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小说
首页
书库
排行榜
作家福利
登 录作家专区

左式“快速发家”秘诀:让家教观念适当超前(1)

左式“快速发家”秘诀:让家教观念适当超前(1)

书名:教子也烦恼:左宗棠的23封家书作者名:徐志频本章字数:2506更新时间:2024-06-05 16:05:47

个人事业成功、家庭和睦愉快、子女有出息是每一个国人都向往的人生追求。

左宗棠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到他20岁时,父母、大哥已去世,三个姐姐已嫁人,一大家人只剩他跟二哥左宗植。如果不是选择做上门女婿,他可能就一代而终了。

左宗棠40岁才出山办事,不但自己拜相封侯,而且子孙后代至今近500人,其中有为者不在少数,可以说他是“快速发家”的典范。

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呢?下面我从他的一次家庭危机开始,详细谈谈他的独到观念,以及实现这种观念的具体做法。

一、教子先问“心安”

1868年春节,湘阴左家如往年一样,在忧虑与喜庆交织的气氛中平静度过。一家人虽然其乐融融,但遗憾“两大家长”不在。“家君”左宗棠离别家人,在千里之外的望都行营,指挥前线将士奋勇作战;“家督”左孝威也没有在家陪家人一起过年,悄悄地去了一个左宗棠不知道的地方。

孝威去哪里了呢?

左宗植一封“告状信”泄露了秘密。原来,左孝威瞒着左宗棠,此时已来到与望都行营近在咫尺的北京城内,准备参加本年会试。

左宗棠看完信,内心五味杂陈。上年他已经得知,妻子周诒端脚气病复发,生命危在旦夕,眼下正卧病长沙司马桥的家中休养。远隔千里,他的心一刻也不能放下。祸不单行,这段时间恰逢剿捻遭遇一连串的失败,朝廷震怒,为示惩罚,已收回之前授予左宗棠的全部爵位、封赏。左宗棠以“戴罪立功”之身带兵,如履薄冰,生怕再出事端。

在这节骨眼上,孝威动了考进士的念头。

左宗棠不得不分心家事。他越想越感到不对劲。正月二十五日,在获鹿行营处理完事务后,他赶紧抽空写信,命令孝威速速回家。

在信中,左宗棠苦口婆心地给儿子讲了不少大道理:按照古制,长子有在病床前照料母亲的责任,母病期间绝对不允许会试,母亲一旦有三长两短,儿子则是不孝的“罪人”。

左宗棠想不通,自己15岁那年得知母亲病重,当即放弃最后一堂秀才考试,回家在病床前服侍母亲,这事子女们都知道,如今孝威怎么就不像自己呢?

信末,他带着一点儿伤感,不无赌气地说:“世上哪有你这样的读书人?父亲时刻处在危险的战场,倾覆只在转瞬之间,母亲又重病在床,生命危在旦夕,你却处之泰然,还有心思优哉游哉地进京赶考!如此大逆不孝,你的心难道没有一丝不安吗?如果你还觉得‘心安’,那你就这样做好了!”

孝威是个大孝子,听从父亲教导,准备弃考返乡。如不是左宗棠后来见妻子病情有所缓解,追加一信勉强同意续考,孝威这次就直接弃考离京了。

信中“汝安则为之”一句引用的是孔子原话。

“心安”的观念是怎么来的呢?最早缘于孔子与学生宰我的一次辩论。

一天,宰我问孔子:“老师,您规定父母去世后儿子要守孝3年,我觉得这个时间太长了,可不可以改成一年?一个人3年内不能参加社交,礼仪也就荒疏了;3年内不准演奏音乐,音乐都忘了。我看改成一年则刚好——老米刚吃完,新米刚入仓,钻木取火的工具刚好用过一轮,新旧接得上,不影响生产、生活。”

孔子一听,不高兴了。反问宰我:“这话也只有你问得出口。人家逢父母去世,全家人眼泪一把,鼻涕一把,心都碎了,你却照旧吃香喝辣,穿金戴银,难道真的可以心安吗?”

宰我认真地回答:“心安啊。”

孔子一听,十分生气,出口痛骂:“好你个宰我,居然心安理得!那你就照自己说的去做,试试看好了。反正你说的这种事,君子是做不出来的。君子逢父母过世,吃饭不香,听歌不乐,睡觉不安。你这么叛逆,我看你就是不孝之子。你再仔细想想,父母生你,养你,抱大你,辛辛苦苦,熬了3年;父母去世,子女守孝3年,这是对等的回报,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吗?我告诉你,3年之孝是社会公理,不能再拿出来讨论!”

因为孔子的坚持,儒家3年之孝的传统此后被沿袭下来了。19世纪60年代时,国人并没有今人的现代思想,仍然严格恪守孝道古制。

左宗棠幼读四书五经,已将儒学的孝顺观念深植于心。左宗棠以“行吾心之所安而已”作为教子的基本准则,而不同之处是,他根据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将新理念融入传统“孝义”。

二、以“心安”重新定义“义利”

从这次“教子事件”可以看出,左宗棠的逻辑是:儿子应该放弃“会试进士”之利,成就“儒家孝道”之义。

义、利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矛盾对立的。传统儒学的价值取向为舍利求义。

子贡当年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国家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必须去掉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

子贡又问,如果必须再去掉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

子贡问为什么?孔子说,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政权就一刻也不能存在。

孟子将这一价值观做了延伸,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说什么利益呢,只要有仁义道德就可以了。

“只要义,不要利”,从反面反映了一个大问题:老百姓没有私产,则无私权;既无私产,又无私权,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成了缥缈不定的主张。道德因此成了幌子。

是否可以“只要利,不要义”呢?这更有问题。人为了求利不择手段,而且可以冠冕堂皇,“如果道德是相对的,那么食人只是口味问题”。

孔子并没有放弃利,他只是看重获利的手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后世的读书人,在义、利的对立中,逐渐找到了调和的方法。

南宋的永嘉学派、明代的王阳明心学、清代的浙东实学派,在“义利兼容”“工商皆本”上研究出了一整套的理论体系:“以义取利,以利养义,义利合一。”

左宗棠的家教观念将儒学的“心安”观念做了创新。它到底是怎样一种观念呢?左宗棠在《名利说》一文中讲得很清楚。

左宗棠说,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样子不同,学问不同,追求也不同。但有两点相同,一追求名,二追求利。这世上哪里有脱离利的名呢?名其实也可以归结为利。

世上的名分三种:一曰“道德名气”,二曰“文章名气”,三曰“办事名气”。

在这三种名气中,“道德名气”最不靠谱。古代以道德出名的人怎么样?我没看到,不太清楚,所以不敢轻易评价。但当今活跃在社会上的那些“道德名人”,到底怎样,我看得不少。他们到底因为道德好才出名,还是因为出名后沐猴而冠,才被人再戴上一顶道德的高帽呢?走近去看,你就知道了。今日世上很多人是“道德贩子”。他们打着“道德名人”的招牌,或者进朝廷沽名钓誉,或者入江湖招摇撞骗,最后赚得盆满钵满,目的还不是贪图那点利!