞿洋本章字数:2041更新时间:2024-12-27 18:39:28

当我们远离了那些令我们感到焦虑、恐惧的对象——人或某些情景,我们让焦虑、恐惧的情绪恢复了平静,就摆脱了不舒服的感觉。焦虑者可以从这些回避的行为中获益,从而使“逃离”或“回避”的行为得到强化,让他们产生这样的想法:只有这样做,才能使自己免于焦虑与恐惧,获得舒适的自在感。在心理学中,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负强化”,即通过脱离、回避那些令人不悦、不适的状态,使这种回避行为发生的频率不断增加。

不幸的是,回避行为并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焦虑者为了让自己不再恐惧,选择远离那些令他们感到恐惧的事物,看似让自己获得了心灵的平静,实则制造了他们难以逾越的障碍,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地战胜那些令他们感到恐惧的事物。换句话说,他们从来没有给予自己这样的机会,即让自己在面对恐惧的情境中获得平静与不焦虑的状态,结果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境时,他们还是会恐惧,还是会选择远离那些恐惧源,从而导致相应正常功能的丧失。

以卡文迪许为例,他为了回避令他感到焦虑恐惧的人际沟通而选择独处。也就是说,他从未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战胜令他感到焦虑、恐惧的社交场景。当他下一次不得不再次置身社交场合时,他还是会焦虑、恐惧,因此他始终无法让自己的焦虑、恐惧在交流中消退,从而战胜社交恐惧,获得平静感。

事实上,回避行为不仅没有让我们的焦虑与恐惧程度降低,还强化了焦虑与恐惧。而不断的负强化给大脑输送了一个信号:只有回避才能获得安全与舒适;反之亦然。这导致我们在面对最初引起我们焦虑与恐惧的情境时,只想到尽快逃离,再也没有勇气和能量与之一战。

就像卡文迪许一样,公开发言时极度紧张的窘态,可能令你产生了深深的情绪记忆或成为新的“创伤”经历,让你对以后的公开发言形成预期性焦虑与恐惧。为了避免发言时的恐惧以及在别人面前“出丑”的表现,你会极力回避当众发言,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让自己不陷入焦虑恐惧的情绪以及难堪的状态。然而糟糕的是,你所经历的这个“创伤”会让你在“当众发言”与“焦虑恐惧”二者之间形成联结,让你一旦想到要当众发言,便会联想到自己的高度紧张与恐惧感;而回避行为又反过来强化了这个联结,让你的情绪记忆始终定格在过去失败的当众发言中,使其成为无法逾越的心理障碍,并最终导致正常功能的丧失。

同理,你如果因逃离地铁获得了舒适感,那么你再乘坐地铁时,曾经在地铁里发生的恐慌与不适感还有可能被激活。通过以前的“成功”经验,你依然会选择逃离地铁,以缓解这种不适感。因此,这种回避行为让你形成一种信念:“我只要一坐地铁就难受,只有离开地铁才舒服。”在这种强烈信号的驱使下,你对地铁的恐惧不断地被夯实,从而不敢再乘坐地铁。

我在临床工作中遇到过很多类似的案例,有些人不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是基于上述的原因逐步形成的。比如,我们避开并远离曾经发生车祸的路口,虽然减少了焦虑与恐惧,但发生车祸的路口将从此成为“禁地”。尽管我们知道,此处发生过交通事故,并不意味着此处一定还会发生交通事故,两者没有任何关联。也就是说,有人曾在这个路口被撞倒,并不会增加我们在此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但有些人仍然很自然地选择了回避,因为直觉告诉他们,这个路口是危险的。更糟糕的是,有些人有时还有可能因为害怕出车祸的路口,扩展到对所有的路口甚至在马路上正常驾驶汽车出行都感到害怕,这种现象被称为症状的“泛化”。

事实上,回避行为就有可能会导致问题的泛化。人们害怕一个事物,往往对与之相似的事物也会产生恐惧。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尽管井绳并没有伤害过我们,接触它们也不太可能对我们造成任何伤害,但因为我们看到井绳会激活曾经“被蛇咬”的情景记忆,就使我们对与之形状相似的井绳产生了畏惧。

比如,你曾因在地铁里感到极为不适,从而回避乘坐地铁,这时与地铁相似的公共交通工具,如火车、公交车等,也同样很可能会激活你的恐惧,进而让你对越来越多的交通工具产生恐惧。再比如,当众发言时,你因注意到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自己而感到异常紧张,并且担心自己在讲话中出现错误,于是一切与人交流的情景都有可能激活你的恐惧,因为它们与当众发言的情景存在着相似的元素。

虽然回避行为可以让我们暂时脱离焦虑与恐惧,但是不断的回避将令我们很难再去面对我们所害怕的事物,并且随着回避次数的增多,内心的焦虑与恐惧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因为回避行为强化了我们对克服该事物的困难以及危险性的认知,进而变得更加恐惧,从而形成恶性循环。虽然我们能短暂地从回避行为中获益,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回避行为反而会成为我们在面临所恐惧的事物时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这就好比我们走进一片泥潭,对泥潭本身的厌恶与恐惧,会让我们本能地期望快速地穿过或摆脱它。于是我们可能会快速地奔跑、跳跃,希望能够迅速地穿过或摆脱它,但是由于自身的压强与重力的作用,这种“快速脱离的行为”反而会让我们在泥潭中越陷越深。

焦虑问题亦是如此。人类的本能会让我们远离那些令人感到厌恶、不适的事物,然而回避行为不仅没有真正地解决问题,反而使我们在问题的旋涡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